喜于懶惰

我喜歡懶惰。

我真的喜歡懶惰。

可是偏偏很多時候,我又不能懶惰。

很想懶洋洋活著的時候,人家嫌你沒出息;很想懶洋洋地,想去哪裡就去哪裡,哼,賺夠錢才來想吧你;只是,很想懶懶的,在可以懶的時候,懶一下,對不起,容我提醒你一下,你等下還有個工作。

所以,對不起,你沒有資格懶惰。

我們的價值觀教會我們懶惰是負面的,是不好的,是壞孩子才會做的,是…,那是惰性,不是懶惰。所以我們的生活沒有空間,為了不要懶惰,我們樣樣事情都要做得勤奮,我們樣樣都要爭第一,我們樣樣都不得放輕鬆,我們把自己當作一頭牛來耕耘生活,卻沒想過自己也可以是那個拉著牛的人。

所以懂得懶惰的人就可以利用這群不懂得懶惰的人來為自己打拼,他們知道自己是人,所以可以控制牛前進的速度和方向,而自認是牛的人則只能根據人的要求來移動。

為什麼這樣?

就譬如,東方人和西方人的觀念上就有很大的不同。東方人從老祖宗的教誨中、從過去的貧困中、從服從的精神中、從大環境的競爭中,從小就被灌輸到「飯碗第一」,因此,為了保住飯碗,為工作而犧牲掉生活品質在所不惜!

我們不會堅持星期日是家庭日所以不陪長官打高爾夫,我們不會堅持老婆在家裡等門所以不能加班到晚上10點,很多東西我們都不懂得可以選擇不干,而是幹了才能保住飯碗,這才是我們懂得。

懶是選擇性的,懶得理你,懶得這樣做,是有選擇的。

是不是有一天,我們可以接受,該做的要做好,該懶的,就好好懶一回吧?

PS:同事喜歡上范范的【可不可以不勇敢?】,堅持要勇敢就好像堅持不能輕易放松一樣,是我們一直堅信的事,是否可換個方向來看,我們可不可以活得比較有人性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