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鳥」,Bird Watch,若照英文翻譯,應叫「野鳥觀察」,所謂的賞鳥人,

Bird-Watcher,也應叫做「野鳥觀察者」,這個自然的運動是由西方世界開始興

起的,但對大部份的人來說,不論稱他們是什麼,在別人的眼中他們總是行徑特

殊的一群,其實這種興趣如同登山、露營……等戶外休閒一樣,其最原始的動機,

都是藉以平衡自己心靈的嗜好。

如何開始呢?賞鳥的裝備,必須的當然是望遠鏡、野鳥圖鑑、筆記本、衣褲、

帽子、小背包等。

1、望遠鏡:一副望遠鏡不只是讓你方便看清楚遠方的鳥或事物而已,它還教

我們盡量不要去干擾自然《劉克襄,自然旅情》。望遠鏡又可分為單筒&雙筒兩

種:

(1)雙筒:最適合山鳥的觀察,倍數以7倍--10倍為佳,口徑(望遠鏡前方

鏡片直徑)以20~40mm較適宜。以標示8×40 9.5度的望遠鏡為例,即倍數為

8倍,亦即如果80公尺處有一隻鳥,你從望遠鏡看到牠的距離是1公尺的模樣;

40代表物徑的口徑,望遠鏡的明亮度是根據物鏡口徑除以倍數的平方,即(40

÷8)的平方 =25,此望遠鏡的亮度為25,一般雙筒望遠鏡的明亮度在15至50

為佳。9.5度代表視角,從望遠鏡中可以看到的範圍,這個角度即是視角,通常

以7度以上較易找到目標物。

(2)單筒:觀賞水鳥時,由於距離較遠,所以倍率較高的望遠鏡就成了必

要的工具,但其價錢通常較高,並不鼓勵剛入門的新鳥人購買。

總之,選購望遠鏡時,除了經濟上的考量,鏡片的良窳是考慮的第一要素,

它決定了望遠鏡中的解析度,拿的順手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好的老闆會請你多比

較再決定,因為一副望遠鏡保養的好的話,可以使用8年,在此推薦兩個不錯的

地方,一是自然野趣商店,一是北市野鳥學會,在此都可以買到頗具好評的望遠

鏡。

2、圖鑑:通常一本能攜帶到野外的鳥類圖鑑,跟百科全書一樣,在編輯、撰

稿、繪圖等工作上,都必須耗費比一般書更大數倍的心血在裡面《劉克襄,自然

旅情》,這可以瞭解為何圖鑑的價錢不便宜,同時,一本圖鑑是會跟著你一起成

長的,怎麼說呢?圖鑑內每種鳥的文字敘述約有三、四百字,它只提供你大致的

方向,而當你實際見到鳥時,鳥類實際的生態可能是書上未提及的,這時就可以

在旁空白處做記錄,久而久之就成了一本屬於你的圖鑑了。 鳥類圖鑑可分二種:

(1)、圖片式:書中各鳥類由手繪圖而成,在野外此類圖鑑在辨識時較清楚,

對鳥類的特徵也特別表明出來,推薦『台灣野鳥圖鑑』一書,此本書是當今同性

質中最好的一本,大小也適宜攜帶,書中的內容可以充裕地對付一般野外所遇見

的狀況,是各新舊鳥人人手一本的重要參考工具。

(2)、照片式:書裡鳥類圖片皆以照片呈現,有很強的真實感,但目前國內

市面上的照片式圖鑑多厚重且大本,不適合做野外辨識之用,但此種圖鑑適合做

參考輔助之用,推薦『忽影悠鳴隱山林』一書,玉山國家公園處發行、沙謙中著,

作者對鳥類習性有大膽、生動的描述,脫離一般圖鑑式的呆滯內容。

※鳥音:在野外,尤其在山中,用聲音辨識鳥種的機會比眼睛辨識的時候多,一

個不懂鳥因而識得鳥種的人,猶若會使用槍卻不懂如何裝子彈一樣的荒謬,鳥音

的錄音帶有" 山之籟2~4 "及" 野鳥之音 "幾卷可供參考,其皆原音錄製是每回

入山前應事先溫習的資料。

圖鑑每一頁往往會繪上一、二張基本的鳥圖,旁邊附有習性、特徵等解說,

好的圖鑑往往將一種鳥的雌雄成幼鳥皆繪出,並附有幾根箭頭指出這隻鳥的大特

徵,指引賞鳥人去認識,一本好的圖鑑往往可以告訴你越多的訊息,提供你更多

的認識方式,擁有更多的圖鑑也就擁有更多鳥的認識管道。

3、筆記本:一本口袋大小的筆記本,功用很大,如忘記帶圖鑑時,可大致畫

一下鳥類的特徵,回去在翻查鳥名,大致上在記錄時,包括了時、地、人、物四

大項。「時」即年月日、天氣狀況、風向、氣溫等;「地」除了地名,還可以再

加上細部的地貌,如:水田、沼澤、公路等;「人」記下同行者的名字,因每人

賞鳥的功力不一樣,記名字就很重要,如發現新記錄的鳥種,至少有見證人在場;

「物」就是鳥種、數量、雌雄成鳥、幼鳥、巢卵或其他動物,筆記本的記錄方式

隨個人喜好而不同 ,但原則大致不超出上列幾種。

4、服裝:一個人是否為有經驗的賞鳥人,看身上的衣著即可一目了然,有經

驗的賞鳥人絕不會衣著鮮豔,反而穿著暗色不顯眼的衣服,為什麼呢?因為怕刺

激鳥類,鳥類是非常敏感的動物,在牠們熟悉的環境裡,突然出現異狀,牠們會

悚然遠離。要看到更多鳥,觀察到更多鳥的習性與其他自然事物,最好的方法是

讓自己不搶眼,和大自然融合在一塊。

完成了以上的準備,就可以開始踏上賞鳥的不歸路了,但是許多賞鳥的觀念

和態度、方法,礙於篇幅,在此不多加贅述,但再多的空談不如實際的行動,當

你真正的行動時,請記得找文永,讓我們一起追求賞鳥的樂趣。

本文版權屬曾文永所有,如需轉述請徵作著同意。

uppage.gif (3026 b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