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進入大學,漸漸對攝影產生興趣,大一時向表姐借了一台Nikon FM-2,附上一顆35~200mm的雜牌鏡頭和一顆GN值18的小閃光燈,就著麼開始我的攝影生活。
由於剛踏入大學生活,對所謂的社團並不瞭解,始終不知道逢甲有一個黑白攝影蠻強的攝影社,所以自己就在對攝影藝術一點都不瞭解的狀態下,東拍拍,西拍拍,始終沒有像樣的作品,到了大一下學期中,經由學姐口中得知,原來在攝影社中有好幾位交管系的學長混的不錯!攝影的功力也是一等一的!我才開始主動的與學長聯絡,這可以說才真正的讓我進入到攝影的殿堂,我的啟蒙老師﹍顏弘達學長。
一開始與HONDA學長的接觸始終在電話線上;當時我決定要買一架自己的相機,但對於相機的品牌與功能等,實在是一點都不瞭解,我就打電話與學長聯絡,希望學長能幫我介紹相機品牌的差異,在學長不厭其煩的解說之下,使我瞭解機械式與電子式相機的差別,與各家廠牌性能的差異,就在大一升大二的暑假,我買下了我的第一台單眼式相機 EOS 5。
大二才進入攝影社,發現與大一就進攝影社的社員銜接不上,大二的社員們都已十分熟識,但我是個“大二的新鮮人”,在HONDA學長與雅宗學長的庇蔭之下,才讓我安然的度過在處在攝影社不安的感覺,進而也熟識了幾位社員。
進到攝影社才知道原來暗房是攝影的另一片天,開始累積暗房時數,但由於住在離學校比較遠的地方,不像其他人可以想來社上坐坐就來,所以好不容易學會了沖片,但暗房時數的累積速度就像烏龜爬一樣,眼看著到了大二下,我始終無法參加暗房考試,也就始終無法平時去社上使用暗房。這時我又參加了救傷隊的基服,頓時又與攝影社斷了線。
大三接下了系學會攝影組組長,但由於有出隊的經驗,我儼然成為活動組的組員,幾乎學會的活動我都會摻一腳,而交管系大三的功課最重,我暫時與攝影脫了節,整個大三只去過攝影社幾次,沒有什麼黑白作品,作品也都只有幻燈片了。
忙碌的大三生活過完了,暑假下了一個決心,“我要有自己的暗房”,七月份設計暗房與施工,八月份上台北將放大機等器材買回來,就這樣我的暗房就在預算兩萬元之下克難的完成了,所以就算與社上脫了節,我還是能在家中享受暗房的樂趣!
雖然有了自己的暗房,但是在攝影的路上卻遇到了瓶頸,開始反省自己以前的作品,也開始不知道要拍些什麼?拍照是為了什麼?時常一個人跑到誠品書局,翻閱著攝影大師的作品,只為了找出自己未來攝影的路。
在同學小明的提議下,我開始製作我大學班級交四丙的首頁,也籌畫著我自己的首頁,這時才發現,攝影的目的不只是個人的興趣,讓自己的作品與大家一起分享、討論、欣賞,如此才能讓自己有更多倍的快樂!
我又有了創作的動力,這次是攝影與網路的結合,未來的路還很長,希望我攝影的興趣在電話線的傳播之下能永不止歇..................................
...................Garfield...................98/6/28
<話心得><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