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背景
  過兒的討論區 (第一頁)
  笑談金庸
  時代背景
  討論精華
Lazy Snake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8-13-98 12:28 AM ET (US)
(今次是響應傻姑。)

為甚麼金庸小說的時代背境不會早於宋代(越女劍
除外)?又不會晚於乾隆?

(無時代背境者不在此列。)

wuji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8-13-98 1:38 PM ET (US)
金庸小說主要有兩個時代背景﹕清(明)、宋(元)。
我想金老選這兩個時代的原因是﹕小說是由矛盾構
成的﹐而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往往來自於種族的矛盾
。在宋朝﹐有遼、金、蒙古、西夏、吐魯番和大理
﹐大家都想一統天下﹐老百姓也就因此而各為其主
﹐對其它國家(種族)的人產生仇惡感﹐矛盾因此而
生。到了元﹐“趕走蒙古韃子”又成了“匹夫
有責”的事情。明末清初﹐漢人又為了“反清
復明”而出力。這都是來自於種族之間的矛盾。
用這樣的背景寫小說﹐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比較
容易寫。另外一點就是“亂世造英雄”﹐把郭靖、
喬峰寫在唐朝就寫不出他們的英雄氣慨。
ji gwaai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8-13-98 4:20 PM ET (US)
乾隆以後的史事, 滿是洋人,火鎗,火炮, 有這些
東西存在, 武俠味道會大大減低, 寫出來的武俠
小說不太好看.
Lazy Snake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8-13-98 11:24 PM ET (US)
無忌:

那春秋戰國、五胡亂華、殘唐五代呢?

子怪:

電影中的黃飛鴻算是武俠嗎?雖然真的黃飛鴻未必
是一個傳奇人物。

warrior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8-14-98 3:43 AM ET (US)
無忌兄講得實在是很好,但是金老自己說過他用宋朝是因為文學的關係(喜歡文學的人不會對宋朝沒認識,既然認識多了就好寫),而乾隆以前就像懶蛇兄所說的之後洋人入侵,武也就派不上用場。

常看許多金學研究叢書連一個名字都要詳細考究,詳細是好,但老查寫小說從沒想到那兒去,那可就#!$$@!%%#$^$^>???!!!

Lazy Snake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8-14-98 9:26 AM ET (US)
warrior:

>而乾隆以前就像懶蛇兄所說的之後洋人入侵,武也
>就派不上用場。

我想你是說乾隆以後吧,這句話是子怪說的。

133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8-15-98 3:00 AM ET (US)
時代太靠近的確不是好現象,如果子彈和拳腿打在一起成什麼樣?!再說太靠近現在時代會使小說太過具體化,對於小說的感覺會大打折扣。
wuji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8-19-98 11:25 AM ET (US)
懶蛇﹕

》春秋戰國

那時候中國的社會文化都比較落後。國與國之間的
矛盾雖然有﹐但各個國自己都經常為了王位的事
爭得你死我活。另外就是那時候諸子百家的學說
都很盛行﹐孔孟的儒家學說還沒有佔有統治地位﹐
所以像郭靖所說的“為國為民﹐俠之大者”是不能
夠說服他人的。

》五胡亂華、殘唐五代

那時候確實是有很多的民族矛盾。但問題是那時候
建國稱帝的人實在是太多了﹐而且不少國家維持
的時間比一個普通人的壽命還要短。人是有感情
的﹐金庸小說裡的俠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
如若將背景放在五胡亂華、殘唐五代的時代﹐國家
的壽命那樣短﹐整天換朝代﹐一個人有可能出生時
是一個朝代﹐成年時又換一個﹐老年時又有一個
新的﹐感情從那裡來呢﹖

Mark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8-19-98 3:15 PM ET (US)
春秋戰國的時代,慷慨豪俠之事所在多有,但是史記及後來的史書已經有很豐富的記載,能夠留給後人發揮的空間相對的就少了很多!而自秦漢到唐末,中國一直是處在極端強盛的地位,能在政治上著墨的地方就不會太多,而自五代後,中國一直處於多個種直互相競爭的情形,各種衝突都會出現,以才能提供豐富的題材!
Angel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9-05-98 5:47 AM ET (US)
我想是因為中國武學的興盛,是因為達摩祖師東來。達摩祖師大約是在梁武帝時來華,所以在魏晉南北朝之前,雖然有武功,可是大概寫起來會不怎精彩(也不怎麼好寫),而其後的隋、唐,是個包容外族的社會,所謂的民族仇恨,自然也比較少存在了。而且,縱使達摩東來,引進了當時天竺的武功,也需要有發展的時間,所以,金庸的武俠小說的時代背境不會早於宋代。(以上是我各人猜測而已)
CC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9-21-98 7:52 AM ET (US)
金庸在【韋小寶這小傢伙】中如是說﹕

  武俠小說的背景都是古代社會。

  拳腳刀劍在機關槍、手槍之前毫
無用處,這固然是主要原因。另一個
重要原因是,現代社會的利益,是要
求法律與秩序,而不是破壞法律與秩
序。

  武俠小說中英雄的各種行動--
個人以暴力來自行執行「法律正義」
,殺死官吏、組織非法幫會、劫獄、
綁架、搶劫等等,在現代是反社會的
,不符合人民大眾的利益。這等於是
恐怖分子的活動,極少有人會予同情
,除非是心智不正常的人。因為現代
正常的國家中,人民與政府是一體,
至少理論上是如此,事實上當然不一
定。

  古代社會中俠盜羅賓漢、梁山泊
好漢的行徑對人民大眾有利,施之於
現代社會中卻對人民大眾不利。除非
是為了反抗外族侵略者的佔領,或者
是反對極端暴虐、不人道、與大多數
人民為敵的專制統治者。

又說﹕
  民族的生存競爭首先是在自己能
養活自己,其次才是抵禦外來的侵犯
。 生產是長期性的,沒有什麼戲劇
意味的事,雖然是生存的基本,卻不
適宜於作為小說的題材,尤其不能作
武俠小說的題材。

  少數人無法無天不要緊,但如整
個社會都無法無天,一切規範律則全
部破壞,這個社會決不可能長期存在
。然而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情景不
適宜作為小說的題材。正如男婚女嫁
、養兒育女的正常家庭生活不適宜作
為小說的題材。(托爾斯泰《安娜•
卡列尼娜》小說的第一句是﹕「幸福
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
各的不幸。」他寫的是不幸的家庭。
)但如全世界的男人都如羅密歐,全
世界的女人都如林黛玉,人類就絕種
了。

  小說中所寫的,通常是特異的、
不正常的事件與人物。武俠小說尤其
是這樣。


楊過的傷心小站 | 笑談金庸 | 精華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