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龍與金庸-討論篇
  過兒的討論區 (第一頁)
  笑談金庸
  古龍與金庸-討論篇
  討論精華
REPOST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11-13-98 ET (US)
一群於「過兒的討論區」出沒的站友組織了一
個網上「讀書會」﹐暫借「好書介紹」的版位
運作﹐於 10/24-11/14/98 搞了一場名為「古
龍和金庸」的辯論遊戲﹐期間分展了純粹討論
的部分。
REPOST 覺得這個討論與「笑談金庸」的主旨
相合﹐希望可以在「笑談金庸」繼續。

Silly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11-04-98 9:57 AM ET (US)
想玩辯論的可以繼續,只想討論的可以在此談談對
古龍和金庸兩大名家的作品的看法。
Silly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11-08-98 10:28 PM ET (US)
談人物描寫

看武俠小說,明知人物都是假的,為何我們總有一
種真實的感覺呢?

金庸的高明之處,是以「滲透」的手法,把人物(
特別是主角)的生活、成長、學藝過程,一一寫來
,帶領讀者由認識到熟稔到不知不覺接受,以至對
書中人物有了感情,當了他們是活生生的真人,甚
至代入自己,隨主人翁的悲喜而悲喜。當我們接受
了主角是「真實的」之際,他的遭遇及他身邊的人
,都有了真實感了。

古龍的手法完全不同。一個人物出場,就好比我們
到了一個新環境,遇上一個不認識的人,我們對此
人毫不了解。然後我們聽到他說話,看到他的行為
,漸漸掌握了一點點。再多了一些見面機會,熟絡
了,或者他會告訴你多一點他的事情,他的過去,
他的思想;或者我們沒有機會熟絡起來,這人已不
再出現;更可能有些人是含含糊糊的,我們永遠無
法了解的。這種手法也許更像讀者的真實生活,但
用於小說寫作,對讀者的吸引力就可能比較小。

(閱畢小豬提供的「比較中肯的金庸與古龍的比較
」文章後有感。請各位賜教。)

Silly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11-10-98 2:04 AM ET (US)
談作者背景

金庸自幼家學淵源,書香世代,文學根柢是極好的
;而且雖經苦幹,但生活並不坎坷,事業又成功,
相信他的經歷遭遇是正面比負面的多。他有很好的
條件去寫出帶有正面、光明的思想的作品。加上他
有自己的報紙及出版社,要出版發表自己的作品甚
是容易,而作品本身又真的是好,自然容易得到接
受和歡迎。

古龍的生平如何,較少人知道。猜想他個性悲觀灰
暗,或者生活潦倒,甚至有坎坷的身世遭遇,以致
他的作品總蒙上一層灰色,更不自覺地經常抒發不
如意的心情。讀者看得不安,便不容易接受。

wuji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11-10-98 4:40 PM ET (US)
非常同意傻姑的觀點。我想一個問題﹕古龍對人物
的描寫手法對讀者的吸引力比較小﹐可是他並沒有
改變他的寫法﹐讀者對像陸小鳳、楚留香、李尋歡
那樣的人物仍然影像很深﹐這是為什麼呢﹖是不是
由於「霧裡看花﹐最是銷魂」﹖古龍越不將人物的
具體情況交代清楚﹐讀者的興趣就越大﹖
wuji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11-10-98 4:58 PM ET (US)
傻姑﹕(古龍)更不自覺地經常抒發不如意的心情。
讀者看得不安,便不容易接受。

我覺得讀者對一本小說中的事與人是否能夠接受﹐
與讀者看得「安」還是「不安」無關。《神鵰》中
的楊過、小龍女﹐《天龍》中的蕭峰﹐他們的遭遇
讀者看了恐怕也是很「不安」﹐楊、龍的結局是喜
﹐蕭的結局是悲﹐不論是喜歡是悲﹐我們這些讀者
都將他們接受了。我想這其中的原因是﹐(我又要
重複我說過的話了)﹐事情合情合理。如果事情讓
人「不安」﹐而且讓人覺得不合情合理﹐有牽強的
感覺﹐那麼就不容易讓人接受。
CC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11-10-98 5:34 PM ET (US)
我覺得讀者對一本小說中的事與人是否能夠接受﹐
與讀者看得「安」還是「不安」無關。

我想傻姑所指的是古龍小說裡經常有一些作者
不自覺地經常抒發不如意的心情﹐是這種信息
、這種感覺令讀者看得不安、不舒服。那時候
無論小說裡的人與事合情理與否、吸引與否﹐
讀者(如高連)已不想看下去了。
這是高連的個人感受﹐剛好給傻姑說出來。

讀者對像陸小鳳、楚留香、李尋歡
那樣的人物仍然影像很深﹐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篇幅夠多﹐有正寫、側寫﹐還有作者的評
語哩。那麼﹐雖然沒有交代人物的成長﹐但是
其性格、為人已很清楚了。

wuji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11-10-98 5:51 PM ET (US)
高連﹕
「我」
想傻姑所指的是古龍小說裡經常有
一些作者不自覺地經常抒發不如意的心情﹐是這種
信息、這種感覺令讀者看得不安、不舒服。

如果傻姑是這個意思﹐我也十分同意。
另外﹕高連﹐恭喜你征服了「自我恐懼」的毛病。
Silly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11-10-98 10:52 PM ET (US)
很高興終於有回應了!謝謝無忌兄和高連兄。

>我想傻姑所指的是古龍小說裡經常有一些作者
>不自覺地經常抒發不如意的心情﹐是這種信息
>、這種感覺令讀者看得不安、不舒服。
高連兄,你也很善解人意哩! ^_^

>無忌:讀者對像陸小鳳、楚留香、李尋歡
>那樣的人物仍然影像很深﹐這是為什麼呢﹖
>高連:因為篇幅夠多﹐有正寫、側寫﹐還有作者
>的評語哩。那麼﹐雖然沒有交代人物的成長﹐但
>是其性格、為人已很清楚了。
陸小鳳、楚留香、李尋歡,都是一些比較後期的作
品裡的人物。古龍的進步是顯見的:已減少了一味
個人抒發,增加人物的立體感,而且嘗試用不同手
法寫作。例如《絕代雙驕》較為接近傳統武俠小說
,《陸小鳳》、《楚留香》一類以主角貫串的「單
元劇」,《七種武器》的七個既獨立又相關的「主
題故事」等等,是他的創作高峰。

題外話之感想:
經過這次讀書會辯論/討論活動,傻姑細思看過的
金古作品,對兩位名家的小說有了深一層的體會(
雖然還是很膚淺)。以前也覺得古龍比金庸差很遠
,但是現在想,真要好好的讀一讀古龍的某些(水
準較高的)作品了。

piglet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11-10-98 11:46 PM ET (US)
傻姑說:讀者看得不安,便不容易接受。
無忌曰:我想這其中的原因是﹐(我又要
重複我說過的話了)﹐事情合情合理。

我想小說中的情理和現實的有很大差距。所以
小說中能發生的事或許根本就不可能發生(例
如科幻小說一類)。也就是說,小豬基本上是
反對小說一定要合情合理的。

我認為古龍的失敗除了因作品令讀者不安之外,
他不能帶讀者走進他小說中的幻想世界應是個
頗大的因素,也是他的小說不能吸引人的原因。

又,似乎小說作家都很喜歡將黑白對錯分得很
清楚(特別是武俠小說)。我以為是因為這在
人世間並不容易找到,正迎合了(也滿足了)
讀者對正義的憧憬。對於這類小說,讀者會較
易接受。反觀古龍專寫人性的紛爭和矛盾,除
了感同身受的,或是像我那種特別悲觀的人,
也許就較難領略了。

(看過網上一些古龍生平簡介,他除了多次失
戀外,也經歷過父母離異的家庭變遷。而最初
寫的武俠小說,雖然較近似金庸的一類,但卻
慘遭劣評。這些對於他的寫作應有著深刻的影
響。)

傻姑姊:

我可不能像你那樣堅決的說出誰好誰壞,兩家
的小說就連性質也有所不同,硬要比下去可對
相方都不公平。而且我認為古龍這類多產作家,
有數部不好的小說也是值得原諒的,尤其是他
在摸索期的作品,我說不好看也是應該的。古
龍不會停滯不前就已經很難得了。

Silly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11-11-98 4:35 AM ET (US)
小豬妹妹:

謝謝補充古龍生平片段。

>我想小說中的情理和現實的有很大差距。……
>小豬基本上是反對小說一定要合情合理的。

>古龍……不能帶讀者走進他小說中的幻想世界應是
>個頗大的因素,也是他的小說不能吸引人的原因。

你說得很是。
傻姑想,小說中的情理可以和現實的很不相同,但
是如要帶領讀者去投入故事裡的世界和情節發展,
就最好有「把虛構寫得入情入理」的本事。那些情
理和原因都可以是假的,卻能夠說成「真的一樣」
,吸引力就大了。
猜想無忌所謂「合情合理」,也是指「把虛構寫得
入情入理」吧。

傻姑自己的經驗,看金庸小說比看古龍小說的時候
投入。看古龍時,有時甚至有疏離感,不能設身處
地代入人物角色去思想感受,只是偶爾會被一些句
語觸動。看完一部金庸,感覺是完整的、滿足的;
看完一部古龍,感覺是零碎的、落寞的。


>我可不能像你那樣堅決的說出誰好誰壞……
傻姑沒有堅決的說出誰好誰壞啊,不知為何會給你
那樣的感覺。我不諱言一直都是喜歡金庸甚於古龍
多多,但是傻姑的「喜歡」並不構成金古的「好壞
」,更決沒有硬要把二人相比。上文只是從一些事
實角度探討他們的不同而已。不同便不同,老要分
出高下是沒有意義的。

傻姑只是用讀小說的心情去讀小說。喜歡、不喜歡
,欣賞、不欣賞,都是直接的從作品之中感受,那
就夠了。

shanshui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11-11-98 9:40 AM ET (US)
看來討論的氣氛果然比較好!我也打算退出辯論場了。
小說欣賞原本就有很大的主觀成份,孰優孰劣的也沒有
很清楚的標準。硬要辯出誰好誰壞,往往各執一詞,公
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還是談談感想比較好。

我在讀過古龍的一些作品後,的確覺得古龍沒有我以前
認為的那麼壞,確實有可讀性。雖然跟金庸比起來,我
會對古龍有所挑剔和批評(可能因為我太習慣金庸的筆法
吧),但整個來講,我很佩服古龍的想像力和創新,許多
精采對話曾讓我開懷大笑,精采人物讓我難以忘懷。

>傻姑:看完一部金庸,感覺是完整的、滿足的;
>看完一部古龍,感覺是零碎的、落寞的。

非常同意。古龍的書給人的感受是幾個段落或幾句話造
成的,不是整個故事的前因後果組成的。

有個疑問:請問<絕代雙驕>是古龍晚期的作品嗎?我一
直以為是比較早期的,因為整個風格都比較接近傳統的
武俠小說。

wuji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11-11-98 12:13 PM ET (US)
傻姑﹕猜想無忌所謂「合情合理」,也是指「把虛
構寫得入情入理」吧。

哈哈﹐怪不得傻姑說高連「也」很善解人意﹐原來
她自己不但是善解人意﹐而且早已經自認了。

古龍的第一部小說是《蒼穹神劍》﹐出於1960﹐
《絕代雙驕》是第二十部﹐出於1967。所以不能
完全說是「早期」﹐我覺得「中期」比較何適。

我讀金庸﹐總體的感覺是比較「親切」﹐不論是善
是惡﹐人和事都好像是發生在我的身邊。我讀古龍
﹐和傻姑感覺一樣﹐好像總是有一層霧將我和書中
的人與事隔開﹐無法「入戲」。另外﹐古龍寫的
東西比較「慘」﹐不太適合我的性格﹐所以看時﹐
總是覺得不舒服。

又﹐古龍在描述人物對話時﹐有兩個詞(組﹖)出現
的頻率比較高﹕「冷冷地道」和「嘆了口氣道」。
「冷冷地道」體現了古龍人物比較「冷酷」﹐而
「嘆了口氣道」體現了古龍人物總是「困難重重」。

另﹐古龍至少在一點要比金庸寫得好﹕友情。
《歡樂英雄》是最好的例子。金庸筆下好像沒有多
少讓人流淚的「友情」。讓人流類的「愛情」到是
不少。大家對此有何看法﹖

Silly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11-11-98 10:00 PM ET (US)
無忌:

>哈哈﹐怪不得傻姑說高連「也」很善解人意﹐原來
>她自己不但是善解人意﹐而且早已經自認了。
高連兄某次在猜謎區曾誇獎傻姑「善解人意」,傻
姑是抓住今次機會回贈他啊!

謝謝指正《絕代雙驕》作品年期。

山水:

其實傻姑看的古龍並不多,說了這些淺見還請包涵
。我正打算好好多讀一點古龍呢,第一個目標是無
忌提到的《歡樂英雄》。

wuji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11-12-98 12:49 AM ET (US)
傻姑﹕第一個目標是無忌提到的《歡樂英雄》。

Good choice!不是吹牛﹐這本書非常值得看﹐
我建議沒有看過的朋友都去找來看一看。

REPOST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11-13-98 ET (US)
「讀書會」「古龍與金庸」的討論告一段落。

楊過的傷心小站 | 笑談金庸 | 精華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