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段之外】

 武俠小說以橋段取勝,橋段就是情節,也就
是布局和懸疑非常緊湊和動人,讓人不斷地追
讀下去。金庸小說的橋段特別精采,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連綿不絕。我想這是在報紙每日
連載之功,而金庸武俠又是報紙的生命線。假
如連續幾天情節都平平無奇、沉悶拖滯,讀者
就會不耐煩追讀下去,就影響報紙旳銷路。尤
其是在報紙的初創階段。至於後來金庸停筆,
已經是《明報》非常成功,不必再靠武俠小說
撐場的時候了。

 金庸小說是很少長篇大論講道理的,也不會
著意於細細的描繪景色,寫景色都很生動,但
都點到即止,也很少冗長的對話,如果有的話
也會與情節有非常密切的關係。主要是以動作
取勝,也就是人物恆常在行動之中。正因為不
斷有行動,所以使情節作波浪式的推展,前面
永遠透著新奇,永遠有讓人追根究底的興趣,
這是小說成功的因素之一。

 我有時候想,單單靠橋段曲折離奇,是不是
能長遠吸引讀者呢?譬如說,在讀了多遍以後
,每一個橋段都熟悉了,一看這情節的開始你
就知道下一步是什麼,以至於整部小說的開頭
、過程與結局,你都了然於胸,可以背得出來
,於是你就覺得再讀已然索然無味。

 如果是這樣,單單以橋段取勝,小說的價值
是不會太高的。一部好小說,它必然在文字上
和藝術技巧上,給人以再三鑑賞的興味;在人
物的造形和性格上,讓人有永不磨滅的印象,
在人物的言行及故事上,引生人們的思考和悟
出某種人生哲理,才是價值之所在。我們可以
用這樣的角度,來探討金庸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