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文體】

 所謂古典白話,是古雅的文言與白話的混合
,渾然天成,讀來覺得很順當、很自然,試舉
一段郭襄思念楊過的描寫﹕「想到楊過,心頭
又是鬱鬱,這三年來到處尋尋覓覓,始終落得
個冷冷清清,終南山古墓長閉,萬花坳落花無
聲,絕情谷空山寂寂,風陵渡冷月冥冥。她心
頭早已千百遍的想過了:『其實,我便是找到
了他,那又怎地?還不是重添相思,徒增煩惱
?他所以悄然引退,還不是為了我好?但明知
那是鏡花水月一場空,我卻又不能不想,不能
不找。』」(此段見《倚天》卅一頁)

此段用了七個疊字,同與李清照《聲聲慢》媲
美,有四個還是李清照原有的。如果寫現代小
說,這樣用的話,會顯得造作,也不適當。但
用在此處,一個古代女性的心境,倒顯得很有
韻味。「古墓長閉,落花無聲」、「空山寂寂
、冷月冥冥」等句,洋溢著詩意,也有畫意哩
。

 我前此引過描述黃藥師之出場﹕「這本來面
目一露,但見他形相清疏,丰姿雋爽,蕭臞軒
舉,湛然若神」,全是古文,接著說「黃蓉眼
淚未乾,高聲歡呼,搶過了面具罩在自己臉上
,縱體入懷,抱住他的脖子,又笑又跳」,這
是白話。如此文白相間,卻是配置得天衣無縫
(此段見《射鵰》五八九頁)。在古典小說中,
本來就常用這種文體的。

 在《倚天》中,形容韋一笑之輕功為「趨退
若神」(一零四七頁),在《神鵰》中,說楊過
的武功「入神坐照」(一四零二頁),這些用詞,
都非白話,但很妥貼,什麼叫「入神坐照」?
說得抽象,卻大有想像的餘地,這些例子,可
見金庸文體的一斑。


案﹕
萬花均 → 萬花坳 (據980831文改)
形相清[疏-(琉-王)+束]
蕭[病-丙+瞿]軒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