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牛乳的時間】 金庸小說以什麼詞語來表現時間呢?寫古代 武俠小說或歷史小說的人,當然不會愚蠢到用 「幾點鐘、幾時幾分」來說時間,像金庸所用 的是,什麼「時辰」、什麼「更次」、什麼「 時分」,譬如說「晌午時分」。 《射鵰》中一三五八頁歐陽鋒大叫「大家動 手啊,還等什麼?」為洪七公怒斥,因為還沒 到八月十五日比武之時,但歐陽鋒笑道:「子 時早過,現下已是八月十五清晨了。」洪七公 見月亮微微偏西,果然已是子末丑初。 既用時辰,又用月亮。太陽和月亮是時間計 算的由來,日升月沉,在天之中央或東西,是 大自然時間的推移。在金庸小說中,又用實在 的事物,如一盞茶時分、一頓飯時間、一炷香 時分,來表示時刻。 現代人當然不會這樣用,也不知道做一頓飯 、煮一盞茶、燒一炷香,所化的時間究竟是多 少,但古代人是知道的,雖然並不像鐘表準確 。就算是二十世紀,在一些偏僻而落後的鄉村 ,不習慣於用鐘表,也可能以這樣的辦法來顯 示時間的。 在《射鵰》二三九頁有這樣的句子:「鐵木 真站在山上瞭望,過得約莫擠兩桶牛乳時分。 」這句話,可見出作者在時間語言上的運用, 是多麼精細。這是鐵木真被敵兵困在山丘上的 時刻,時間當然十分重要。但為什麼要以擠牛 奶來表示,不用一盞茶、一頓飯、一炷香等字 眼呢? 這是生活習慣的不同之故。蒙古人是不像漢 人那樣做飯、烹茶、燒香的,不會用之來表時 間,但擠牛奶卻是熟習的,用來表示時間豈非 十分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