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口語】

 文白相雜是金庸武俠小說的特點之一,還有
古代口語的運用亦是一個特色。有些口語是現
代再不用的,但在金庸小說中屢屢出現,試舉
一些例子。

 《笑傲》六六七頁游迅笑道﹕「這位師父遮
莫多吃了些燒豬烤羊,偌大火氣。」《神鵰》
一六零七頁楊過想﹕「遮莫當年龍兒躍下此谷
,便在此處居住?」這「遮莫」二字是現代白
話幾乎沒有什麼人用的了,但古人常用。

 根據中華書局陸澹安編《小說詞語匯釋》,
「遮莫」意義甚多,在小說中有四種解釋,分
別是「儘管」、「任憑」、「不如」、「或許
」等意思,引述《野叟曝言》、《二刻拍案鸄
奇》、《水滸》、《蕩寇志》等舊小說的例句
以為證。足見在古代口語中相當通用。金庸此
兩處所用,乃是第四義「或許」(莫非)的意
思。

 又如《倚天》一四七九頁,空智冷笑道﹕「
張教主倒推得忒煞乾淨。」《天龍》五十二頁
于光說﹕「可是我實在瞧得忒煞膩了。」五
十三頁段譽尋思﹕「怎地反盼望自己師長同門
盡遭毒手,用心忒也狠毒。」這「忒煞」、「
忒也」亦是古典口語。

 據《小說詞語匯釋》。這「忒煞」(或忒殺
)是「太甚」之謂,宋人語錄中常用,如朱熹
《朱子金書》。又引《二刻拍案鶩奇》、《醒
世恆言》、《五代史平語》等小說句為例。金
庸所用「忒煞」、「忒也」,亦乃「太甚」之
謂,與傳統小說並無不同。

 這類古典小說的口語在金庸作品中還有不少
,這是熟讀古代小說自然而然地用上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