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的爭奪】 名、權、利、勢的爭奪,本是人間常見的事 情,抑且亦是人性的一部分,金庸在武俠小說 中寫了很多。由於合乎人性與人情,因此讀者 感到津津有味,有所共感與共鳴,對人物的言 行有愛憎、有喜惡。 作者對於不擇手段的爭權奪名,造勢覓利, 是加以鄙夷和否定的,這也合乎一般讀者的價 值取向。所謂正邪的分際之一,在 於名、利、權、勢是否取得合於俠義之道。粗 略言之,分別有兩類人。像郭靖、楊過、張無 忌、喬峰、令狐沖等等。他們並不著意於求取 名、權、利、勢,這都不在於他們眼內,之所 以得到大名和江湖地位,為人尊崇和景仰,是 別人加諸於他們的。由於他們武功的特別高強 嗎?並非如此。例如金輪法王、歐陽峰、東方 不敗、任我行、成崑、岳不群、左冷禪等人, 武功不可謂不高強,但並不受人尊崇,主要是 他們的行為,不合於俠義之道.尤其突出的是 他們對名、權、利、勢之爭奪,所表現的野心 、所運用的手段,太過處心積慮和不擇手段, 大違俠義之道,與郭靖等上述大俠全然不同, 因此為人鄙視和厭惡。 像《倚天》中的成崑,權力欲望之大無以復 加,他要奪取那武功第一、號令天下的權勢, 所設的計謀之陰險與周詳,令人厭惡和驚駭, 為趙敏所一一猜破(一五一五頁),完全是權力薰 心所促使。又如《笑傲》中任我行一樣權力欲 膨脹至於極點,他要滅盡天下門派,包括少林 和武當,以遂他「千秋萬載,一統江湖」的私 心。這種權力欲的擴張與爭奪,我們在現實人 間(特別是政治)的行為中亦可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