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T
個人資料 | email |
posted 01-22-99 10:02 AM ET (US)
重組:修行是只顧自身修為提升就好??? | |
A JU
個人資料 | email | posted 01-04-99 2:22 PM ET (US)
從 "月亮只有在你去看…" 移過來 蒼狼說: 佛講究本体超越,自身修為提升就好.所以它對外 物的看法是采取一种漠視的態度.這樣可以使得 自己更強大.那是一种修煉方法,并不是它對 宇宙的看法.
經書中說的 如幻 / 無常 / 隨緣……… 許多名相(專
其實佛法對宇宙的了解最透徹不過了.
許多人以為的漠視, 大概是指 "不執著"吧.
不早了,就此打住.
| |
wuji
個人資料 | email | posted 01-04-99 3:20 PM ET (US)
不修最好。^_^ | |
wolf
個人資料 | email | posted 01-05-99 10:55 AM ET (US)
阿朱,慧智雙修.識見也是修為的一种啊! 但這個慧并不是讓你對紛扰的大千世界都去了解. 有些是不必了解的.譬如門前有几棵樹.哪些 對于本体的強大,是無所助益的. | |
wolf
個人資料 | email | posted 01-05-99 10:58 AM ET (US)
是基于了解的漠視,而非基于無知的漠視. 或者是基于篩選的漠視,而非基于放棄的漠視. | |
A JU
個人資料 | email | posted 01-05-99 1:06 PM ET (US)
wolf言:慧并不是讓你對紛扰的大千世界都去了解. 您這兒的慧是未達到圓滿智慧前,追求過程中不需 要去了解門前幾棵樹. 但是智慧增長, 自然會對日 常接觸的一切有不同深廣度的了解. 這也有利於與非教徒交換意見. 所以漠視一詞並不恰當.
| |
wolf
個人資料 | email | posted 01-05-99 3:38 PM ET (US)
阿朱,理解和知道不是一回事. 有些事是末節不需知道的. 圓滿智慧是指對万事万物的道理有著洞察力和
| |
shanshui
個人資料 | email | posted 01-15-99 12:25 PM ET (US)
同意蒼狼的看法。全知並不代表智慧,也不能帶來 智慧。一個得道或開悟的人不一定會知道一切枝微 末節的小事,因為沒有必要。至於佛是否知道一切 ,對修行人來說並不值得爭辯,至少今日沒有佛住 世來度化人們。 蒼狼所說的漠視,該是一種透徹事物本質後的不執 著。與其如一般人對名聲金錢的汲汲追求,佛法對 世間各事的態度是遠離的,只因要度化眾生,須要 方便才去接觸了解它們,但並不把它們當成真實的 東西去對待。 | |
tianliang
個人資料 | email | posted 01-16-99 11:50 AM ET (US)
自度和度他,分別在於層次上有所不同,看我們發 什麼心來學佛。 1 出離心 是發從痛苦、煩惱、迷惑之中求出離之心。 2 菩提心
3 增上心
4 大悲心
出離心、菩提心、大悲心之間的關係,本是相輔相
|
|
CC
個人資料 | email |
posted 05-01-99 11:57 AM ET (US)
靈天所說似有先智後悲的論調﹐高連嘗試從另 一角度下定義﹕ 出離心 = 出離三界(即輪迴)之心﹐也就是出離
菩提心 = 覺心 分二
二菩提心必須同時相融﹐無有先後﹐否則執空
|
|
A JU
個人資料 | email |
posted 05-01-99 1:20 PM ET (US)
高連: 人家好像叫"天亮",你似乎常幫他改代號喔! |
|
【 寫信給過兒 | 談天說地 | 談天說地精華討論主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