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
A JU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3-10-99 9:23 AM ET (US)
今天才知道相聲大師魏龍豪先生在三月八日前夕
過逝了,死於癌症,享年七十三歲.

雖不是很迷相聲,但也喜歡聽,過年期間還在電視
上看到他與吳兆南先生的表演,想不到他這麼快
就走了.

請問各位對相聲有何看法?

wuji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3-10-99 11:06 AM ET (US)
Love it! Love it! Love it! Love it!!!!
A JU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3-11-99 12:37 PM ET (US)
真的只有阿朱跟無忌喜歡相聲?????????
wuji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3-11-99 1:58 PM ET (US)
阿朱﹕

在台灣能看到/聽到大陸那邊的相聲嗎﹖

ChBjo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3-11-99 3:36 PM ET (US)
阿朱: 不回答並不代表不喜歡啊~~~

我記得有一陣子我是一天不聽不過癮的ㄋㄟ

CC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3-11-99 3:43 PM ET (US)
高連曾在某處寫道﹕

我行文用字一向「玩[口野]」,愛捉字虱、好
語帶相關(我是相聲迷,聽不懂普通話,我便收
集講稿;我還以為這類玩藝是一種幽默 8< ),
正如我在留言中所講,此仍習氣,實在並不自
覺,要改實在很難很難。若真的有冒犯之處,
請你原諒。

wuji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3-11-99 3:49 PM ET (US)
沒有廣東話的相聲嗎﹖按理來說﹐應該有的﹐因
為相聲中本來就有很多是用各種方言作笑料。
xph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3-11-99 6:24 PM ET (US)
魏龍豪好像一個政治人物的名字..

以前有聽相聲 國小還在母解會時表演
長大就被五光十色的電視給迷住了
現在小孩一定更少接觸相聲了 真可惜

wuji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3-11-99 6:39 PM ET (US)
現在小孩一定更少接觸相聲了 真可惜

也不一定了﹐大陸的小孩子應該還有不少機會聽到
的﹐只不過他們不一定感興趣。

A JU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3-12-99 10:01 AM ET (US)

在台灣沒看過大陸的相聲表演.
台灣有錄音帶「那一夜我們說相聲」,
因內容與本土生活相關,較年輕化,記得演出
時很受學生歡迎.

相聲這種藝術若想繼續傳承下去,可能內容上
方式上都要略作修改才行.


macgyver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3-12-99 4:14 PM ET (US)
時下年輕一輩的新新人類,
似忽對相聲興趣缺缺,
對他們而言"有怪獸,有怪獸..."
或許更具吸引力!

>>相聲這種藝術若想繼續傳承下去,
可能內容上方式上都要略作修改才行.

不錯!傳統的方式以流行不起來了!
連北市府都提倡飆舞不飆車,而不
提倡"飆相聲不飆車"....或許真的要有
所改變了!

Qiu Ying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3-12-99 8:26 PM ET (US)
據我所知,廣東人沒有類似相聲的玩藝兒。
xph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3-12-99 9:14 PM ET (US)
小邪:
不要再唱怪獸了 我快瘋了
馬英九也在延續飆舞風嗎?

記得以前相聲內容大都脫離不了外省人及老兵的
問題上 可能是我聽的不夠廣吧 現在最有名的好
像還是"那一夜我們說相聲" 有沒有新團體呢?

像許多其他的傳統藝術一樣 相聲很難吸引年輕人
的注意力 除了靠愛好者的支持外 我想政府應該
多辦些宣導的活動

macgyver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3-13-99 3:48 AM ET (US)
我所接觸/聽過的也只有"那一夜我們說相聲",
請問各位,還有別的嗎?

虱目魚:
那改唱"紅豆,大紅豆..."^_^

A JU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3-13-99 4:03 AM ET (US)
就我聽到的也沒有新團體.

小邪:
再唱換阿朱要「起笑」、「抓狂」(台語:發瘋)了.

xph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3-13-99 2:51 PM ET (US)
小邪:
紅豆又是誰唱的啊?
怪歌真是越來越多了
ChBjo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3-13-99 3:04 PM ET (US)
虱目魚:

那我唱 "對面的女孩看過來"好了~~~

雖然我很討厭這一首, 厭惡排名第二

Xiren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3-13-99 4:26 PM ET (US)
魏龍豪、吳兆南的相聲,小時候聽過錄音帶,但或
許是時代背景的差異,對他們譏諷的現象和事物,
較難起共鳴。顧寶明、李立群的「那一夜誰來說相
聲」(?)和「這一夜我們說相聲」(?)或許京片子不
夠道地,少了一點兒味道,但是所說的內容和我們
的生活環境息息相關,較能引起年輕一代的共鳴。

相聲藝術和西方的 talk show 及 standup comedy
有異曲同工之妙。在臺灣式微固然可惜,但這也是
時代「進步」造成的結果,除了無奈,還能如何?

macgyver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3-14-99 2:58 AM ET (US)
虱目魚:
>>怪歌真是越來越多了

是阿!阿雅唱的怪歌!

這樣也能當歌星!


楊過的傷心小站 | 過兒的討論區 | 討論精華
寫信給過兒 | 談天說地 | 談天說地精華討論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