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之仁
grey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7-12-99 11:17 PM PT (US)
在韓非子裡讀了一篇文章, 內容如下:

宋襄公與楚人戰於逐谷上, 宋人既成列矣, 楚
人未及濟, 右司馬購強趨而諫曰:『楚人眾而宋
人寡, 請使楚人半涉未成列而擊之, 必敗。』
襄公曰:『寡人聞君子曰: 不重傷, 不擒二毛,
不推人於險, 不迫人於阨, 不鼓不成列。今楚
未濟而擊之, 害義。請使楚人畢涉成陣而後鼓
士進之。』右司馬曰: 『君不愛宋民, 腹心不
完, 特為義耳。』公曰:『不反列, 請行法。』
右司馬反列, 楚人已成撰陣矣, 公乃鼓之, 宋
人大敗, 公傷股, 三日之死, 此乃慕自親仁義
之禍。

讀完覺得宋襄公此舉, 雖是成全了仁義, 但對
自身與國家卻毫無利益, 孔曰成仁, 孟云取義,
那是不是該量力而為? 當情況不適當時就該捨
義麼? 還是捨生取義呢? 我突然困惑了………………。

wolf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7-13-99 7:23 AM PT (US)
哈哈 宋襄公是義?是仁?
都不是 是愚昧啊!
仁義都是在人類發展過程中為了協同工作
和共同發展的約束力量
對于敵對的勢力之間 根本就沒有仁義可言的
macgyver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7-13-99 7:44 AM PT (US)
除了愚昧,我再送他"迂腐"二字,
雖然孔曰成仁,孟云取義,但宋襄公實在用的
不對,一時的仁義,結果竟是害人害己,對他而
言,聖賢之書還是不讀為妙!

Qiu Ying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7-13-99 10:23 PM PT (US)
宋襄公在戰場上談仁道義?沒的笑歪了人家的嘴巴。

我想,仁義乃與人相處之手段,而非目的。宋襄公
之行仁義,本末倒置,殊不可取。不若諸葛亮七擒
孟獲,必先擒之,然後與論仁義(故縱之),可為
參考。

bad boy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10-27-99 8:02 AM PT (US)
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
戰爭時,套句拿破侖所說:
「上帝是站在大砲多的那一邊!」

又讓人想到陳餘、韓信的井阱口之戰,
与宋襄公簡直可以前後呼應了.

  

Fish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10-30-99 12:48 PM PT (US)
不明白呀不明白,
以宋襄公此等腐朽無能之輩,竟能位居"春秋五霸"
行列,沒的辱沒了桓公之名,文公之霸;更辱沒了
寫史之人的水準,難道只為了湊數嗎?那麼湊一
個象樣點的也比較體面嘛!!
bad boy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12-05-99 1:40 AM PT (US)
究竟「春秋五霸」指的是哪「五霸」,
各方說法不一.

1:
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
《左傳》、《史記諸侯年表索隱》
2: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吳王闔閭.
不過這裡不叫五霸,叫「五伯」(其實意思是一
樣的)《白虎通引孟子.正義》
3:
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吳王夫差.
《淮南子.高誘注》
4:
《史記.貨殖列傳》把越王句踐也列入了五霸中.

眾多史學家對五霸的認知不一致,倒是無可否認的. 


楊過的傷心小站 | 過兒的討論區 | 討論精華
寫信給過兒 | 談天說地 | 談天說地精華討論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