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即將成為加拿大第二用語
Samp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10-29-99 5:06 AM PT (US)
最近在報上看到此一消息, 說道在加拿大
使用華語及粵語的人口總數即將超過法語
而成為該國之第二大使用語, 當時心中頗
感覺到五味雜陳; 喜的是我華人在加國展
現了旺盛的生命力, 悲的是自己的國家沒
有足夠的吸引力留住自己的人民. 當然,
我個人是非常贊成人有選擇自己生活環境
之權利的.

然而, 不知各位網友(尤其是旅居國外的
朋友),這個消息持何種看法?


ahzhu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10-29-99 2:31 PM PT (US)
當初會有機會去台灣住 是因為父親無法在加拿大
找到什麼工作 當台灣學校有工作時我們一家人就
跟著過去了 那時阿朱還四歲不到
在台灣做了十年的alien hehe.. 也就是十年都是
憑著visa住在台灣的
後來會再來加拿大住.... 那是因為像阿朱這種人
在台灣肯定升不上什麼好學校 國三就跑來加拿大
念了
像阿朱這種遭遇的我想應該不少
不會被書的下場會很慘 除非你不愛念書 *^_^*
但關於這題目 加拿大現在華人越來越多或許並非
全是好事 因為有很多人也許是以為國外生活比較
好而來 有些則像阿朱一樣 為了一些制度的不同
而來
好的是現在年輕的一代越來越多
而渴望西洋化自己的卻並沒有因此而增加
連很多加拿大土生土長的華裔也都慢慢地主動學習
自己的根源..
(阿朱在教蕭大哥ㄅㄆㄇ喔 呵呵~)
所以阿朱覺得加拿大華人的增加應是可喜 *^_^*
blueberry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10-29-99 10:44 PM PT (US)
我所居住和讀書的地方都有很多中國人, 我覺得
很有親切感,所以在考大學時, 一間州外的都沒有
申請. 不過也可能是因為越來越多中國人的關係,
很多跟中國人息息相關的問題亦日漸被受爭議.

在高中時, 我居住的城市有一個條例, 就是限制某
一個種族的入學人數. 亦即是說, 某些學校在收生
時, 因為要符合每一個種族的不能超額, 而要對不
同種族實施不同的入學標準. 中國人一向都比其
它族裔為辛勤, 所以無論成績或分數平均都會高
出其它族裔很多. 結果中國人若要入某些 '磁鐵'
高中,就是以比其它人更好也未必考得進去.
當局說這是維持種族多元化, 不過對中國人來說,
這便是一種唐突的歧視. 記得在教育局當義工時,
曾見過有中國家長為了想兒子入讀好學校, 竟然
說她兒子是越南人而弄到亂七八糟, 當時的工作
人員其實亦體諒她, 勸過她後便隻眼開隻眼閉...

由於怨聲載道, 這個條例亦日漸受爭議, 很多別
的小數族裔學生(非洲、拉丁美洲..)都說如果廢
除了這個條例便是種族歧視. 於是我校報便提
議刊登一編關於這個問題的editorial(編輯評論?).
當時我們你眼望我眼... 結果我說我寫而且亦表
明我是反對這條例的, 大家聽了都沒有異議,
可是出刊那天, editorial竟變了opinion, 而老總
說這是因為今期已另有editorial又欠opinion,
說不好意思...
出了這opinion後, 不曉得我的人便說我是種
族歧視者, 懂我的中國同學們大多不敢公開
支持,只有一位白人老師私下裡跟我說一句
"good article", 也不知是真心的還是憐憫的.

說我膽小也好, 沒骨氣也好, 若是在大學, 這樣
敏感的話題我絕不會這樣自告奮勇的了(免得
被毆...)經過高中的經驗, 真的不能不承認一個
人的能力實在有限. 後來有兩位家長(本身已居
美多年)因兒子的同學以比兒子劣的分數被錄
取而告上高院, 後來校方決定庭外和解...

我覺得一個種族的成長若明顯地領先其它的
話, 一些由嫉妒而起的抗衡或冷眼是在所難免,
自己也曾經歷過不少. 覺得最重要的還是團結.
加國的情況我不清楚, 就美國而言, 中國人佔
總人口的比例還是很小, 而且美國的種族政策
動蕩, 關係敏感, 再加上中國人本身的含蓄, 要
被接納為主流的一部分, 看來還要一段日子.
不過我所讀的學校就越來越多華裔, 而我所屬
的部門大都是黑頭髮的, 所以現在又有聲音說
收生政策種族歧視...唉...

很久沒有說這些了..對不起, 這個太長且好像
離了題. 還有,若有錯字或繁/簡衝突,請見諒,
程度有限, 不是有意的

Fish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10-30-99 11:12 AM PT (US)
深深的感同身受.
在馬來西亞,許多華校生的成積都比馬來人好幾
倍,可是,非常可笑的是,華文獨立中學(不受政府
津貼)的統考(類似台灣的聯考)文憑卻不受到國
內國立大學的承認,使得人才外流,外匯流失,
楚才晉用,國內嚴重缺乏人才.....
我想和加拿大比起來,馬來西亞的情況更糟,因為
華文早已是第二多被使用的語文......

烏乎哀哉,逢時不祥....

blueberry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10-31-99 8:32 PM PT (US)
說了一大堆廢話, 現試回應Samp前輩的題目﹕

雖然越來越多中國人移居外地, 不過以後可能
很多都會回流. 如阿朱姐所說, 很多移居海外的
中國人都是為了多一點機會. 拿了外國身分後
便回復自由身, 最終可能還是覺得在自己地方
生活比在人家的地方生活好. 我自己就越來越
懷念以前香港的 "每日一碟腸仔粉" 日子, 剛剛
來美時反而沒有, 雖然香港今時可能不如往日...

中國人跟很多族裔不同, 無論口音掩飾得多好,
對當地文化多熟悉, 本身無法更改的外表已在
沉默中明顯地說明了一切. 鏡子亦成了一種無
言的警惕: 無論自己取向如何, 去到那裡人家都
只會看到一個黑頭髮、黑眼睛的非西方人.我想
這也是跟祖鄉的一種永遠的「基本」關係吧.

(免得大家讀到一頭霧水, 前面的"opinion"是指
具名的opinion column. 說慣了還是改不了..)

WHY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11-01-99 9:08 AM PT (US)

1 Our "homeland" too crowded and the resource too scarce for 1.3 billion people...
2 Canada will be the "ideal" model of Global Village.
cw_apple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11-05-99 10:08 PM PT (US)

我也是﹗剛來加時不怎麼掛念香港﹐因為有新鮮感
嘛﹗但後來就無時不想念過往香港的生活、朋友、
物質。不過溫哥華已經算是不錯的了﹐和香港的分
別也沒那麼大﹐學校有近一半人是中國人(某些學校
中國人被白人要多)﹐香港的東西差不多全能買到。

現在的確多了人回流﹐移居外國很多也只是為了一
本護照。我希望將來我也能回流香港﹐無論這裡和
香港是如何相像﹐甚至比香港好﹐香港在我心中的
地位是無法取替的。

在溫哥華並無如此不平的事件﹐但聽聞過極少無知
白人竟說亞洲人成績太好﹐顯得他們白人差﹐實在
是不應該﹗


楊過的傷心小站 | 過兒的討論區 | 討論精華
寫信給過兒 | 談天說地 | 談天說地精華討論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