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回 鶚立云端原矯矯 鴻飛天外又冥冥
韋小寶回到府中,坐在廂房里發悶,到得午后,宮里宣出旨來,皇上傳見。韋小寶來
到上書房叩見。康熙問道:“馮錫范忽然失了蹤,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韋小寶吃了一惊
,心道:“怎么問起我來?”說道:“回皇上:馮錫范失蹤的那天晚上,奴才一直跟多總
管和御前侍衛們在一玩儿,后來听說前鋒營泰都統把馮錫范找了去,不知怎的,這馮錫范
就沒了影子。這些台灣降人鬼鬼祟祟的,行事古怪得很,別要暗中在圖謀不軌,奴才去仔
細查查。”康熙微微一笑,說道:“好,這馮錫范的下落。就責成你去查問清楚,克日回
報。我答應過台灣降人,維護他們周全。這人忽然不明不白的失了蹤,倘若沒個交代,可
教我失信于天下了。”韋小寶額頭汗珠滲出,心想:“皇上這話好重,難道他知道是我殺
了馮錫范?”只得應道:“是,是。”康熙又問:“今儿早你去銀杏胡同,可好玩嗎?”
韋小寶一怔,道:“銀杏胡同?”隨即想起,天地會群豪落腳處的巷子口頭,有兩株大銀
杏樹,看來這條巷子就叫銀杏胡同,皇帝連胡同的名字也知道了,還有甚么可隱瞞的?這
一下更是全身冷汗,雙腿酸軟,當即跪倒,磕頭道:“皇上明見万里。總而言之,奴才對
你是一片忠心。”
康熙嘆了一口气,說道:“這些反賊逼你來害我,你說甚么也不肯答應,你跟我很講
義气,可是……可是小桂子,你一生一世,就始終這樣腳踏兩頭船嗎?”
韋小寶連連磕頭,說道:“皇上明鑒:那天地會的總舵主,奴才是決計不干的。皇上
放一百二十個心。”
康熙又嘆了一口气,抬起頭來,出神半晌,緩緩的道:“我做中國皇帝,雖然說不上
堯舜禹湯,可是愛惜百姓,勵精圖治,明朝的皇帝中,有哪一個比我更加好的?現下三藩
已平,台灣已取,羅剎國又不敢來犯疆界,從此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天地會的反賊
定要規复朱明,難道百姓在姓朱的皇帝治下,日子會過得比今日好些嗎?”
韋小寶心道:“這個我就不知道了。”說道:“奴才听打鳳陽花鼓的人唱歌儿,說甚
么‘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戶人家賣田地,小戶人家賣儿郎。’現下風調
雨順,國泰民安,皇上鳥生魚湯,朱皇帝跟您差了十万八千里,拍馬也追不上。”康熙微
微一笑,道:“你起來罷。”站起身來,在書房里走來走去,說道:“父皇是滿洲人,我
親生母后孝康皇后是漢軍旗人,我有一半是漢人。我對天下百姓一視同仁,決沒絲毫虧待
了漢人,為什么他們這樣恨我,非殺了我不可?”韋小寶道:“這些反叛大逆不道,胡涂
得緊,皇上不用把他們放在心上。”康熙搖了搖頭,臉上忽有凄涼寂寞之意,過了好一會
,說道:“滿洲人有好有坏,漢人也有好有坏。世上的坏人多得很,殺是殺不盡的,要感
化他們走上正途,我也沒這么大的本事。唉,做皇帝嘛,那也難得很。”向韋小寶凝視半
晌,道:“你去罷!”韋小寶磕頭辭出,只覺全身涼嗖嗖地,原來剛才嚇得全身是汗,內
衣內褲都浸濕了,出得宮門,才吁了一口長气,尋思:“天地會的兄弟中又混進了奸細。
殺了一個風際中,另外又出了一個。否則的話,他們要我來行刺皇上,他又怎會知道?可
不知是誰做奸細?”回到府中,坐下來細細思索,尋不到半點端倪。又想:“皇上責成我
查明馮錫范的下落,瞧皇上的神气,是怀疑我做的手腳,只不過不大拿得准。這件事又怎
生搪塞過去?剛才雙儿在銀杏胡同說到我法場換子,相救茅大哥,幸好我事先沒跟她說是
用馮錫范換的,否則這老實丫頭必定順口說了出來,那奸細去稟報了皇上,我這一等鹿鼎
公如不連降十七廿八級,我可真不姓韋了。”
東想西想,甚感煩惱。又覺以前進宮,和康熙說說笑笑,兩個儿都開心得很,現下大
家年紀長大了,皇上威嚴日甚,自己許多胡說八道的話,嚇得再也說不出口,這個撫遠大
將軍、一等鹿鼎公的大官,做來也沒甚么趣味,倒不如小時候在麗春院做小 來得逍遙快
活。
心道:“天地會眾兄弟逼我行刺皇上,皇上逼我去剿滅天地會。皇上說道:‘小桂子
,你一生一世,就始終這樣腳踏兩頭船么?’他奶奶的,老子不干了!什么都不干了!”
心中一出現“老子不干了”這五個字。突然之間,感到說不出的輕松自在,從怀里摸出骰
子,向桌上一把擲了出去,嘴里喝道:“要是不干的好,擲一個滿堂紅!”四粒骰子滾將
出去,三粒紅色朝天,第四粒卻是六點,黑得不能再黑。他擲骰之時,本已做了手腳,仍
是沒擲成。他罵了一句:“他媽的!”拿起骰子又擲,直到第八把上,這才擲成四粒全紅
,欣然說道:“原來老天爺要我先給皇上干七件大事,這才不干。”心道:“七件大事早
已干過了。殺鰲拜是第一件,救老皇爺是第二件,五台山擋在皇上身前救駕是第三件,救
太后是第四件,第五件大事是聯絡蒙古、西藏,第六件破神龍教,第七件捉吳應熊,第八
件舉荐張勇、趙良棟他們破吳三桂,第九件攻克雅克薩……太多了,太多了,小事不算,
大事剛好七件,不多不少。”這時也懶得去計算那七件才算是大事,總而言之:“老子不
干了!”“一不做官,二不造反,那么老子去干甚么?”想來想去,還是回揚州最開心。
一想到回揚州,不由得心花怒放,大叫一聲:“來人哪!”吩咐親兵取來酒菜,自斟自飲
,盤算該當如何,方無后患,要康熙既不會派人來抓,天地會又不會硬逼自己一同造反。
要公主陪著自己去揚州花天酒地,她一定不干,不過要去揚州開妓院,只怕蘇荃、阿珂、
方怡、沐劍屏、曾柔她們也都不肯答應。“好,咱們走一步,算一步,老子几百万兩銀子
的家產,不開妓院也餓不死我,只是沒這么好玩罷了。”當晚府中家宴,七位夫人見他笑
咪咪的興致极高,談笑風生,一反近日來愁眉不展的情狀,都問:“甚么事這樣開心?”
韋小寶微笑道:“天机不可泄漏。”公主問:“皇帝哥哥升了你的官嗎?”曾柔問:“賭
錢大贏了?”雙儿問:“天地會的事沒麻煩了嗎?”阿珂道:“呸,這家伙定是又看中了
誰家姑娘,想娶來做第八房夫人。”韋小寶只是搖頭。
眾夫人問得緊了,韋小寶說道:“我本來不想說的,你們一定要問,只好說了出來。
”七位夫人停著傾听。韋小寶正色道:“我做了大官,封了公爵,一字不識,實在也太不
成樣子。打從明儿起,我要讀書做文章,考狀元做翰林了。”七位夫人面面相覷,跟著哄
堂大笑。大家知道這位夫君殺人放火、偷搶拐騙,甚么事都干,天下唯有一件事是決計不
干的,那就是讀書識字。
次日一早,順天府來拜,說道奉到上官諭示,得悉皇上委派韋公爺查究忠誠伯馮錫范
失蹤一事,特地前來侍候,听取進止。韋小寶皺起眉頭,問道:“你順天府衙門捕快公差
很多,這些天來查到了甚么線索?”
那知府道:“回公爺:馮伯爵失蹤,事情十分蹺蹊,卑職連日督率捕快,明查暗訪,
沒得到絲毫線索,實在著急得不得了。今日得知皇上特旨,欽命韋公爺主持,卑職可比連
升三級還要高興。韋公爺是本朝第一位英明能干大臣,上馬管軍,下馬管民,不論多么棘
手的大事一到公爺手里,立刻迎刃而解。卑職得能侍候公爺辦這件案子,那真是祖宗積德
。卑職衙門里人人額手稱慶,都說這下子可好了,我們大樹底下好遮蔭。韋公爺出馬,連
羅剎鬼子也給打得落荒而逃,還怕查不到馮伯爺的下落么?”
韋小寶听這知府諛詞潮涌,說得十分好听,其實卻是將責任都推到了自己肩頭,心想
:“那馮錫范的尸首不知藏在哪里,今晚可得用化尸粉化了,別讓把柄落在人家手里。只
要沒証据,誰也賴不到我頭上。其實這尸首早該化了,這几天太忙,沒想到這件事。但皇
上面前又怎生交代?皇上交下來的差使,我小桂子不是吹牛,可從來沒有一件不能交差的
。”那知府又道:“忠誠伯夫人天天派人到卑職衙門來,坐在衙門里不走,等著要人。卑
職當真難以應付。昨天馮府里又來報案,說伯爺的一名小妾叫甚么蘭香的,跟著一名馬夫
逃走了,卷去了不少金銀首飾。倘若忠誠伯再不現身,只怕家里的妾室婢仆,要走得一個
也不剩了。”
韋小寶哼了一聲,道:“這馮錫范不知躲在哪里風流快活,你多派人手,到各處窯子
里查查。他吃喝嫖賭的不回家,小老婆跟人逃走了。也算活該。”那知府道:“是,是。
按理說,馮伯爺倘若在花街柳巷玩耍,這許多日子下來,也該回去了。”韋小寶道:“那
也難說得很。馮錫范這家伙是個老色鬼,可不像老兄這么正人君子,逛窯子只逛這么一天
半晚。”那知府忙陪笑道:“卑職不敢,卑職不敢。”
正在這時,忠誠伯馮夫人差了她兄弟送了八色禮物來,說要向韋公爺磕頭,多謝韋公
爺出力查案。韋小寶吩咐擋駕不見,禮物也不收。親兵回報:“回大人:馮家的來人好生
無禮,臨去時不住冷笑,說甚么有冤報冤,有仇報仇;又說皇上已知道了這件事,終究會
水落石出,旁人別想只手遮天,瞞過了圣明天子。回大人:這人膽敢到咱們門口撒野,小
的當時就想給他几個耳括子。”當日法場換人,這名親兵也曾參預其事,听得馮府來人說
話厲害,似乎已猜到了內情,不由得心中發毛。韋小寶做賊心虛,不由得臉色微變,心想
:“這般鬧下去,只怕西洋鏡非拆穿不可。你奶奶,馮錫范自己也給老子殺了,難道老子
還怕你一個死鬼的老婆?”
突然間想到了一個主意,登時笑容滿面,向那知府道:“貴府不忙走,你在這里等一
會儿。”回入內堂,叫來親兵隊長,吩咐如此如此,那隊長應命而去。
韋小寶回到大廳,說道:“皇上差我辦這件事,咱們做奴才的,自當盡心竭力,報答
圣主。咱們這就到馮家去踏勘踏勘。”那知府一愕,心想:“忠誠伯失蹤,他家有甚么好
踏勘的?”口中連聲答應。韋小寶道:“這樁案子十分棘手,咱們把馮家的大小人等一個
個仔細盤問,說不定會有些眉目。”那知府道:“是,公爺所見极是。卑職愚蠢得緊,始
終見不及此。”其實以他小小一個知府,又怎敢去忠誠伯府詳加查問?同時順天府衙門中
自上至下,人人都知馮錫范是撫遠大將軍韋公爺的死對頭,此人失蹤,十之八九是韋公爺
派人害死了。韋公爺是當朝第一大紅人,手掌兵權印把子,哪一個膽邊生毛,敢去老虎頭
上拍蒼蠅?辦理這件案子,誰也不會認真,只盼能拖延日子,最后不了了之。這時那知府
心想:“韋公爺害死了馮伯爵,還要去為難他的家人。那馮夫人也真太不識相,派人上門
來胡說八道,也難怪韋公爺生气。”
韋小寶會同順天府知府,坐了八人大轎,來到忠誠伯府,只見數百名親兵早已四下里
團團圍住。進入府中,親兵隊長上前稟道:“回大人:馮家家人男女一共七十九口,都在
西廳侍候大人問話。”韋小寶點點頭。那隊長又道:“回大人:公堂設在東廳。”韋小寶
來到東廳,見審堂的公案已經擺好,于是居中坐下,要知府在下首做著相陪。
親兵帶了一個年輕女子過來,約莫二十三四歲年紀,生得姿首不惡,裊裊娜娜的在公
堂前跪下。韋小寶問道:“你是誰?”那女子道:“賤妾是伯爵大人的第五房小妾。”韋
小寶笑道:“請坐,請坐,你向我跪下可不敢當。”那女子遲遲不敢起身。韋小寶站起身
來,笑道:“你不起來,我可要向你下跪了。”那女子嫣然一笑,站了起來。韋小寶這才
坐下。那知府心想:“韋公爺對馮家的人倒不凶惡,只不過色迷迷的不太庄重。”韋小寶
問道:“你叫甚么名字?”那女子道:“我叫菊芳。”韋小寶鼻子嗅了几下,笑道:“好
名字!怪不得你一進來,這里就是一股菊花香。”菊芳又是一笑,嬌聲道:“公爺取笑了
。”韋小寶搖頭擺腦的向她瞧了半晌,問道:“听說貴府逃走了一個姨娘?”菊芳道:“
是啊。她叫蘭香。哼,這賤人好不要臉。”韋小寶道:“老公忽然不見了,跟了第二個男
人,嗯,倒也情有可原,未可……未可……”轉頭問知府道:“未可甚么非哪?”那知府
道:“回公爺:是未可厚非。”
韋小寶哈哈一笑,道:“對了,未可厚非。菊芳姊姊,你怎么又不逃啊?”知府听了
,登時蹙起眉頭,心想:“這可越來越不成話了,怎么‘姊姊’二字都叫了出來?”菊芳
低下頭去。卻向韋小寶拋了個媚眼。韋小寶大樂,宛然是逛窯子的風光,笑問:“你會不
會唱‘十……’”說到口邊,總算縮得快,轉頭吩咐親兵:“賞這位菊芳姑娘二十兩銀子
。”几名親兵齊聲答應。叫道:“大人有賞。謝賞!”菊芳盈盈万福,媚聲道:“多謝大
爺!”原來她本是堂子里妓女出身,人家一賞錢,她習慣成自然,把“公爺”叫成了“大
爺”。韋小寶逐一叫了馮家的家人來盤問,都是女的,年輕貌美的胡調一番,老丑的則罵
上一頓,說她們沒好好侍候伯爵,以致他出門去風流快活,不肯回家。
問得小半個時辰,親兵隊長走進廳來,往韋小寶身后一站。韋小寶又胡亂問了兩個人
,站起身來,說道:“咱們去各處瞧瞧。”帶著知府、順天府的文案、捕快頭目、親兵,
一間間廳堂、房間查將過去。查到第三進西偏房里,眾親兵照例翻箱倒籠的搜查。一名親
兵突然“啊”的一聲,從箱子底下搜出一柄刀來,刀上有不少干了的血漬。他一膝半跪,
雙手舉刀,說道:“回大人:查到凶器一把。”韋小寶嗯了一聲,道:“再查。”對知府
道:“老兄你瞧瞧,刀上的是不是血漬?”知府接過刀來,湊近嗅了嗅,果然隱隱有血腥
气,說道:“回公爺:好像是血。”韋小寶道:“這刀的刀頭上有個洞,那是甚么刀啊?
”順天府的一名文案仔細看一會,道:“回公爺:這是切草料的鍘刀,是馬廄里用的。”
韋小寶點頭道:“原來如此。”
親兵隊長吩咐下屬,去挑一擔水來,潑在地下。韋小寶問道:“這干什么?”那隊長
道:“回大人:倘若什么地方掘動過,泥土不實,便會很快滲水進去。”說猶未了,床底
下的水迅速滲入土中。眾親兵齊聲歡呼。抬開床來,拿了鶴嘴鋤和鐵鏟掘土,片刻之間,
掘了一具尸首出來。
那具尸身并無腦袋,已然腐臭,顯是死去多日,身上穿的是伯爵公服,那知府一見,
便叫了起來:“這……這是馮爵爺!”韋小寶問道:“是馮錫范么?你怎么認得?”那知
府道:“是,是。須得找到了腦袋,方能定案。”轉頭問身邊的捕快頭目:“這是甚么人
住的房子?”
那頭目道:“小人立刻去問。”去西廳叫了一名馮家人來一問,原來這房本是逃走的
蘭香所在。那捕快頭目道:“啟稟公爺,啟稟府台大人:凶刀是馬廄中切草料的鍘刀,拐
帶蘭香卷逃的是本府的馬感纖摹4瞴憭xЦ砭遣椴欏!敝諶說鉸砭侵腥ё凰眩wす玂崼
槽之下的土中掘出了一個人頭。請了馮夫人來認尸,确是馮錫范無疑。當下仵作驗定:馮
錫范為人刀傷、身首异處而死。
這時馮府家人都從西廳中放了出來,府中哭聲震天,人人痛罵邢四和蘭香狠心害主。
消息傳了出去,不到大半日,北京城里到處已說得沸沸揚揚。
那知府又是慚愧,又是感激,心想若不是韋公爺迅速破案,只怕自己的前程大大有礙
,沒口的稱謝之余,一面行下海捕公文,捉拿“戕主逃亡”的邢四和蘭香,一面伸報上司
。只有那捕快頭儿心中犯疑,見尸身斷頸處分得整齊,似是快刀所斷,不像是用切草料的
鍘刀切的,又見藏尸和藏頭處的泥土甚為新鮮,顯是剛才翻動過的,不是已埋了十多天的
模樣。但韋公爺給他破了一件大案,上頭犒賞丰厚,馮府又給了他不少銀子,要他盡快結
案,別讓馮府親人到衙門里出丑露乖,他便有天大的疑心,又怎敢吐露半句?只是自個儿
尋思:“在馮府查案之時,韋公爺的親兵把守各處,誰也不許走動,他們要移尸栽証,那
是容易之极。別說要在地下埋一具尸首,就是埋上百儿八十的,那也不是難事。”韋小寶
拿了順天府知府結案的公文去見康熙,稟報破案的詳情。康熙微微一笑,說道:“小桂子
,你破案的本事不小,人家都贊你是包龍圖轉世哪。”韋小寶道:“那是托了皇上的洪福
,奴才碰巧破獲而已。”康熙哼了一聲,向他瞪了一眼,冷冷的道:“移花接木的事,跟
我的洪福可拉不上干系。”韋小寶嚇了一跳,心想:“皇上怎么又知道了?”一轉念間,
立即明白:“我的親兵隊里,皇上當然也派下了密探。”正不知如何回答才是,康熙嘆了
口气,說道:“這樣了結,那也很好,也免了外邊的物議。只不過你這般大膽妄為,我可
真拿你沒法子了。”韋小寶心中一寬,知道皇帝又饒了自己這一遭,當即跪下連連磕頭。
康熙道:“方今四海升平,兵革不興,你這撫遠大將軍的銜頭,可以去了。”韋小寶道:
“是,是。”知道這是皇帝懲罰自己的胡鬧,又道:“奴才這一等鹿鼎公,也可以降一降
級。”康熙道:“好,就降為二等公罷。”韋小寶道:“奴才胡鬧得緊,心中不安,請皇
上降為三等的好了。”康熙哈哈大笑,說道:“他媽的,你居然會心中不安,日頭從西方
出了。”
韋小寶听得“他媽的”三字一出口,知道皇帝怒气已消,站起身來,說道:“奴才良
心雖然不多,有總還是有的。”康熙點點頭,說道:“就是瞧在你還有點儿良心的份上,
否則的話,我早已砍下你的腦袋,去埋在你夫人阿珂、雙儿的床底下了。”韋小寶急道:
“這個万万不可。”康熙問道:“有甚么不可?”韋小寶道:“阿珂和雙儿,那是決計不
會跟了馬柑幼叩摹!笨滴跣Φ潰骸安桓@ 福o愀稗覛蓱撬屼變挪o慵醋】冢鬥n朐
說下去,未免輕薄無聊,何況韋小寶雖然無法無天,終究對己忠心,君臣之間說笑則可,
卻不能出言侮辱。一時難以轉口,便不去理他,低頭翻閱案頭的奏章。韋小寶垂手在旁侍
候,只見康熙眉頭微蹙,深有憂色,心想:“皇上也時時不快活。皇帝雖然威風厲害,當
真做上了,也不見得有甚么好玩。”康熙翻閱了一會奏章,抬起頭來,嘆了口長气。韋小
寶道:“皇上有甚么事情,差奴才去辦罷。奴才將功贖罪,報主龍恩。”康熙道:“這一
件事,就不能差你了。施琅上奏,說道台灣台風為災,平地水深四尺,百姓房屋損坏,家
破人亡,災情很重。”韋小寶見他說話時淚光瑩然,心想咱們從小是好朋友,不能不幫他
一個忙,說道:“奴才倒有個法子。”康熙道:“甚么法子?”韋小寶道:“不瞞皇上說
,奴才在台灣做官的時候,發了一筆小財,最近又向一個台灣財主討得一批舊債。奴才雙
手捧著皇上恩賜的破后翻新金飯碗,這一輩子是不會餓飯的了,錢多了也沒用,不如獻了
出來,請皇上去撫恤台灣的災民罷。”康熙微微一笑,說道:“受災人數很多,你這筆小
財,也不管甚么用。我即刻下旨,宮里裁減宮女太監,減衣減膳,讓內務府籌划籌划,省
他四五十万兩銀子去救濟災民。”韋小寶道:“奴才罪該万死,真正乖乖不得了。”康熙
問道:“甚么?”韋小寶道:“奴才做官貪污,在台灣貪了一百万兩銀子。最近這筆債,
是向鄭克 討還的,又有一百万兩……”康熙吃了一惊,說道:“有這么多?”韋小寶輕
輕打了自己一個嘴巴,罵道:“小桂子該死!”
康熙卻笑了起來,說道:“你要錢的本事可高明的很哪,我一點儿也不知道。”韋小
寶又道:“小桂子該死!”臉上卻有得色,心道:“做官的人伸手拿錢,怎能讓你做皇帝
的知道?你在我手下人之中派了探子,只能查到我敢不敢造反。你妹夫右手收錢,左手入
袋,連你大妹子也不知道,你這大舅子就万万查不到了。”他嘴里自稱“奴才”,心中卻
自居“妹夫”。
康熙沉吟半晌,道:“你這番忠君愛民之心,倒也難得。這樣罷,你捐一百五十万兩
銀子出來,我再省五十万兩,咱君臣湊乎湊乎,弄個二百万兩。台灣災民約有一万几千戶
,每家分得一百多兩,那也丰裕得很了。”
韋小寶一時沖動,慷慨捐輸,心中正感肉痛,已在后悔,听得康熙給他省了五十万兩
,登時大喜,忙道:“是,是。皇上愛民如子,老天爺保洉茪W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康熙為了台灣災重,這半天來一直心中難受,這時憑空得了這一大筆錢,甚是高興,微笑
道:“也保佑你升官發財,多福多壽。”韋小寶笑道:“多謝万歲爺金口。奴才升官發財
,多福多壽,全憑皇上恩賜。再說,奴才這兩筆錢,本來都是台灣人的,還給了台灣百姓
,也不過是完璧歸……歸台而已。”康熙哈哈大笑,說道:“完璧歸趙的成語,他媽的給
你改成了完璧歸台。”韋小寶道:“是,是完壁歸趙,剛才一時想不起這個‘趙’字來。
趙錢孫李,周吳陳王。百家姓上姓趙的排名第一,難怪他們這么發達,原來完璧什么的,
都歸了他趙家的。”康熙更是好笑,心想此人“不學有術”,也教不了他許多,笑道:“
很是,很是。有句成語,叫做‘韋編三絕’,說你韋家的人讀書用功。學問很好。你們姓
韋的,可也了不起得很哪。”韋小寶道:“奴才的學問可差勁得很了,對不起姓韋的老祖
宗。”(按:“韋編三絕”中的“韋”字,是指穿連竹簡的皮條,康熙故意歪解,拿來跟
韋小寶開玩笑。)康熙道:“這次去台灣賑災的事……”本想順理成章,就派了他去,轉
念一想:“此人捐了這大筆銀子出來,不過跟我講義气,未必真有甚么愛民之心,只怕一
出宮門,立刻就后悔了。他到台灣,散發了二百万兩銀子賑災,多半要收回本錢,以免損
失,說不定還要加一加二,作為利息。”他是韋小寶的知己,當即改口道:“……很是易
辦,不用你親自去。小桂子,你的一等鹿鼎公,也不用降級了,咱們外甥點燈籠,照舊罷
。”韋小寶跪下謝恩,磕過了頭,站起身來,說道:“奴才捐這點銀子,不過是完壁歸…
…歸趙錢孫李,皇上就當是功勞。皇上減膳減衣,那是真正省出來的,才叫不容易呢。”
康熙搖頭道:“不對。我宮里的一切使用,每一兩銀子都是來自天下百姓。百姓供養
我錦衣玉食。我君臨万民,就當盡心竭力,為百姓辦事。你食君之祿,當忠君之事。我食
民之祿,就當忠民之事。古書上說:‘四海困窮,則天祿永終。’如果百姓窮困,那就是
皇帝不好,上天震怒,我這皇帝也做不成了。”韋小寶道:“那是決計不會的,万万不會
的。”康熙道:“你做大臣,出于我的恩典。我做皇帝,出于上天的恩典。你辦事不忠,
我砍你的腦袋。我不做好皇帝,上天也會另外換一個人來做。《尚書》有云:‘皇天后土
,改厥元子。’‘元子’就是皇帝,皇帝做不好,上天會攆了他的。”韋小寶道:“是,
是。你叫做小玄子,原來玄子就是皇帝。”康熙道:“‘這個‘玄’字,跟那個‘元’字
不同。”韋小寶道:“是,是。”心想:“圓子湯團,都差不多。”反正他甚么“元”字
“玄”字都不識,也不用費神分辨了。康熙從桌上拿起一本書來,說道:“浙江巡撫進呈
了一本書,叫做《明夷待訪錄》,是一個浙江人黃黎洲新近做的。浙江巡撫奏稱書中有很
多大逆不道的言語,要嚴加查辦。我剛才看了這書,卻覺得很有道理,已批示浙江巡撫不
必多事。”說著翻開書來,說道:“他書中說,為君乃以‘一人奉天下’,非為‘天下奉
一人’,這意思說得很好。他又說:‘天子所是未必是,天子所非未必非。’這也很對。
人孰無過?天子也是人,哪有一做了皇帝,就‘甚么都是對、永遠不會錯’之理?”康熙
說了一會,見韋小寶雖然連聲稱是,臉上卻盡是迷惘之色,不由得啞然失笑,心想:“我
跟這小流氓說大道理,他哪里理會得?再說下去,恐怕他要呵欠連連了。”于是左手一揮
,道:“你去罷。”右手仍拿著那本書,口中誦讀:“以為天下利害之權皆出于我,我以
天下之利盡歸于己,以天下之害盡歸于人,亦無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
以我之大私,為天下之公。始而慚焉,久而安焉,視天下為莫大產業,傳之子孫,受享無
窮。’”
韋小寶听得莫名其妙,但皇帝正在讀書,又連連贊好,豈可不侍候捧場?見康熙放下
書來,便問:“皇上,不知這書里說的是甚么?有甚么好?”
康熙道:“他說做皇帝的人,叫天下的人不可自私,不可自利,只有他皇帝一人可以
自私自利,而他皇帝的大私,卻居然說是天下的大公。這做皇帝的起初心中也覺不對,有
些儿慚愧,到得后來,習慣成自然,竟以為自己很對,旁人都錯了。”韋小寶道:“這人
說的是坏皇帝,像皇上這樣鳥生魚湯,他說的就不對了。”康熙道:“嘿嘿!做皇帝的,
人人都自以為是鳥生魚湯,哪一個是自認桀紂昏君的?何況每個昏君身邊,一定有許多歌
功頌德的無恥大臣,把昏君都捧成了鳥生魚湯。”韋小寶笑道:“幸虧皇上是貨真价實、
划一不二的鳥生魚湯,否則的說,奴才可成了無恥大臣啦。”康熙左足在地下一頓,笑道
:“你有恥得很,滾你的蛋罷!”韋小寶道:“皇上,奴才向你求個恩典,請皇上准奴才
的假,回揚州去瞧瞧我娘。”
康熙微笑道:“你有這番孝心,那是應該的。再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
’原該回去風光風光才是。你早去早回,把娘接到北京來住罷。我吩咐人寫旨,給你娘一
品太夫人的誥封。你死了的老子叫甚么名字,去呈報了吏部,一并追贈官職。這件事上次
你回揚州,就該辦了,剛好碰到吳三桂造反,耽擱了下來。”他想韋小寶多半不知他父親
的名字如何寫法,這時也不必查問。康熙雖然英明,這件事卻還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韋小寶固然不知父親的名字如何寫法,其實連父親是誰也不知道。
韋小寶謝了恩,出得宮門,回去府中取了一百五十万兩銀票,到戶部銀庫繳納;去兵
部繳了“撫遠大將軍”的兵符印信;又請蘇荃替自己父親取了個名字,連祖宗三代,一并
由小老婆取名,繕寫清楚,交了給吏部專管封贈、襲蔭、土司嗣職事務的“驗封司”郎中
。
諸事辦妥,收拾起行。韋小寶在朝中人緣既好,又是圣眷方隆,王公大臣送行宴會,
自有种种熱鬧。他臨行時想起一百五十万兩銀子捐得肉痛,又派親兵去向鄭克 討了一万
多兩銀子的“舊欠”,這才出京。
從旱路到了通州,轉車換船,自運河向南,經天津、臨清、渡黃河、經濟宁。這一日
將到淮陰,官船泊在泗陽集過夜。韋小寶在舟中和七個夫人用過晚膳后坐著閑談。蘇荃說
道:“小寶,明儿咱們就到淮陰了。古時候有一個人,爵封淮陰侯……”韋小寶道:“嗯
,他的官沒我大。”蘇荃微笑道:“那倒不然,他封過王,封的是齊王。后來皇帝怕他造
反,削了他的王爵,改封為淮陰侯。這人姓韓名信,大大的有名。”韋小寶一拍大腿,道
:“那我知道。《蕭何月下追韓信》、《十面埋伏》,《霸王別虞姬》,那些戲文里都是
有的。”蘇荃道:“正是。這人本事很大,功勞也很大,連楚霸王那樣的英雄,都敗在他
手里。只可惜下場不好,給皇帝和皇后殺了。”韋小寶嘆道:“可惜!可惜!皇帝為甚么
殺他?他要造反嗎?”蘇荃搖頭道:“沒有,他沒造反。皇帝忌他本事了得,生怕他造反
。”韋小寶道:“幸虧我本事起碼得緊,皇上甚么都強過我的,因此不會忌我。我只有一
件事強過皇上,除此之外,甚么都是万万不及。”阿珂問道:“你那一件事強過皇帝了?
”韋小寶道:“我有七個如花如玉的夫人,天下再也找不出第八個這樣美貌的女子來。皇
上洪福齊天,我韋小寶是艷福齊天。咱君臣二人各齊各的,各有所齊。”他厚了臉皮胡吹
,七個夫人笑聲不絕。方怡笑道:“皇帝是洪福齊天,你是齊天大圣。”韋小寶道:“對
,我是水帘洞里的美猴王,率領一批猴婆子、猴子猴孫,過那逍遙自在的日子。”
正說笑間,艙外家人朗聲說道:“啟稟公爺,有客人求見。”丫鬟拿進四張拜帖。蘇
荃接過來看了,輕聲道:“客人是顧炎武、查繼佐,黃黎洲、呂留良四位。”韋小寶道:
“是顧先生他們,那是非見不可的。”吩咐家丁,接待有人在大船船艙中奉茶,當即換了
衣衫,過去相見。
顧、查、黃三人當年在揚州為吳之榮所捕,險些性命不保,幸得韋小寶相救。那呂留
良卻是初會。他身后跟著兩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是呂留良的儿子呂葆中、呂毅中。行禮
相見后,分賓主坐下,呂葆中、呂毅中站在父親的背后。顧炎武低聲道:“韋香主,我們
几個這次前來拜訪,有一件大事相商。泗陽集上耳目眾多,言談不便。可否請你吩咐將座
舟駛出數里,泊于僻靜無人之處,然后再談?”顧炎武當年在河間府殺龜大會之中,曾被
推為各路英雄的總軍師,在江湖中聲譽甚隆,韋小寶對他一向佩服,當即答應,回去向蘇
荃等人說了。
蘇荃道:“防人之心不可無。我們的座船跟著一起去,有甚么事情,也好有個接應。
”
韋小寶想到要跟著顧炎武等到“僻靜無人之處”,心下本有些惴惴,有七個夫人隨后
保駕,就穩妥得多了,連聲叫好,吩咐船夫將兩艘船向南駛去,說是要在運河中風景清雅
的所在飲酒賞月,韋公爺雅興來時,說不定要做几首好詩,其余從舟仍泊在泗陽集等候。
韋小寶回到大船中陪客。兩舟南航七八里,眼見兩岸平野空闊,皓月在天,四望無人,韋
小寶吩咐下錨停泊,叫大船上的舟子和侍從都到后舟中去,以免礙了韋公爺和六位才子的
詩興。待舟中更無旁人,顧炎武等這才又再申謝當年相救的大德。韋小寶謙遜一番,跟著
說起吳六奇和陳近南先后遭害的經過,眾人相對唏噓不已。
顧炎武道:“江湖上流言紛紛,都說韋香主貪圖富貴,戕師求榮。黃兄、查兄、和兄
弟几人,卻知決計不确。想我們三人和韋香主素不相識,韋香主竟肯于冒奇險,殺了吳之
榮那 ,救得我們性命,以這般義薄云天的性情,怎能去殺害恩師?”查繼佐道:“我們
听江湖上朋友說起此事的時候,總是竭力為韋香主分辯。他們卻說,韃子皇帝圣旨中都這
樣說,難道還有假的?可是韋香主身在曹營心在漢,种种作為也不能跟外人明言。自來英
雄豪杰,均須任勞任怨。以周公大圣大賢,尚有管蔡之流言,何況旁人?因此韋香主也不
必放在心上。”韋小寶听不懂他說甚么周公管蔡,只有唯唯諾諾。呂留良道:“韋香主苦
心孤詣,謀干大事,原也不必在這時求天下人諒解。只要最后做了惊天動地的大事業出來
,大家自會明白先前是錯怪了你。”
韋小寶心想:“我會有甚么惊天動地的大事業做出來?啊喲,不好,他們又是來勸我
行刺皇上。怎么跟他們來個推三阻四、推五阻六才好?我得先把門儿給閂上了。”說道:
“兄弟本事是沒有的,學問更加沒有,做出事來,總是兩面不討好。兄弟灰心得很,這次
是告老還鄉,以后是甚么事都不干了。”呂毅中見他年紀比自己還小著几歲,居然說甚么
“告老還鄉”,忍不住嗤的一聲,笑了出來,顧炎武等也都覺得好笑,相顧莞爾。黃黎洲
微笑道:“韋香主英雄年少,前途不可限量。無知之徒的一時誤會,那也不必計較。”韋
小寶道:“這個較是要計一計的。黃先生,你做了一部好書,叫做……叫做明……明甚么
什么花花綠綠的?”黃黎洲大為奇怪:“這人目不識丁,怎會知道我這部書?”說道:“
是《明夷待訪錄》。”韋小寶道:“是了,是了。你這部書中,有許多話痛罵皇帝的,是
不是?”黃黎洲等都吃了一惊,均想:“連這人都知道了,只怕又是一場大大的文字獄。
”顧炎武道:“也不是罵皇帝。黃兄這部著作見解精辟,說明為君之道,該當如何。”
韋小寶道:“是啊。皇上這些日子中天天讀黃先生這部書,不住贊你做得好,括括叫
,說不定要請你去做狀元,做宰相。”黃黎洲道:“韋香主取笑了,哪有此事?”韋小寶
于是將康熙如何大贊《明夷待訪錄》一事說了,眾人這才放心。黃黎洲道:“原來韃子皇
帝倒也能分辨是非。”
韋小寶乘机說道:“是啊。小皇帝說,他雖不是鳥生魚湯,但跟明朝那些皇帝比較,
也不見得差勁了,說不定還好些。他做皇帝,天下百姓的日子,就過得比明朝的時候好。
兄弟沒學問,沒見識,也不知道他的話對不對。”
顧查黃呂四人你瞧瞧我,我瞧瞧你,想起了明朝各朝的皇帝,自開國的明太祖直至未
代皇帝崇禎,若不是殘忍暴虐,便是昏庸胡涂,有哪一個及得上康熙?他四人是當代大儒
,熟知史事,不愿抹煞了良心說話,不由得都默默點頭。韋小寶道:“所以啊。皇帝是好
的,天地會眾兄弟也是好的。皇帝要我去滅了天地會,我決計不干。天地會眾兄弟要我去
行刺皇帝,我也決計不干。結果兩邊都怪我,兄弟左思右想,決計要告老還鄉了。”
顧炎武道:“韋香主,我們這次來,不是要你行刺皇帝。”韋小寶喜道:“那好得很
,只要不是行刺皇帝,別的事情兄弟義不容辭。不知四位老先生、兩位小先生有甚么吩咐
?”顧炎武推開船窗,向外眺望,但見四下里一片寂靜。回過頭來,說道:“我們來勸韋
香主自己做皇帝!”乒乓一聲,韋小寶手里的茶碗掉在地下,摔得粉碎,他大吃一惊,說
道:“這……這不是開玩笑嗎?”
查繼佐道:“決不是開玩笑。我們几人計議了几個月,都覺大明气數已盡,天下百姓
已不歸心于前明。實在是前明的歷朝皇帝把百姓害得太苦,人人思之痛恨。可是韃子占了
我們漢家江山,要天下漢人剃頭結辮,改服夷狄衣冠,這口气總是咽不下去。韋香主手綰
兵符,又得韃子皇帝信任,只要高舉義旗,自立為帝,天下百姓一定望風景從。”韋小寶
兀自惊魂不定,連連搖手,道:“我……我沒這個福份,也做不來皇帝。”顧炎武道:“
韋香主為人仗義,福澤更是深厚之极。環顧天下,若不是你來做皇帝,漢人之中更沒第二
個有這福气了。”呂留良道:“我們漢人比滿洲人多出百倍,一百人打他們一個,哪有不
胜之理?當日吳三桂起事,只因他是斷送大明江山的大漢奸,天下漢人個個對他切齒痛恨
,這才不能成功。韋香主天与人歸,最近平了羅剎,為中國立下不世奇功,聲望之隆,如
日中天。只要韋香主一點頭,我們便去聯絡江湖好漢,共圖大事。”韋小寶心中怦怦亂跳
,他做夢也想不到竟會有人來勸他做皇帝,呆了半晌,才道:“我是小流氓出身,拿手的
本事只是罵人賭錢,做了將軍大官,別人心里已然不服,那里還能做皇帝?這真命天子,
是要天大福气的。我的八字不對,算命先生算過了,我要是做了皇帝,那就活不了三天。
”呂毅中听他胡說八道,又嗤的一聲笑了出來。查繼佐道:“韋香主的八字是甚么?我們
去找一個高明的算命先生推算推算。”他知道韋小寶無甚知識,要曉以大義,他只講小義
,不講大義:要喻以大勢,他也只明小勢,不明大勢。但如買通一個算命先生,說他是真
命天子,命中要坐龍庭,說不定他反而信了。
哪知韋小寶道:“我的時辰八字,只有我娘知道,到了揚州,我這就問去。”眾人知
他言不由衷,只是推托。
呂留良道:“凡英雄豪杰,多不拘細行。漢高祖豁達大度,比韋香主更加隨便得多。
”他心中是說:“你是小流氓出身,那也不要緊。漢高祖是大流氓出身,他罵人賭錢,比
你還要胡鬧,可是終于成了漢朝的開國之王。”
韋小寶只是搖手,說道:“大家是好朋友,我跟你們說老實話。”一面說,一面摸摸
自己的腦袋,又道:“我這吃飯家伙,還想留下來吃他媽的几十年飯。這家伙上面還生了
一對眼睛,要用來看戲看美女,生了一對耳朵,要用來听說書、听曲子。我如想做皇帝,
這家伙多半保不住,這一給砍下來,甚么都是一塌胡涂了。再說,做皇帝也沒甚么開心。
台灣打一陣大風,他要發愁;云南有人造反,他又要傷腦筋。做皇帝的差使又辛苦又不好
玩,我是万万不干的。”
顧炎武等面面相覷,心想這話本也不錯,他既胸無大志,又不肯為國為民挺身而出,
如何說得他動,實是一件難事。過了半晌,顧炎武道:“這件大事,一時之間自也不易拿
定主意……”正說到這里,忽听得蹄聲隱隱,有數十騎馬沿著西邊河岸自北而來,夜深人
靜,听來加倍清晰。
黃黎洲道:“深夜之中,怎么有大隊人馬?”呂留良道:“是巡夜的官兵?”查繼佐
搖頭道:“不會。官兵巡夜都是慢吞吞的,哪會如此快馬奔馳。莫非是江湖豪客?”說話
之間,只听得東邊岸上也有數十騎馬奔來。運河河面不寬,兩岸馳馬,在河上船中都听得
清清楚楚。后面一艘船上的船夫奉命起篙,將船撐近。蘇荃和雙儿躍上船頭。蘇荃說道:
“相公,來人只怕不怀好意,大伙儿都在一起罷。”韋小寶道:“好!顧先生他們都是老
先生,看來不像是好色之徒。大家都進來罷,給他們瞧瞧也不要緊的。”顧炎武等心中都
道:“胡說八道!”均覺不便和韋小寶的內眷相見,都走到了后梢。公主、阿珂等七個夫
人抱了儿女,入了前艙。只听得東岸西岸兩邊河堤上響起噓溜溜的竹哨之聲,此應彼和。
韋小寶喜道:“是天地會的哨子。”兩岸數十匹馬馳到官船之側,西岸有人長聲叫道:“
韋小寶出來!”韋小寶低聲罵道:“他媽的,這般沒上沒下的,韋香主也不叫一聲。”正
要走向船頭,蘇荃一把拉住,道:“且慢,待我問問清楚。”走到船艙口,問道:“那一
路英雄好漢要找韋相公?”向兩岸望去,見馬上乘客都是青布包頭,手執兵刃。西岸為首
一人道:“我們是天地會的。”蘇荃低聲道:“天地會見面的切口怎么說?”韋小寶走到
艙口,朗聲說道:“五人分開一首詩,身上洪英無人知。”
馬上那人說道:“這是天地會的舊詩。自從韋小寶叛會降敵,害師求榮,會里的切口
盡數改了。”韋小寶惊道:“你是誰?怎地說這等話?”那人道:“你便是韋小寶么?”
韋小寶料想抵賴不得,便道:“我是韋小寶。”那人道:“便跟你說了也不打緊。我是天
地會宏化堂座下,姓舒。”韋小寶道:“原來是舒大哥,這中間實有許多誤會。貴堂李香
主是在附近嗎?”那姓舒的恨恨的道:“你罪惡滔天,李香主給你活活气死了。”西岸眾
人大聲叫道:“韋小寶叛會降敵,害師求榮,舒大哥不必跟他多說。今日咱們把他碎尸万
段,替陳總舵主和李香主報仇。”東岸眾人一听,跟著也大聲呼喊。突然間呼的一聲,有
人擲了一塊飛蝗石過來。韋小寶急忙縮入船艙,暗暗叫苦,心想:“原來宏化堂李香主死
了,這些兄弟們不分青紅皂白的動蠻,那便如何是好?”只听得船篷上辟辟拍拍之聲大作
,兩邊暗器不住打到。總算官船停在運河中心,相距兩岸均遠,有些暗器打入了河中,就
是打到了船篷上的,力道也已甚弱。
韋小寶道:“這是‘草船借箭’,我……我是魯肅,只有嚇得發抖的份儿。有那一個
諸葛……諸葛亮,快……快想個計策。”顧炎武等人和船夫都在船梢,見暗器紛紛射到,
都躲入了船艙。突然間火光閃動,几枝火箭射上了船篷,船篷登時著火焚燒。韋小寶叫道
:“啊喲,乖乖不得了,火燒韋小寶。”蘇荃大聲叫道:“顧炎武先生便在這里,你們不
得無禮。”她想顧炎武在江湖上聲望甚隆,料想天地會人眾不敢得罪了他。可是兩岸人聲
嘈雜,她的叫聲都給淹沒了。韋小寶道:“眾位娘子,咱們一起來叫‘顧炎武先生在這里
!’一、二、三!”七個夫人跟著韋小寶齊聲大叫:“顧炎武先生在這里!”叫到第三遍
,岸上人聲慢慢靜了下來,暗器也即停發。那姓舒的縱聲問道:“顧炎武先生在船里嗎?
”
顧炎武站到船頭,拱手道:“兄弟顧炎武在此。”那姓舒的“啊喲”一聲,忙發令道
:“會水的兄弟快跳下河去,拖船近岸。”只听得扑通、扑通之聲不絕,十余名會眾跳入
運河,將官船又推又拉的移到西岸。這時船上火勢已燒得甚旺。雙儿拉著韋小寶搶先跳上
岸去,余人紛紛上岸。天地會會眾手執兵刃,四下圍住。
那姓舒的向顧炎武抱拳躬身,說道:“在下天地會宏化堂舒化龍,拜見顧先生。”顧
炎武拱手還禮。會眾中一名老者躬身道:“當年河間府殺龜大會,天下英雄推舉顧先生為
總軍師,在下曾見過顧先生一面。眾兄弟可魯莽了,還請恕罪。”韋小寶笑道:“你們做
事本來太也魯莽。”那老者厲聲道:“我是跟顧先生說,誰跟你這小漢奸說話?”一伸手
,便往韋小寶胸口抓去。蘇荃左手一格,反手擒拿,已扭住了他手腕,借勢一推,那老者
站立不定,向外直摔出去。兩名天地會的會眾急忙搶上扶住。顧炎武叫道:“大家有話好
說,別動武,別動武!”這時官船艙內也已著火,火光照得岸上眾人面目俱都清清楚楚。
蘇荃心想自己和雙儿武功高強,要護丈夫突圍當非難事,天地會會眾要對付的只是韋小寶
一人,只須他能脫身,這些江湖漢子不會去為難婦女孩子,當下和雙儿二人分站韋小寶左
右,看定了三匹馬,一待說僵,立時便動手搶馬。顧炎武拉住舒化龍的手,說道:“舒大
哥,請借一步說話。”兩人走過了數丈。舒化龍听顧炎武說了几句話,便大聲招呼了六七
人過去,看模樣都是這一批人的首領,那被蘇荃摔跌的老者也在其內,余下四十余人仍是
將韋小寶等團團圍著。韋小寶道:“我船里值錢的東西著實不少,你們一把火燒了,嘿嘿
,宏化堂賠起來,可要破大財啦。”眾人有的舉刀威嚇,有的出言詈罵。韋小寶也不理會
,料想顧炎武必能向舒化龍等說明真相。果然舒化龍等宏化堂的首領听顧炎武解釋后,才
知其中曲折原委甚多,韋小寶在朝廷做大官,雖仍不為眾人諒解,但總舵主陳近南既不是
他所殺,心中的憤恨也都消了。眾人一齊過來。舒化龍抱拳道:“韋香主,剛才之事,我
們是誤會了你,若不是顧先生開導,大伙儿險些得罪。”韋小寶笑道:“當真要得罪我,
那也不容易罷。”說著斜身一閃,施展“神行百變”功夫,左一沖,右一穿,兩三個起落
,已在宏化堂眾人包圍圈外五六丈之遙,一躍上了一匹馬的馬背。舒化龍等都吃了一惊,
誰也想不到他輕身功夫竟然如此神妙莫測,這人武功這般高強,難怪他小小年紀,便做了
天地會青木堂的香主,自來明師出高徒,總舵主的嫡傳弟子,果然非同小可。宏化堂那老
者武功甚強,眾兄弟素來佩服,卻被蘇荃一扭一推,全無招架余地,險些摔了個筋斗,看
來其余六個少婦個個都是高手,己方人數雖多,當真動手,只怕還要鬧個灰頭土臉。韋小
寶笑道:“我這可要失陪了!”一提馬 ,縱馬便奔,但見他向西奔出十余丈,倏地躍下
馬來,沖向西北,左穿右插,不知如何,竟又回入了人圈,笑吟吟的站在當地,誰也沒看
清楚他是怎么進來的。
天地會會眾相顧駭然。舒化龍抱拳道:“韋香主武功了得,佩服,佩服。”韋小寶抱
拳笑道:“獻丑,獻丑。”
舒化龍道:“顧先生适才言道,韋香主身在曹營心在漢,要干一件惊天動地的大事,
為天下漢人揚眉吐气。韋香主當真舉事的時候,我們宏化堂的兄弟雖然沒甚么本事,但只
要韋香主有甚么差遣,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韋小寶道:“是,是。”舒化龍見他神色
間淡淡的,突然右手伸出食指,噗的一聲,插入了自己左眼,登時鮮血長流,眾人齊聲惊
呼。韋小寶、顧炎武等都惊問:“舒大哥,你……你這是干甚么?”舒化龍昂然道:“兄
弟冒犯韋香主,犯了本會‘不敬長上’的戒條,本該戳瞎了這對招子,懲戒我有眼無珠,
可是兄弟要留下另一只眼,來瞧瞧韋香主到底怎樣干這番惊天動地的大事。”那老者森然
道:“倘若顧先生和大伙儿都受了騙,韋香主只說不做,始終貪圖富貴,做他的大官,那
便怎樣?”舒化龍道:“那么韋香主也挖出自己的眼珠子,來賠還我就是。”說著向顧炎
武和韋小寶躬身行禮,說道:“我們等候韋香主的好消息。”左手一揮,眾人紛紛退開,
上馬而去。那老者回頭叫道:“韋香主,你回家去問問你娘,你老子是漢人還是滿人。為
人不可忘了自己祖宗。”
竹哨聲響起,東岸群豪也縱馬向南。片刻之間,兩岸人馬退得干干淨淨,河中那艘官
船兀自燃燒未熄。
顧炎武嘆道:“這些兄弟們,對韋香主總是還有見疑之意。他們是草莽豪杰,說話行
事不免粗野,可是一番忠義之心,卻也令人起敬。韋香主,我們要說的話,都已說完了,
只盼你別忘了是大漢的子孫。咱們就此別過,后會有期。”說看拱了拱手,和黃、查、呂
諸人作別而去。
韋小寶惘然站在河岸,秋風吹來,頗有涼意,官船上火勢漸小,偶爾發出些爆裂之聲
,火頭旺了一陣,又小了下去。他喃喃自語:“怎么辦?怎么辦?”
蘇荃道:“好在還有一艘船,咱們先回泗陽集,慢慢儿的從長計議。”韋小寶道:“
那老頭儿叫我回家去問問我娘,我老子是漢人還是滿人,嘿嘿,這話倒也不錯。”
蘇荃勸道:“小寶,這种粗人的胡言,何必放在心上?咱們上船罷。”韋小寶站著不
動,心中一片混亂,低下頭來見到地下几滴血漬,是舒化龍自坏左眼時流下來的,突然大
叫:“老子不干了,老子不干了!”七個夫人都嚇了一跳。韋雙雙在母親怀中本已睡熟,
給他這么大聲呼叫,一惊而醒,哭了起來。
韋小寶大聲道:“皇帝逼我去打天地會,天地會逼我去打皇帝。老子腳踏兩頭船,兩
面不討好。一邊要砍我腦袋,一邊要挖我眼珠子。一個人有几顆腦袋,几只眼睛?你來砍
,我來挖,老子自己還有得剩么?不干了,老子說什么也不干了!”蘇荃見他神情失常,
軟語勸道:“在朝里做官,整日价提心吊膽,沒什么好玩。天地會的香主也沒什么好當的
。你決心不干,那是再好不過。”
韋小寶喜道:“你們也都勸我不干了?”蘇荃、方怡、阿珂、曾柔、沐劍屏、雙儿六
人一齊點頭,只建宁公主道:“你還只做到公爵,怎么就想不做官了?總得封了王,做了
首輔大學士,出將入相,那才好告老啊。再說,你這時要辭官,皇帝哥哥也一定不准。”
韋小寶怒道:“我一不做官,就不要皇帝管。他不過是我大舅子,他媽的,誰再羅里羅唆
,我連這大舅子也不要了。”不要皇帝做大舅子,就是不要公主做老婆,公主嚇得哪敢再
說?韋小寶見七個夫人更無异言,登時興高采烈,說道:“宏化堂燒了我的坐船,當真燒
得好、燒得妙、燒得刮刮叫。咱們悄悄躲了起來,地方官申報朝廷,定是說我給匪人燒死
了,我這大舅子就從此再也不會來找我。”蘇荃等一齊鼓掌,只公主默然不語。當下八人
商議定當。韋小寶、公主、雙儿三人改了裝束,前赴淮陰安店中等候。蘇荃率同方怡、阿
珂、沐劍屏、曾柔四人,回去泗陽集余船中攜取金銀細軟、各項要物,然后散布謠言,說
道韋公爺的官船黑夜中遇到股匪襲擊,船毀人亡。但那几名船夫見到韋小寶沒死,大是后
患,依蘇荃說,就此殺之滅口,棄尸河邊,那就更加像了几分。沐劍屏心中不忍,堅持不
可殺害無辜。蘇荃道:“好,劍屏妹子良心好,老天爺保佑你多生几個胖儿子。小寶,我
提劍殺你,你逃到樹林之中,大聲呼叫,假裝給我殺了。”
韋小寶笑道:“你這潑婆娘,想謀殺親夫么?”高聲大叫:“殺人哪,殺人哪!”拔
足飛奔,兜了几個圈子,逃向樹林。蘇荃提劍赶入林中。只听得韋小寶大叫:“救命,救
命!救──”叫了這個“救”字,倏然更無聲息。
沐劍屏明知是假,但听韋小寶叫得凄厲,不禁心中怦怦亂跳,低聲問道:“雙儿妹子
,是……是假的,是不是?”雙儿道:“別怕,自……自然是假的。”可是她自己也不自
禁的害怕。只見蘇荃從林中提劍出來,叫道:“把眾船夫都殺了。”眾船夫一直蹲在岸邊
,見到天地會會眾放火燒船、蘇荃行凶殺了韋爵爺,早已在簌簌發抖,見蘇荃提劍來殺,
當即四散沒命价奔逃,頃刻間走得無影無蹤。
雙儿挂念韋小寶,飛步奔入林中,只見他躺在地下,一動不動。雙儿這一下嚇得魂不
附体,心想怎么真的將他殺死了,扑將過去,叫道:“相公,相公!”只見韋小寶身子僵
直,心中更慌,忙伸手去扶。韋小寶突然張開雙臂,一把將她緊緊摟住,叫道:“大功告
成,親個嘴儿!”
夫妻八人依計而行,取了財物,改裝來到揚州,接了母親后,一家人同去云南,自此
隱姓埋名,在大理城過那逍遙自在的日子。韋小寶閑居無聊之際,想起雅克薩城鹿鼎山下
尚有巨大寶藏未曾發掘,自覺富甲天下,心滿意足,只是念著康熙的交情,才不忍去斷他
龍脈。
康熙熟知韋小寶的性格本事,料想他決不致輕易為匪人所害,何況又尋不著他的尸首
,此后不斷派人明查暗訪,迄無結果。后世史家記述康熙六次下江南,主旨在視察黃河河
工。但為什么他以前從來不到江南,韋小寶一失蹤,當年就下江南?巡視河工,何須直到
杭州?何以每次均在揚州停留甚久?又何以每次均派大批御前侍衛前往揚州各處妓院、賭
場、茶館、酒店查問韋小寶其人?查問不得要領,何以悶悶不樂?后人考証,《紅樓夢》
作者曹雪芹之祖父曹寅,原為御前侍衛,曾為韋小寶的部屬,后被康熙派為蘇州織造,又
任江宁織造,命其長駐江南繁華之地,就近尋訪韋小寶云。
那日韋小寶到了揚州,帶了夫人儿女,去麗春院見娘。母子相見,自是不胜之喜。韋
春芳見七個媳婦個個如花如玉,心想:“小寶這小賊挑女人的眼力倒不錯,他來開院子,
一定發大財。”韋小寶將母親拉入房中,問道:“媽,我的老子到底是誰?”韋春芳瞪眼
道:“我怎知道?”韋小寶皺眉道:“你肚子里有我之前,接過什么客人?”韋春芳道:
“那時你娘標致得很,每天有好几個客人,我怎記得這許多?”
韋小寶道:“這些客人都是漢人罷?”韋春芳道:“漢人自然有,滿洲官儿也有,還
有蒙古的武官呢。”
韋小寶道:“外國鬼子沒有罷?”韋春芳怒道:“你當你娘是爛婊子嗎?連外國鬼子
也接?辣塊媽媽,羅剎鬼、紅毛鬼到麗春院來,老娘用大掃帚拍了出去。”韋小寶這才放
心,道:“那很好!”韋春芳抬起了頭,回憶往事,道:“那時候有個回子,常來找我,
他相貌很俊,我心里常說,我家小寶的鼻子生得好,有點儿像他。”韋小寶道:“漢滿蒙
回都有,有沒有西藏人?”韋春芳大是得意,道:“怎么沒有?那個西藏喇嘛,上床之前
一定要念經,一面念經,眼珠子就骨溜溜的瞧著我。你一雙眼睛賊忒嘻嘻的,真像那個喇
嘛!”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