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七十六年夏天,當我頂著成功嶺的小平頭踏進校園,實在料想不到: 這麼一待,竟就是連續九年。 家母田在華女士對我的影響極深。不論是在求學、生活或是工作方面,家 母幾乎從不干涉我的選擇或決定,但卻不時提醒我必須為自己的決定負起責任 。「自由」與「責任」的一體兩面,是母親教給我最寶貴的功課。 恩師馬漢寶教授對我這篇論文的若干嘗試,給予極大的寬容與支持。馬老 師不但法學及英文造詣深厚,而且國學及神學上的學養亦同樣堅實,其思想融 貫中西、胸襟宏偉,令學生敬佩萬分。希望這篇論文,不曾讓老師太過失望。 林文雄教授是本論文的口試委員,也是我大學及研究所期間許多課程的授業老 師。林老師為學嚴謹、博聞強記,對中外法律思想皆多所研究,不但在學業上 帶給我諸多啟發,而且幾次到老師家叨擾,都倍感溫暖親切,令人感動。李復 甸教授與我原先在網路上結緣,而後又有幸承蒙李老師擔任本論文口試委員, 並對我多所鼓勵與指正,此等緣份,學生定將銘感於心。此外,葉俊榮老師、 曾陳明汝老師、政治系高朗老師,在生活上或學業上都曾給予我許多指正或鼓 勵;建築城鄉所所長畢恆達老師、政大法律系陳惠馨老師、婦女新知尤美女律 師,亦曾對本論文多所期許;宏恩一定不敢忘記,並且繼續努力。 昔日在心理系期間,吳瑞屯老師在學業上及生活上多所關懷;楊國樞老師 、吳英璋老師、黃光國老師在思想上多所啟蒙,一切晃如昨日、歷歷在目。至 今仍時常懷念心理系的學習環境,那種人本的關懷和鼓勵學生自由選修外系課 程的風氣,毫無特定職業取向的壓力。當時我醉心社團活動及國內外比賽,班 上許多同學多所扶持協助,在此一併謝了。 於我人生困頓的幾個時刻,威霖、郁琦、稚川經常在我的身邊,帶給我許 多溫暖和幫助。佳雯、皓清、文真三個可憐但講義氣的傻子,曾在1993年某個 寒風蕭瑟的夜裡,陪我在台大操場嚎哮狂奔,至今記憶猶新。正元、老傅在軍 中,資香、思佳在美國,仍不忘時常給予我許多關心;高中時結識的好友文琪 ,即使遠嫁美國,卻不介意我的疏於回信,不時稍信來為我打氣;鳳兒偶而蹺 班來研究室看我,或在電話裡給予我「反諷式」的鼓勵;還有立達、惠麗、愛 卿學姊...諸般溫暖,又豈「感動」二字道得盡。 感謝Yvonne和Mei。我生命中諸多狂喜感動、美麗心情,因她們而曾擁有。 是她們讓我了解愛、懂得如何愛人和珍惜。也是她們讓我體認人生的無常、妄 想人定勝天的無知狂愚。祝福她們在異鄉留學的生活一切平安順利。 台大九年,留給我無數的回憶。我很高興自己不曾留白,活得盡興快意。 劉宏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