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語心願 (國語)
作詞:高雪嵐 / 作曲:金培達
我要控制我自己 不會讓誰看見我哭泣
裝作漠不關心你 不願想不到你 怪自己沒有勇氣
心痛得無法呼吸 找不到你留下多痕跡
眼睜睜的看見你 卻無能為力 任你消失在世界的盡頭
找不到堅強的理由 再也感覺不到你的溫柔
告訴我星空在那頭 那裡是否有盡頭
心痛得無法呼吸 找不到昨天留下多痕跡
眼睜睜的看見你 卻無能為力 任你消失在世界的盡頭
找不到堅強的理由 再也感覺不到你的溫柔
告訴我星空在那頭 那裡是否有盡頭
就向流星許個心願 讓你知道我愛你
可人兒
良朋常常提著我 這麼多好友愛我最多
可笑是這麼可愛 (對快樂無助)
這數年不理深愛著誰 亦未被對方珍惜過
沒有花沒有果但我記得他怎拒絕我
要是可愛 為何無人愛我
夜夜獨自一個 祈求誰來家裡坐坐
抬頭望鏡亦算 不失不過 到底我甚麼出錯
要是可愛 為何無人愛我
夜夜獨自一個 回來和牆壁唱盡愛歌
唱到自信恐怕亦無多 連我自己都不愛我
(連我亦笑問談甚麼)
良朋常常胡亂猜 我這麼可愛 (愛侶滿街)
嘲笑內帶的安慰 勸我(別言敗)
激奮時總會擁我入懷 落力為我開解不快
越要開越了解讓我更加擔心我狀態
是你麼 若有人愛我 是你麼 這地球男孩如此多
情人在哪兒 情人是你麼 情愛是決定遺下我
--------------------------------------------------------------------------------
少女的祈禱
沿途與他車廂中私奔般戀愛 再擠逼都不放開
祈求在路上沒任何的阻礙 令愉快旅程變悲哀
連氣兩次綠燈都過渡了 與他再愛幾公里
當這盞燈轉紅便會別離 憑運氣決定我生死
祈求天地放過一雙戀人 怕發生的永遠別發生
從來未順利遇上好景降臨 如何能重拾信心
祈求天父做十分鐘好人 賜我他的吻 如憐憫罪人
我愛主 同時亦愛一位世人
祈求沿途未變心 請給我護蔭
為了他 不懂禱告都敢禱告 誰願眷顧這種信徒
用兩手遮掩雙眼專心傾訴 寧願答案望不到
唯求與他車廂中可抵達未來 到車毀都不放開
無論路上歷盡任何的傷害 任由我決定愛不愛
祈求天地放過一雙戀人 怕發生的永遠別發生
從來未順利遇上好景降臨 如何能重拾信心
祈求天父做十分鐘好人 賜我他的吻 如憐憫罪人
我愛主 同時亦愛一位愛人
祈求沿途未變心 請給我護蔭
為了他 不懂禱告都敢禱告 誰願眷顧這種信徒
太愛他怎麼想到這麼恐怖 對綠燈去哀求哭訴
然而天父並未體恤好人 到我睜開眼 無明燈指引
我愛主 為何任我身邊愛人 離棄了我下了車 你怎可答允
http://www.ylib.com/author/johnlee/article/talk/talk4.htm
康熙的打小報告策略
文/羅吉甫
人生的痛苦源於「患得患失」,未得到前拚死拚活要得到,好不容易得到了又戰戰兢兢怕失去。
依世俗標準,在古代,得到最多的,要算皇帝了。也因此,皇帝最怕有人和他搶位置,不管在登基前或登位後。皇帝人在宮中坐,又怎麼知道誰有貳心,誰無叛意?皇帝生活圈子封閉,無法接觸民眾,聽不到民意,僚屬會不會隱惡揚善?他需要另一種信得過的消息管道,於是密告成為一種文化。
密告當然不盡然用來對付叛亂份子,皇帝也可藉此蒐集官方有意無意漏掉的情報,以了解民瘼。不過密告一事學問大,密告者被當事人知道了,會有殺身之禍。保護消息來源,便成為重要的功夫。而避免讓告密淪為政爭工具,更有賴領導者的智慧判斷。
清朝的康熙皇帝,這方面就做得不錯。
康熙皇帝喜歡臣子給他報告,包括小報告。他交代寵信的臣子,從官場到民間,有的沒有的,利用秘密管道,經太監轉送皇宮。太監會看到機密報告進而洩漏出去?不會的,康熙皇帝不像一般皇帝,請太監或某位大臣擔任秘書擔任讀信或回信的工作。所有的小報告都裝在盒子裡,上鎖加封,康熙接到報告後,用硃砂紅墨水,親筆批閱,寫上批語(這叫御批,或硃批)。硃批簡明扼要,諸如「知道了」「這所奏的是」「覽」等,再多也不超過一百字。如果密摺保全工作做不徹底,為了「保密防諜」,康熙還會在批語寫上「此摺該封」「摺子應實封呈進」等語。
康熙不但親自回信,防止機密外洩,也要求密奏者必須親筆書寫,不可假手他人。右手痛,換左手寫,歪歪扭扭,也好過找人代筆。由於康熙親筆,且不留底稿,一旦書信內容外流,不消說,就是密奏者的過失,這一來,密奏者更不敢輕忽。
為防萬一,有改動痕跡,有拆開過嫌疑的,康熙一概不予作答。態度之謹慎由此可見一斑。這麼一來,歷史故事裡塗改挑撥的事例,不易發生。
善用打小報告的管道,掌握情報,不被官僚系統綁住,這是興利的部分;層層防護措施不外露,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他人不知,這是防弊的部分。只要小心不要淪為鬥爭的工具,打小報告不盡然是壞事。康熙的作法,對各級組織領導者應該有不少啟示吧!
(《康熙寫真》,陳捷先著,遠流出版)
當孫權遇見魯肅--伯樂VS.千里馬
文/羅吉甫
千里馬等待伯樂,伯樂尋找千里馬,但兩者常常錯過了碰不到,就像眼睛看不到耳朵。
除掉少數心胸狹隘的,組織領導者無不求才若渴。人才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但廣招人才不難,還要識才。庸才當人才,只會換來「撿到籃子裡就是菜」之譏。
怎麼知道誰是人才?說來複雜,最簡單的一個判定方法是:人才推薦的人,通常就是人才。有些人雖然才分很高,但是善妒,他不見得甘於推舉其他人才,但只要肯推薦,英雄識英雄,推薦來的必然不差。
三國時代,諸葛亮、龐統等謀士,都是獲推薦而來。孫權的重要謀士魯肅,也是這麼得來的。
推薦魯肅這位人才給孫權的,是另一位人才周瑜。勸魯肅到孫權麾下「應徵」的,也是周瑜。周瑜在千里馬和伯樂之間,成功的扮演了一次人才供需的仲介角色。
魯肅,字子敬,臨淮郡東城縣人(今安徽),出生時父親就死了。魯肅體格魁梧,好使奇計,學過擊劍、騎射,還招聚一批年輕人,管吃管住,在山裡講武習兵,儼然私人部隊。他家很有錢,想必是祖產吧,但他這個有錢人一點也不吝嗇,在三國亂世中,經常周濟窮人,變賣家產,在所不惜,頗受鄉人喜愛。
周瑜當居巢縣長時,久聞魯肅大名,某日,帶著數百人去拜訪他,順便求助一些兵糧。魯肅家裡有兩倉的米,慷慨的讓給周瑜一倉,毫不吝惜,周瑜非常感動,更加肯定魯肅決非等閒之輩,兩人結為好友。
魯肅聲名遠播,袁術聽說了,也來延攬他,但肅魯發現袁術治理無術,不是個人才,便帶領一百多人,去居巢縣找周瑜。
周瑜當時其實也在袁術底下任職,但周瑜一表人才怎不知袁術不堪扶持?原來袁術想任用周瑜為將軍,周瑜認為袁術不是打天下的料,拒絕了,只要求當個小小的縣長。
周瑜心中另有明主,那就是孫策。孫策和周瑜同年,私交很好,親如兄弟。周瑜窩在居巢縣,時機成熟了後,便渡江去和孫策會合。魯肅於是跟著周瑜過江。
不料,沒多久魯肅的祖母過世,魯肅回老家辦喪事,朋友寫信給他,勸他投靠一位叫鄭寶的人,此人以土地肥沃的巢湖為據點,招兵買馬,已有一萬多人跟隨。魯肅答應了。
但周瑜力勸魯肅,不要投靠鄭寶。他引用漢朝馬援回漢光帝的一句話來勸魯肅:「當今之世,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
這句話的意思,換成現在的話就是:不光是老闆找好員工,員工也要找好老闆。
誰是好老闆?周瑜推薦孫權。
當時,孫策已經過世,孫權剛剛繼承他哥哥孫策的事業,正在廣招賢士,周瑜同時告訴魯肅:「我聽前代賢哲秘論說,未來承受天命,代替劉家(漢朝皇帝姓劉)的,一定在東南方。(顯然,預卜是錯誤的)」因此,到東南發展,投靠孫權是正確的決定。
「這是攀龍附鳳,大展才華的好機會。」周瑜總結說。
瀟灑的周瑜,分析事理一向有條有理,加上周瑜先前已把魯肅的母親接到吳地安居,魯肅沒有後顧之憂,因此聽從了周瑜的話。這一年,魯肅二十九歲。
周瑜在瑜孫權面前,特別推舉魯肅說,魯肅的才能,最符合時代需要,應該重用他。
後來,孫權在接見眾賓客時,特別留意到魯肅。賓客告退後,孫權請魯肅單獨留下來,兩人一番密談,魯肅提出孫權未來發展的對策:「鼎足江東,..剷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之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孫權聽了大為高興。
另一名參謀張昭不太高興,他看魯肅很不順眼,曾警告孫權說,魯肅年輕心粗,不可用。但孫權不但不聽,反而更加重用魯肅。
在赤壁之戰爆發前,聽說曹操大軍東來,孫權召集幕僚,討論和或戰,大家一面倒的認為,曹操太強了,打不過,應該敞開大門迎接曹操。魯肅悶不吭聲,孫權也未下結論。後來,孫權起身換衣服,魯肅追到廊下,孫權知道魯肅一定有話要說,便拉著魯肅的手,問道:「您要對我說什麼?」
四下無人,魯肅這才說出意見 :「剛才眾人的意見,只會壞了將軍您的大事,不能再和他們討論了。怎麼說?我魯肅大可迎降曹操,將軍您卻不行。我投降,他還可能讓我回老鄉,當個地方小官,自由自在,而將軍呢?曹操會把您擺在什麼位置?請早點定奪,不可採用這些人的主張。」
孫權一想也是啊,曹操怎麼可能留用或重用孫權這一方之首?於是孫權聽從魯肅的建議,決定迎戰曹操。魯肅並且勸孫權,把駐守在外的周瑜請回來共商大事。
幸虧魯肅,讓孫權做正確的決斷。事後證明,魯肅的看法是對的。孫權能得到魯肅這種人才,魯肅能找到孫權這種老闆,靠的就是周瑜的穿梭引介。
良臣擇主而仕,良禽擇木而棲,以前人家說:「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現在工商社會,男女都怕入錯行,即使對了行,也怕進錯公司,跟錯老闆。
美國行銷專家賴茲和屈特(AI ries&Jack Trout),著有《定位》《行銷戰爭》,等膾炙人口的行銷著作,他們曾提出一個觀點:沒有人能使自己成功,只有別人能使自己成功。
周瑜用「攀龍附鳳」來勸魯肅投靠孫權,因為他知道,跟錯主子,再好的才華也會被糟蹋。賴茲和屈特說得對,身處於即將下沈的鐵達尼號,再高明的泳技也沒用。
若非孫權,魯肅的意見不見得會被採納,即使張昭中傷,也不能搖撼孫權對魯肅的信任。
用對人才,組織才有未來;跟對主子,個人才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