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文主页 | 动态报道 | 专题特写 | 佛教世界 | 网上学佛 | 英文主页 |
洪祖丰
今年八月二日, 星洲日报《生命树》版刊登了一篇文章,
内容刻意歪曲佛理,严重打击佛毅尊严。
佛青总会长钟汉源在接到一些会员的投诉后, 征求我的意见,
商讨如何处理此事。 我的看法是, 应撰文澄清, 以正视听。
最后决定由佛青总会向有关报章反映立场,
并由我及颜尊严分别撰文纠正有关文章的谬误。
此事最终园满落幕, 令我感到欣慰。 但内心仍存有些疑惑与感触。 全国大大小小百多个佛团的领导人, 究竟高多少人关注此事? 到底有多少人在阅报后向佛总或佛青投诉? 佛门中人, 对关系到本身的事尚且能不屑一顾或一笑置之, 对周遭的事难道还能 "无缘大慈、 同体大悲" 吗?
过了不久, 又出现一篇新闻报导。 这回是直指佛教徒的出家是不孝之举。 作出返项指责是来自台湾的一位道士。 新闻刊登在报章的北马版。 我在中马是看不到的。但有人把剪报寄结我。 佛青总会也电传一份结我, 要我再次挥笔。 但我认为, 做事应高分寸,捍卫佛教权益是每个佛教徒的责任。 此事牵涉到某团体, 就应由佛团作出反应, 而并非由我个人作出反应。 此篇乃新闻报导, 就应以文告反驳。 此篇文章刊登在地方版, 就应由有关地方的佛团出面反应。 因此我建议由佛青槟州或吉打州联委会发表文告澄清。
此事最终结局是佛教界毫无反应, 不了了之。
北马佛教徒众多, 寺庙上百间, 佛团不下一百间。 佛总的总部就设在此地, 出家众估计也有四百人。 如此阵容, 竟能让一件有自辱出家人的辜无声无息的化为乌有, 真叫人佩服佛门中人的定力与禅修功夫, 真的达到了如如不动、 一心不乱的境界吧?
我的用意并非要佛教徒对有辱佛教的事大动肝火、 口诛笔戈, 而是要随机应教, 随时教化。 有效的教是应时应地应机而行的, 不是凭空立论的。 既然有人歪曲佛理、 污辱佛教, 我们就应乘机提出正确的观点, 以正视听。 此时不教, 更待何时?
想当年马佛总发动抗议 "文素臣" 影片的映出时, 义正词严、 声势浩大, 不仅成功争取到禁映, 也教育了广大的佛教与非佛教徒。 当时香港台湾一带的佛团寺庙, 都如如不动地静坐, 唯独佛总先声士卒, 不亢不卑的力争到底, 精神可嘉。
如今这种爱教护教、 随时教化的精神何在?
佛教徒的冷感症, 何时才能康复?
(本文原载《法露缘》第62期,作者洪祖丰是广受尊重的资深佛教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