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在不對的場合,不對的時間 (如上班),不適宜的人前,不要急著強灌給別人,否則別人只會毀謗,增加煩惱...
佛法在不對的場合,不對的時間 (如上班),不適宜的人前,不要急著強灌給別人,否則別人只會毀謗,增加煩惱...
追根究底,身為問題人物的弟弟正因一宗拐誘少女事件惹來 官司, 案子還等著上庭候審,不過為兄的卻幫不上忙。
﹃我該怎辦?﹄他問。
你有試過以實際行動來表 示關心與支持嗎?比如多和律師 接治,討論怎樣應付訴訟,盡量 提供更多有利線索讓你弟弟擺脫 被提上訴的噩運?或者設法減低 罪刑?他訝然。
很多學佛人都忽略了一點, 常自以為是的急著要讓身邊的人 分享學佛帶來的好處,卻無視於 環境及當事人的感受情況,結果 碰了釘子,信念也隨之動搖起來 就好比上面的例子,哥哥雖 一片好意,企圖改善弟兄間關係,只是他並沒看清楚弟弟的水 深火熱,反而向他說甚麼因果報應,做錯了事必須面對懲罰 這番話。試想,如此落井下石,弟弟又怎不更熟惱?
為弟的過錯自然會有它所要承受的惡果及法律捵責任,哥哥要接近他,只 有先和他共同進退,讓他明白哥哥的苦心,再以自身的法來感化 他,令他知道以往所造的惡業而升起悔改心,這才是實際做法。
渡化他人不可以太急進,先修好自己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