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 清淨語業六十四戒

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

「業」,是三界眾生一切行為的總結;身、囗、意三業,即是 透過「身體、語言、意識」所表示的一切行為。

佛家要修要行的,就是要「清淨」「身、囗、意」三業,使「身心」 兩界行為提升到純善境界,便可將「性靈」逐漸昇華到佛菩薩果位。

現在依「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清淨語業」六十四項要 件來說明語業如何清淨?凡修「菩薩道」的朋友,可以此為鑑。

茲分述如左:

一、菩薩無?澀語〔作一位修道的菩薩,不要講粗野而晦澀無意義的話〕;

二、無濁亂語〔菩薩不要說、語意不清、沒有章法的話〕;

三、無壞器聲語〔菩薩不要說「彷彿摔盆子、砸碗」似的那種聲如撕裂的話〕;

四、無衰弱聲語〔菩薩不要說「有氣無力、 彷彿大病初愈」 那種不尊重對方靜聽你 的話〕;

五、無極高聲語〔菩薩不要說「聲音高得像震驚四座」的大聲話〕;

六、無極下聲語〔菩薩不要說「聲音低得像蚊蟲那麼小」對方聽不清的話〕;

七、無猛惡聲語〔菩薩不要說「惡聲惡語」刻薄無狀的話〕;

八、無硬堅語〔菩薩不要說「無法轉環、頑固不敏」的話〕;

九、無?吃語〔菩薩不要說「吞吞吐吐、形同囗結」的話〕;

十、無逼惱語〔菩薩不要說「令人氣惱、無法消受」的話〕;

十一、無離散語〔菩薩不要在雙方會面就說些「令人不歡而散」的話〕;

十二、無燒然語〔菩薩不要說,引起別人「冒火」的話〕;

十三、無迷惑語〔菩薩不要說令人聽來「語意曖昧、無所遵從」的話〕;

十四、無怨恨語〔菩薩不要說「怨天尤人、恨天恨地」的話〕;

十五、無密切語〔菩薩不要與人說「超越身份、超越立場、過份熱情、親密」的話〕;

十六、無染著語〔菩薩不要說些「酒、色、財、氣」令人污染、亂意的話〕;

十七、無呻吟語〔菩薩不要說「無病呻吟、令人感覺可憐兮兮」的話〕;

十八、無童意語〔菩薩不要說「幼稚無知、形同兒語」的話〕;

十九、無震吼語因憤怒而發出 〔菩薩不要說些「的大吼大叫」的話〕;

二十、無知?盛語〔菩薩不要說些「過份熱烈、過份激情」的話〕;

二十一、無振觸語〔菩薩不要說些「觸痛別人、隱私或心事」的話〕;

二十二、無不知時語〔菩薩不要說些「不合時宜、不合身份的話」;

【如在喪事說些忘形的話、喜慶時說些不吉的話】;

二十三、無貪隨卑語〔菩薩不要因為貪心而說些使自己變得很卑賤的話〕;

二十四、無瞋障礙語〔菩薩不要因一時瞋恨心而說些顛顛倒倒、沒有理性的話〕;

二十五、無癡狂語〔菩薩不要因「一時頭腦不清」說些狂妄、語無 倫次的話〕;

二十六 、無驚怖語,〔菩薩不要在某些一情況下說些令人感覺「心駕肉跳 恐怖」 的話〕;

二十七、無慢執語,〔 菩薩不要因自身知識、或修境界而說「輕視別人執以為是」 的話〕;

二十八、無作破壞語〔菩薩不要因為別人的成就、功名而說些破壞、潑冷水的話〕;

二十九、無諂曲語〔菩薩不要說諂媚他人、不顧事實、無是無非的話〕;

三十、無高慢語〔菩薩不要因為自己的成就而說「高高在上,別人不如他」的話〕;

三十一、無離慢卑下語〔菩薩不要因為自己已消除我慢,而說些自卑自憐的話〕;

三十二、無隨愛覆藏語〔菩薩不要因為順隨「愛見」而說些隱藏事實的話〕;

三十三、無非愛奸露語〔菩薩不要因為對方非你所愛的人而說些揭露對方短處、 隱私的話〕;

三十四、無不實說語〔菩薩不要說一些「不實在、無根據」的話〕;

三十五、無缺失語〔菩薩不要常說些造成人我對方缺失的話〕;

三十六、無虛妄語〔菩薩不說妄語、謊話、騙人的話〕;

三十七、無鬥亂語〔菩薩不說引發仇恨、戰爭、憤事的話〕;

三十八、無兩舌語〔菩薩不說挑撥離間的話〕;

三十九、無惡囗語〔菩薩不說狠話、惡毒的話〕;

四十、無綺語〔菩薩不說引人遐思、綺念的話〕;

四十一、無破朋友語〔菩薩不說破壞朋友感情的話〕;

四十二、無極利語〔菩薩不說過分刺痛人的話〕;

四十三、無極柔軟語〔菩薩也不說過分溫柔無骨彷彿娘娘腔的話〕;

四十四、無凡俗語〔菩薩不說一些柴米油監世俗功利的話〕;

四十五、無不藏護語〔菩薩不說「揭露別人所不願被揭露」的話〕;

四十六、無繁多語〔菩薩不要在很多場合,把話說得太多,太不節制 、太使人厭煩的話〕;

四十七、無瞋害語〔菩薩不因忿怒而說出傷害他人的話〕;

四十八、無鬥諍語〔菩薩不說與人「強辯、與人爭論不休」的話〕;

四十九、無賤劣語〔菩薩不說一些自卑自己作賤自己的話〕;

五十、無動亂語〔菩薩不說「製造社曾動亂、人際衝突」的話〕;

五十一、無輕浮語〔菩薩不說輕挑、浮薄失態的話〕;

五十二、無面譏語〔菩薩不在當面說一些譏刺他人的話〕;

五十三、無戲劇語〔菩薩不說彷彿戲劇中人說的幽默、滑稽、村俚的話〕;

五十四、無歌音語〔菩薩不說彷彿唱現代歌曲一樣—音調的話〕;

五十五、無非法語〔菩薩不說一些有違佛的正法、非正法的話「例如魔考、五教一家 等」〕;

五十六、無離間語〔菩薩不說離間別人、造成別人成仇的話〕;

五十七、無自讚語〔菩薩不說「自我渲染、誇大、往臉上貼金的自讚自美」的話〕;

五十八、無毀他語〔菩薩不以惡意說毀謗他人、打擊他入的話〕;

五十九、無侮?語〔菩薩不說侮辱他人、戲弄他人的話〕;

六十、無激動語〔菩薩不因受外緣影響、而說激動不理智的話〕;

六十一、無違佛法僧語:〔菩薩不說有違佛法僧三寶教示的話〕;

六十二、無毀謗賢聖語〔菩薩不說毀謗古聖先賢的話〕;

六十三、無非理作證語〔菩薩不說「非經證實」而說為他人作證的話〕;

六十四、無一切?惡過失等語〔菩薩不說「一切粗率、帶有罪惡、損害自身人格」 等等的話〕;

菩薩應離以上六十四種語,便得「語業清淨」;相反地,菩薩

平時待人接物、宏法傳道,要「說無間斷語」〔前後義理連貫語

〕;「如實語」〔與事實完全相印的話〕;正真語〔沒有一絲

欺誑、真誠的話〕;「誠諦分位語〔合乎真理立場的話〕;「隨

諦轉語」〔由佛理衍生的一切隨緣話〕;〔菩薩〕要隨順一切眾

生的語言、去了解眾生的內心意願,說「使眾生、生歡喜心」的

話,語意要明白、清晰、謙和平易。

這是「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人,平時在人際關係中說話的

一頃綜合標準。相反地菩薩說話,都是上述肯定面的話。

希望每一位發心學佛的朋友,你都 是『菩薩』!

   


回心明主頁


199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