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守戒律」與「不執著」之間

慈悲•智慧與平安之路--聖嚴法師著  

 

  一休和尚喝酒吃肉,濟公和尚也是這樣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出家人。這 兩個故事,讓很多人以為,既然佛法教人無所執著、心中無所掛礙,那 麼,真正悟道的高僧,即便是不拘小節、放浪形骸,也不影響他的修行成 就。

事實上把這兩個人的經歷當作故事來看,的確精采動人,可是作為一 個高僧來看,則不足為訓。要知道佛是大覺悟、大解脫者,可是他嚴守戒 律,並未永逸。在釋迦牟尼佛時,只有六群比丘在證阿羅漢之前,因為狂 放不羈,佛就一條一條的下了戒律來約束他們的行為。 

從印度、中國、西藏到日本,高僧都是守紀律的,像一休、濟公這樣的 和尚是絕無僅有的特例。有智慧並不一定等於行為不檢。我知道現在在台 灣就有些門派,公開喝酒吃肉,男女關係也很隨便,還自認是已經證了三 四果的聖人,像這種行為,我們傳統佛教是無法認可的。

當然了,社會 上一般人很容易被他們吸引,傳統佛教就被認為是綁手綁腳的守舊派。其 實,綁手綁腳的嚴守戒律還是比較安全的。大概在八0年代左右,美國有 許多自認為解脫自在的禪師及上師,亂搞男女關係及同性戀,剛開始還受 若干美國青年歡迎,可是後來這些宗教師都因為耽溺於醇酒美人,或是因 為金錢、同性戀的關係搞不清楚,出現層出不窮的問題,一個一個都被逐 出道場,從此一蹶不振。結果那一陣子,佛教界的元氣大傷。連印度教跟 西藏系統的佛教,都受到波及。 

一休和濟公其實也沒有像那些禪師這樣放蕩。濟公喝酒但絕對沒吃狗 肉,更何況他也不沾女色。社會上很多人執佛法一端,而妄加揣測,就以 為那是佛法的真精神,所以大家要小心辨別。佛教是入世化世而消化社 會,積極參與社會的高級宗教之一,但是世間所有的名利財色我們宗教徒 不能沾染,積極奉獻社會的精神,才是佛教的真面貌。


回心明主頁



1997/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