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發展史

70年代初,國語片式微,港產片抬頭。經過10年的探索,80年代的電影進入一個成熟期。電影人知道如何製作一部好電影,加上一班從外國讀電影的導演回流,如許鞍華、徐克、等,把香港電影注入一些新題材,新元素。除此以外,80年代也出了不少出色演員,當然少不了呼風喚雨的發哥周潤發、從扮演皇帝到扮演釋監犯都同樣出色的梁家輝、從花瓶到影后的張曼玉、年青人模彷對像劉德華、皇家師姐楊紫瓊、歌而優則演的張國榮、梅艷芳等等。總言而之,80年代幕前幕後都人材濟濟,是令電影興旺的重要因素。

90年代的電影人不少也是植根於年代。連番奪得影后的張曼玉,影帝的梁朝偉及初獲影帝的劉德華也是出身於80年代。90年代的主要電影演員如吳鎮宇、劉青雲、黃秋生,也於80年代作了一個好好的磨練。歸根究底,80年代電影興盛主要是因為經濟興盛,而租碟、遊戲機,卡拉OK尚未興盛,VCD和翻版碟還未出現,香港人主要娛樂都是他們能輕易負擔得起的電影,入電影看戲是主流娛樂。那麼電影公司肯出錢投資,嘗試新題材,也造就不少幕前、幕後的電影猛人。

但在90年代後期,因為各方面的娛樂增加,如租碟、遊戲機,卡拉OK已經興盛,電影不再是唯一娛樂。還有翻版碟的出現,減少了人們入場看戲的意欲。金融風暴的出現,令商界對電影的投資減少了,香港的電影受到嚴峻的考驗。幸好電影人的努力自強,成功挽回外界的信心。現在的香港電影,已重拾昔日光輝,不少本地影星,更已打入國際市場。

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