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7/2005
拙中尋-路5:1-11
眾所週知,聖保祿宗徒有他的皈化旅程,但如果我們說..伯多祿宗徒接受召喚前,也走過一段短暫而影響深遠的路程,你會怎樣看?
西滿和他的同伴靠海為生,以捕魚賺取生活需要。他們明白大海是可畏不可欺的,它擁有自己的性格和脾氣,喜歡給的時候,讓你滿載而歸,不過有時也會使使脾氣..讓人整夜勞苦,亳無收獲..就像今天一樣..(5:5)。
當群眾在革乃撒勒湖邊要求耶穌向他們講天主的說話時,西滿和他的同伴正在一傍洗網(準備收工)(5:12)。不難猜測這班漁夫當時的感受多少有些失落。耶穌自動登上西滿的船,請他把船稍為划開,離開陸地;之後就上了他的船坐下向岸上的群眾講道。這份行動使這艘平時捕魚的船一下子變成天主的講壇,划船人西滿的身份也提升不少。可能漁夫當時還未覺察到自己瞬間冒升的光榮,不過耶穌登上船這個行動,還有他在船上的講話的而且確轉化了西滿的心,起碼他沒有在耶穌面前封閉自己的心,容許這位登上自己船上的客人成為自己的主人,聽從他的命令:「划到深處去,撒你們的網捕魚吧!」(5:4)
試問以西滿和幾個熟手漁夫的經驗,如果仍然有希望可以捕魚的話,會洗網嗎?而且生活在這個河道有限地方的人彼此認識,耶穌肯定不是在河道幹活的人-所以他應該是個外行,為甚麼要聽他的話?相信關鍵在於這個章節:「耶穌向群眾講授有關天主的說話」(5:3b-4a)。西滿聆聽這番話後,相信了說話和說話的人,所以服從耶穌的命令「照樣辦了,網了許多魚,網險些破裂弓。還得勞動別隻船上的同伴來協助他們,一共裝滿了兩隻船,以致船也幾乎下沉。」(5:5-7)
眼前的豐收令經驗老到的漁夫西滿和他的同伴生起對耶穌一份非常畏(5:8-9),西滿即時跪伏在耶穌前說:「主,請你離開,我因為我是個罪人。」(5:8)猶太人不輕易向人行跪禮,他們跪拜的只會是雅威天主,伯多祿是否在眼前的豐收中,見到賜豐收和得勝海洋的上主!」(依6:5)天主是絕對神聖的,普通人=罪人是絕對不堪配與祂接近。
不過西滿對自己的認知-罪人,反而吸引來耶穌的安慰和肯定:「不要害怕!從今以後,你要做捕人的漁夫!」(5:10)就這樣,西滿和他的伴都結束了自己在世的業務,參予耶穌的工作,結束對自然有限的敬畏,轉而投靠對自然之主的追隨;藉著耶穌,伸延革乃撒勒湖的工作,但他掌舵的不再是自己的小漁船,而是隨著時間增長的巨輪。在這首巨輪中,他明白掌舵的是自己,但主宰這份工作的是耶穌生活的話。因為單憑他和同伴,他們仍然只會在黑暗中摸索,整夜勞苦,亳無所獲;唯有追隨耶穌的說話,他們才會得著光明,捕獲(救得)滿載的人靈。
8.2.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