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 9/2/2005
拙中尋-路6:1-5
守安息日是猶太教一個優良傳統,始於天主與以民在曠野的生活和記錄在十誡:「恭敬上主你的天主當守的安息日;你自己、連你的兒女、你的僕婢、你的牲口,以及在你中間居住的外方人,都不可作任何工作。」(出20:10)它不是一個民間習俗,不是潔淨禮規,具有絕對權威。所以當耶穌的門徒在安息日經過麥田掐麥穗,用手搓著吃時,法利塞人找著機會跟這位老師說:「為什麼你們做安息日不准做的呢?」
耶穌回應他們:「你們沒有讀過:達味和同他在一起的人,在飢餓時所做的嗎?他怎樣進了天主的殿,拿起供餅來吃了,又給了同他在一起的人吃。這供餅原不准他人吃,而只准司祭吃。」我們這班在當代人眼裡的外邦人會即時打開聖經撒慕爾上記21章1-10節,邂逅那位仁慈的司祭阿希默肋客,怎樣將換下來的供餅交給飢餓的達味和他的童僕吃;這份臨在顯障天主的慈悲。事實上耶穌的門徒都是猶太人,他們也守安息日的規誡,只是他們一定是非常飢餓才會掐麥穗,搓著吃;而沒有先將它們磨好煮熟吃。」
耶穌進一步提醒法利塞人:「人子是安息日的主。」安息日不工作的精神在於陪伴上主,領受教訓,為救恩做好準備;這班門徒已經造妥了。只是,猶太人有這個勇氣接受眼前的耶穌嗎?他們有勇氣放下自己的尊嚴接受不停指責的人嗎?
200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