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善

 

  1. 不杀生
  2. 不偷盗
  3. 不邪淫
  4. 不妄语
  5. 不两舌
  6. 不惑口
  7. 不绮语
  8. 不贪欲
  9. 不瞋恚
  10. 不邪见

 

前三种是属于身体的好行为,叫《身三善业》:不杀生,不偷盗和不邪淫的内容,与五戒一样。

中四种是属于口头好的行为,叫《口四善》业。

不妄语 - 说诚实的话,不说慌骗人。
不两舌 - 不搬弄是非,破坏别人的友好。
不恶口 - 不说粗话骂人,不说刻薄话讽刺人。
不绮语 - 不说好听而不实在的闲话,引诱别人生起不良的思想。

这些身体与口头的外表行为,是由内心发动的;所以要彻底行善,必须进一步了解良善行为在内心的根源。十善的后三种;就是要阐明我们心意中良善行为的各别动机,叫《意三善业》。

一般人的心理,总是欲望无穷,希望一切尽归于我,这是《贪欲》;能够控制住这种不良的心理的生起,就叫《不贪欲》。对别人的行为,觉得不如我意,不肯予以原谅,而要恨他怨他,这是《瞋恚》;能够把它折伏了,而改以仁慈宽恕对待人,就叫《不瞋恚》。还有一种错误的思想,自以为是,应该信的不要信,不该信的反而要信,这是《邪见》;如果能辩是非,明白因果,通达是理,思想就不会错误了,就叫《不邪见》。

我们如能常用这些善的心理,來发动身体与口头的良好行为;再由良好的行为,來充实善的心理;这样,从内心与外表完全一致,即是人格的最高完成,达到我们学佛的真正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