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0年代,你家裡有一台九針印表機已是奢侈品,若是能印出16×15的中文
字,更會把親朋好友唬得團團轉。之後,所有的信件、作業,全都依賴這台印得又
吵又慢的印表機,但是印出來的字要是放大一看,邊緣彎彎曲曲,像鋸齒一樣。
隨著Mac的上市,便有人研發「無鋸齒」字型,首先登場的是Post
Script字
型,但是Post
Script無法在螢幕上顯示,只能用在印表機上,由於各種桌上排版軟
體出籠,且Post
Script不符合排版系統的WYSIWYG(所看即所得)原則,因此無法
出頭,取而代之的就是TrueTyoe了。
今天,你可能已經把TrueType字型用得不亦樂乎,尤其自從Windows3.1中文版
將中文TrueType當作系統字型之後,國內廠商紛紛研發出TrueType的中文字型,在
眾多的TrueType字型當中,到底他們有何差異,各廠牌的「組字方法」又有何不同
呢?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瞭解:字型的顯示速度與字型的組字方法有著
密不可分的關係;而字型檔所佔的磁碟容量大小,也因組字方法的不同,有顯著的
差異。因此以下就介紹幾種TrueType的組字方法。
一、筆劃組字及部首組字
這種組字方法主要是利用中國字的筆劃觀念,將字的每一筆劃,如橫、豎、
勾、捺等,以函數的方式描述出來,再利用這些筆劃組出一個中國字,因此整個字
型檔只需放這些筆劃的函數值,以及每個字所需要的函數,及可以比下述的外框字
節省空間。市面上利用筆劃或部首組字法的有華康秀真字型、倚天屠龍字庫等。
(Windows3.1中文版的「細明體」其實是華康秀真字型中的一套字,也算是筆劃組
字法的字型。)
二、全外框組字
利用這種方式所組成的字,是直接利用函數的方式來描繪出整個字的外形,非
常地精確、美觀。市面上利用全外框組字的字型,常見的有向量全真字庫、中國龍
字庫、精銳中文字庫、研澤字庫等等,不勝枚舉。
大體說來,TrueType是相當進步的一種字型,它利用貝茲曲線(Besier curve)函數來描述字的外形或筆劃,使字的輪廓更為優美,不會有點陣字的難看鋸 齒,也沒有向量字的生硬轉折,當然字型會十分漂亮。但是不要以為TrueType是十 全十美的,就筆劃及部首組字來說,這種字的缺點在於字型的產生必須重新組字, 所以速度較慢,而且與軟體的相容度很不理想,這點可以在「大標題Banner」軟體 中明顯得證。
右圖可看出筆劃組字和外框 組字的差異,筆劃組字法使得筆 劃之間相互重疊。而全外框組字 法因為把每一個字的外框忠實地 存起來,所以不論字的美觀、相 容性、速度都是最佳的,但字型 檔往往高達7、8MB(筆劃組字 僅1.5MB左右),這令一些比較 「貧窮」和捨不得升級的老玩家 | ![]() |
們打退堂鼓。不過由於近年來高容量硬碟價格滑落,廠商也推出光碟版的全套字庫 ,所以全外框TrueType字型的使用者也日益增多。 |
TrueType字型之所以美觀,除了拜貝茲曲線之賜外,「內建微調」也是功臣之
一。這種功能其實是內建於字型檔中的,是一種可以使比例字型在列印或顯示更美
觀的技術,可修改筆劃的方向與粗細,避免縮小時筆劃糊成一團而難以辨識。貝茲
曲線使TrueType在放大時忠於原味;內建微調使TrueType在縮小時顯得格外清晰,
兩者使得TrueType成為美觀且受歡迎的字型,實功不可沒。
國內的中文TrueType字形發展至今,已有一段時日,字型的樣式變化實在是多
不勝數,如何使你的文件美觀,除了硬體設備之外,字型的使用也是關鍵之一。若
是從頭到尾毫無變化,將令人感覺死板冷清;又若字型用得太花,則有喧賓奪主之
嫌(到底是要看內容還是要看印刷)!因此,如何將TrueType的真正功能發揮得淋
漓盡致,就看個人功夫了。
本文原刊載於<新竹中學 科學月報>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