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科

近代中國著名作曲家暨音樂教育工作者黃友棣教授曾說過:『音樂教育為整個人的教育------音樂的節奏使人靈敏與活潑,唱歌使人在唱與講的聲音赤穛{內在的智慧,聽曲使人培養心靈耳朵,音樂活動改善人的儀容與姿態,而音樂最終的目標乃是陶冶出優秀的品格。』

全面的音樂教育不單可以讓同學獲得固有的音樂技能,更能扶助同學在成長的歷程中,邁向充滿美善的人生。 本校的音樂科除了在課堂教授種種有關中學課程規定的知識,於課餘亦成立了音樂學會,提供了不少有關音樂的活動給同學參與。以下是各項課外活動的簡介:

一、 女聲合唱團:

成立於一九八九年,約有六十名團員,主要來自中一至中三的同學,每星期排練一至兩次,所選唱的曲目包括讚美詩,藝`術歌曲及各國民歌等。合唱團成立初期,每年均出席校際音樂節比賽或校外公開賽,於校際音樂節比賽中連獲三年亞軍;合唱團每年亦派出歌唱優異的同學出席校際音樂節各項獨唱比賽,屢奪冠,亞,季軍。後因學校考試時間編制的改動,合唱團主要參與校內表演,如在畢業禮中獻唱,及與話劇學會合作,於聖誕聯歡會中演出音樂劇等;於校外亦曾出席青苗中西藝術團所舉辦的聯校音樂會於香港文化中心演出。直至二零零一年,合唱團再度參與校際音樂節比賽,並奪得季軍。

二、男聲合唱團:

成立於一九九二年,團員主要來自中二至中四的同學,約有四十名團員,每星期排練一次,所選唱的曲目包括聖詩,黑人靈歌及中西民歌等。曾參加天主教教區傳教節千人大合唱,獻唱於沙田馬場,在畢業禮中獻唱,及與話劇學會合作,於聖誕聯歡會中演出音樂劇等。

三、男女混聲合唱團:

正式成立於一九九四年,約有七十至八十名團員,包括中一至中七的同學,每星期排練一次,所選唱的曲目包括聖樂及中西民歌等,曾於聖誕聯歡會中演出,並曾與本校的管弦樂隊合作,為十五週年校慶演出。

四、樂器班:

成立於一九八九年,由最初的小提琴班發展至數年後已設有十多個中西樂器班,包括西樂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長笛、單簧管、薩克以及中樂的二胡、笛子、古箏、琵琶、揚琴等等。各項樂器訓練班均聘請資深`導師教授。開設樂器班的宗旨是為同學提供廣闊的學習層面,發掘同學在音樂方面的潛能,讓同學有機會發展自已的興趣。

五、 中樂組:

於一九九六年四月成立,隨即於五月校內的畢業禮演出,並出席校外的聯校音樂會,演出於荃灣大堂。亦參與十五週年校慶的慶典。中樂組的成立,使各項中樂器班的同學有機會參與合奏的訓練和演出,對同學來說是既珍貴又難得的經驗。中樂器班及中樂組現雖因音樂學會全力專注於推行由優質教育基金贊助的『初中學生管弦樂器訓練計劃』而暫停開辦,但盼望來年可重辦。

六、 管弦樂隊

成立於一九九三年,大致有二十多人,由資深的導師領導。合奏的樂器包括有整個弦樂家族、長笛、單簧管、薩克管及敲擊樂器等。每年均出席校內的畢業禮及青苗中西藝術表演團所舉辦的聯校音樂會,亦曾多次應邀於其他聯校綜合表演及慈善籌款音樂會演出。管絃樂隊的成立,給與樂器班同學一份特別的鼓勵,讓表現優異的樂器班同學,能有機會參與管弦樂隊的訓練,既可增加其自信心,亦可提高其對演奏樂器的興趣,並把他們的合奏技巧發揮至更高境界。
可惜近年因為社會經濟出現低迷現象,不少同學因家庭經濟困難而未能繳交學費及支付購買樂器的費用,因而使樂隊一度停辦。二零零零年開始,本校獲優質教育基金資助,推行『初中學生管弦樂器訓練計劃』,使本校管弦樂隊可以延續,並得以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