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
破除不去轉變之籍口。
經歷轉變。
凌晨二時,你仍在床上輾轉反側,日間的工作、明天的工作、人際間之關係…全在腦海中打轉。你整日工作,夜不能眠,這就是你多年追求的夢想?突然,你發現自己在禱告,但卻更像在夢想:「神啊!我的生命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無意識地因循著-上班、吃飯、睡覺,我真想有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
「我想多讀聖經,但我的工作叫我沒有精神、時間…」
「我都想變好,但我的讀書成績那麼差,朋友又…」
一.可能改變嗎?
如果人不能改變,或只能作出些微的改變,那麼提醒別人,提出建議便是毫無意義的事情!若人只是過往經歷或社會環境之產品,或性格早在五歲前己定型下來,那麼要求成年人轉變,便只是一些夢話而己。
「你不能改變人性、人的本質…」真的嗎?神給予你聰明和智慧,使你能學習不同的事物。學習,在本質上來說,是一個改變的過程。我們作為天父的兒女,早已經歷「改變」這個事實。
記得你說過:「若我是xxx便好了」嗎?
清早擦牙時,抬頭看看鏡中的你,竟然不是你,而是xxx,他變成你了,他跟著就要吃你的早餐,穿上你的衣服上班,和你的同事工作,與你的朋友交談,與你的家人共處。他會用甚麼態度工作?會怎樣和同事共處?會怎樣和家人傾談?他會在你生活中作出甚麼的改變?會顯出甚麼分別?
你認為你生命中要作出甚麼的改變?
態度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言語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為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甚麼攔阻著你,使你不能作出這些改變?(你怎樣使自己不變成自己渴望的一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實上,是你,不是週圍的環境阻止你去轉變!去說「改變是不可能的」,不過是在製造在虛假的幻像,以為生命全由不可改變的命運所操縱。他們口中常唸的,是類似以下的一首小詩:
在我出生時-
- 我無權選擇是否出生、性別、頭髮的顏色
- 生於何家、那一種族、那一社區。
在我五歲前-
- 我無權選擇吃甚麼、穿甚麼、看甚麼,
- 沒有人會聽我的申訴 我只有聽從的份兒
但我的性格,早在這時己成了形。
在我青少年階段時-
- 因我得不到足夠的愛顧、支持和信任只有踏上罪犯之途。
- 因我得不到好的教育、老師、同學只有機會從事低下之工作。
一切已成了定局:
- 我的品性不能再改,
- 我根本沒有機會再來一次!
一切都是在
生肖/星座/風水/遺傳因子/環境中
早己定案
我根本沒有另一選擇,
不過是命運/社會的犧牲品而已!
「不可能改變嗎?」「不可能!」
錯誤的問題與錯誤的答案!問題不是「可能改變嗎?」而是「願否改變」!
只要他願去承擔責任(基督徒稱之為「認罪」),選擇在生命中去改變方向(悔改),倚靠神之力量和接納神的愛(決志信主),每一個人都可能改變。
我在昨天用尖酸的言語傷害了弟兄,我要對此負責(認罪),並承擔責任--在以後用柔和的言語來對待別人(悔改)。承擔責任並不是說了就算,而是承擔自己在日後轉變的責任。
悔改並不是為過去的過錯而懲罰自己,不是為過去的失敗而憎恨自我,也不是為自己的過犯而致情緒低落。悔改是知道自己應負起那些責任:過去的,我不能改變;我只能在現在、在將來改變自己和四週的事物。(responsibility
= ability to response)。所以不要浪費時間在自我懲罰、自我憎恨中,悔改是完成我過往應做而不曾完成之責任,並選擇過一個新的生活模式,以免舊有的方式不斷重現。
悔改的深度決定了我們去愛、去寬恕的能力,亦同樣影響我們去接受別人的愛及寬恕的能力。只有一個成熟的人才能說:「我做錯了,我要為此承擔後果及責任。我現在要停止那種行為,並以新的方式來過活。」
悔改與我們願意誠實地去看待自己有直接的關係。要真誠面對伴侶間之關係需要很大的勇氣,誠實地看清事實的真相是負責任行動之基石。但通常我們因為錯誤的理由而不敢去看清楚一點。
一般人認為:「因誤會而結合,因了解而分手!若我們要弄清事實,看清彼此間的關係,一切都會崩潰!」事實上我們真正需要懼怕的,不是關係之破損,而是彼此間的關係至終都不曾改變!除非我們坦誠面對現實,否則我們只會一次又一次的重犯過去的錯誤,生命及彼此間的關係停滯不前。
悔改是個過程,是從那冰冷、封閉的生活狀態中經歷解凍以至溫暖的生活方式。悔改是個盼望,能選擇活在現在和明天。悔改是個行動,不是思想意念,主動地去承擔責任。當耶穌來到世間,他的第一番話是:「天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可一15)。另一個聖經學者則這樣翻譯:「重要的時刻已來臨了--神國已臨到世間。你要改變心思意念,信從那好消息!」
那醉酒漢躺在橫巷之中,宿酒未醒,忽然覺得有人扶起了他,於是張開了眼睛,矇矓中只見一群人圍著他。
「師傅,這酒鬼變成了這樣,是誰的錯?他自己?他的惡妻、或是他的父母?」
「忘卻那『責任誰屬』的遊戲!應問:他能怎樣?他將來如何?」
那個人伸出手來,捉住醉漢的頭,直望進他的眼內:「來,你自由了,不必再醉酒!這個十圓給你,去公廁洗面,沐浴更衣,然後回家開始新生活吧!」
兩小時後,那醉漢精神奕奕地下車回到自己原本居住的地區。
「喂!他不是醉鬼德?」
「不可能!他現在應仍躺在不知那裡的橫巷內,爛醉如泥!」
「…但那實在很像他!」
「不錯,是我」
「發生了甚麼事?」
「我也不大清楚,只是有個人對我說:你自由了,回家去吧!所以我便回來了,看!我不再醉酒了!」
在他們對話時,鄰居、家人、社工、感化官都來了!
「發生了甚麼事?」
「今早我在橫巷中,宿酒未醒時,一個人和他的朋友前來,他當我是個人,和我傾談,說我不必再醉酒了,可以開始新生活了!」
「你是假裝的,編這個故事來騙神弄鬼!」
「說謊話!有誰會把你當個人看待?」
「不可能!酒鬼永遠是酒鬼,不可能變的!」
「我不知道可不可能,」酒鬼德回答說:「但我只知現在我不再醉酒了!」
「人根本是不能改變的!你亦一樣,早晚會回到你的醉鄉中,你既為酒鬼,一生便是如此!回去,回去你的橫巷中,繼續你的春秋大夢吧!」
酒鬼德無奈跳上巴士,回到街頭。他又再次遇上那人。
「他們告訴我:我根本不能亦不會改變!我想他們說得對,我根本就是一個沒有希望的可憐蟲!」
「你真的那麼想?」
「我真的不知道,但今天我真的自覺不同,像神已觸摸了我,我開始重拾自己的尊嚴,我能有新的開始。」
「這才是真的,你能自由地不為過去所困擾,開始新的生活。你是否知道神與你一起!」
「我想是的,但為甚麼我的家人,鄰舍都不這樣想?為甚麼他們看不到?」
「那些只願看自己所看的,實在是瞎了眼!」
(參 約翰福音 九1-41)
1.當你以為自己不能改變時,記得
Reinhold Niebuhr的 禱告:
神啊!叫我有容量去接納那些不能改變的東西,
叫我有勇氣 去改變那些我能改變的東西,
並使我有智慧去分辨甚麼是我該去接納,
甚麼是我該去改轉。
試在以下面列出你能改變或不能改變的東西:
不能改變 能改變
我的年齡 我的活力
我的家庭 家庭成員間的關係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向神及伴侶說出以下的說話:
- 我不否定自己的過去,它們是我的一部份,但過去不再困擾我,我己蒙寬恕,我自由了!
- 我要負起責任(同時,我要別人供應資料,我需伴侶給我體諒和愛顧,我要認識耶穌的行事方式)但我為自己的所有行徑負責,願意承擔責任。
- 我承認基督是我的救主,我選擇讓基督成形在我裡面。(腓二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