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SOUND SRC="leoku.mid" LOOP=INFINITE>
《 往 生 禁 忌 》
所謂「壽終正寢」,傳統觀念忌諱死在偏房寢室,而要死於正廳、正寢內。因為一般人認為正廳、正寢是
一家最神聖的地方。甚至有說法,假如在搬鋪之前不幸死在偏房寢室裡,死者的靈魂就會留在偏房寢室的
床上,同時也不能馬上獲得轉世。有些地方在這種情況下,往往都會把原來的床 (包括鋪蓋) 燒掉,並請僧
侶唸經幫助靈魂升天。

搬鋪時,如果即將往生的人還有長輩在世,則不能搬進正廳,只能搬到其他偏房去。但是對家庭有特殊功
勞的長子和叔父伯父等人,雖然仍有長輩在世,也照樣可以搬鋪到正廳中去。未成年的子女死亡只能在偏
廳的地上鋪些稻草。台灣搬鋪的習俗還必須把室內的神像、香爐等遮蓋起來,以免沖犯。

往生的時刻也是有所忌諱的,中原一帶忌諱死在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七日,俗稱死於「大年下」;忌諱死在
臘月裡;忌諱死在「五黃六月」。據說是做了缺德事才在這段期間往生的人。其實真正的原因為年下、臘
月是農閒的日子,而五黃六月是繁忙的日子,這期間死亡,會給親友們更添一層困擾,使活著的人們不能
正常地盡情歡樂和勞作。

此外,台灣民間又忌諱在晚餐後斷氣,而認為在清晨早餐前斷氣最佳,表示有替子孫留下了三頓飯,俗稱
「留三頓」。若是在早餐後斷氣,則表示後代人將有斷炊的厄運發生,最忌諱的情形就是在晚餐後斷氣,
表示死者將一日三餐全都帶走,預示後子孫將要淪為乞丐。

民間有種說法,「明九」、「暗九」都是死亡的關口。所謂「明九」即九歲、十九歲、二十九歲等;所謂
「暗九」即十八歲、二十七歲、三十六歲等等。逢到這些年歲時,都會有死亡的危險,就是不死,也容易
生病。而「暗九」較「明九」更容易生病、死亡。

二十三歲俗稱「羅成關」,因為羅成是二十三歲死的。傳說二十三歲這一年要有大蛇來比身高,如果人沒
有蛇長,人就要死去,所以,民間就把一根竹竿擱在床上,用竹竿作代表人的身高,蛇比不過就不要緊了


民間還有三十六歲是人的本壽的說法。據說,一個人只要活到三十六歲以上,來世的壽數就能增長。否則
,來世的壽數會更少。所以民間忌諱在三十六歲以下「早夭」。

人活到五十五歲死亡,就是比較正常的了。俗諺云:「五十五,自己要入土。」過了六十歲死亡就是高壽
了。俗諺云:「人活到七十古來稀。」六十六歲,是老年人的一個「坎兒」。俗諺云:「年紀六十六,閻
王要吃肉。」

「七十三」、「八十四」也是老人的關口。俗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叫你商量事」,「七十三、八十
四,閻王不請自己去」。據說是因孔子七十三歲死,孟子八十四歲亡而成為壽數之大忌的。

民間有善終惡死的觀念,認為善人得善報,可得善終;惡人得惡報,必得惡死。一般死在異鄉、非正常壽
終而死、孕婦分娩而死、死時屍首不全、被殺害、被淹死、被燒死、被軋死等等都被視為惡死,是非常忌
諱的。甚至有種說法,不但死者死的痛苦,到陰閶還要受罪,並且會危及後人,使子孫不得安寧。
Back to Paranormal *^-^* H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