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通一詞,乃出自佛家語,即為通力也,作用自在無礙之謂也。神通有三種之別:一、報得通,為依果報 而自然感得之神通,如三界諸天皆有五通。二、修得通,即如一般三乘聖者修成定慧之學及一般修禪性、 靈慧之神通是也。三、變化通,變化辨識示現種種之神通力。
故,一般修道子每有人提及修道,則往往聯想到神通,似乎兩者乃為一體兩面,很自然的事情。但是在如 今名門正教之中,佛家講因果,重修持,而神通之說不予排斥。儒家因有子不語怪力亂神之主張,且儒家 學說在民間廣佈流傳,根深蒂固,而採排拒態勢,道家重顯化。以神通救世,故道家修程上有神通印證。 再諸如回、耶兩大教派,其祈禱等以祈求降賜恩庥等,顧名思義,亦為企盼冥冥中那股主宰力量降臨,雖 未歸屬於神通之論,但其認定異能潛力則亦未明白否定神通之說也。
時至今日,台疆一地最為普傳之道場,一貫道及鸞堂;在一貫道之道子,以修道為靈性永恆之超脫,以性 理修持為自我期許的目標,故對神通之說,較有排斥,此源於以儒家學說為基礎理念,故予視之為旁門左 道。而鸞門則因諸天仙佛均能降鸞闡教,故神通顯化之論,時有所見聞也。但兩脈均源以儒家學說,何以 對事理有不同分判,此乃因一貫道以性靈修持為主,而鸞門以入世濟度為主,因此鸞門以神設教,作壽世 牖民之普化所致。不過,據佛道經典之記載,以人體及靈性的修持,在現代科學邏輯而言,在修持至某種 境界可自人身產生潛力;此基本論據,在於人體之潛能及靈力所凝聚的意念,力量可產生是無可疑義也。
神通在修道子恆持精修中可得,並可在佛家六通中可印證,六通即為: 一、神境智證通,即俗謂之神足通,此通力可使人游涉往來非常自在也。 二、天眼智證通,即俗謂之天眼通,此通力即得色界天眼根,能透視無礙也。 三、天耳智證通,即俗謂之天耳通,此通力即得色界天耳根,聽聞無礙也。 四、他心智證通,即俗謂之他心通,此通可得知他人之心念而無隔礙也。 五、宿住隨念智證通,即為宿命通,此通可得知自身及六道眾生宿世行業罪障而無障礙也。
此五通在佛家至一般在家修眾之凡夫俗子亦可得之。
六漏盡智證通,即俗謂之漏盡通,此通乃斷盡一切煩惱得自在無礙也。只有聖者始有得,此在俱舍論有明 載。由此可知,神通中前五大神通,有心人可求修而得;但是,卻並非得神通即為證道。相反的,得證神 通易墜魔障之中,古來佛道兩門,多有事例可證,因此儒家以神通力易流於妖言惑眾,而極力排斥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