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GT-R的駕駛感覺

R33 GT-R
 
R32跳到R33,感覺很明顯是舒適了進步了,車亦大架了重
磅了.
R-33 GT-R所有車身線條圓渾了很多,跟R32形態截然不
同,唯一相似之處就是前後拋沙板格式.講樣惡,
R33 GT-R
幾惡相,但惡得比
R32斯文.R33 GT-R最煞食是隻尾翼,在未有
三菱
Evolutiobn之前,GT-R的定風翼都算十分巨型,兼且掀起
了整個老翻
GT-R翼熱潮.
 
R33 GT-R各項控制所需操作力度跟R32相似,加速動力感覺
似乎比
R32強一點,起跑雖然同樣不是十分凌厲,但4000rpm
後直到
8000rpm紅線之間力量傳送快得交關,機器的整體運轉
暢順性明顯較優良.
R32R33的波檔比率都比較長氣,升高一
檔的轉數跌幅不算輕微.
  彎路操控方面,
R33極限性能其實比R32高一皮,特別是沒有
R32的主要推頭傾向,入彎從容度其高,高速拐入彎隨之而
來的是像尾輪車的側滑,輕輕踩住油出彎就平衡美妙絕倫.只
不過,
R33因為車身比R32沉重了很多,所以車子左右走動時感
覺遲鈍了,沒有了
R32的敏銳.尤其是車身長了和闊了,拐窄彎
少不免要看清楚對面線 有冇車才放心"定"入去,一陣唔夠位
撞到對頭車就大鑊!
 
R33 GT-R標準搭載了相當電子化的設施,包括電子驅動力分
佈,電子後輪轉向
(Super Hicas)系統等等,令到整個駕駛操控
感覺脫離
R32的原始直接氣氛.即使R33的轉向鈦感同樣豐富傳
真,但問題是整個動力傳送過程好像是先由電腦分析計算過後
才輸送出來,欠缺了
R32的真實感.不過,R33無疑是比R32進步
了,而且乘坐也舒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