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国梁:太阳大气折射对掠日光线的弯曲不可忽略(posted
on http://hongbin.xilubbs.com)
利用日全食的机会所测量的遥远星光在通过太阳附近时的偏折角(平均值为1.89″)一向被认为是对广义相对论的最有权威性的证明之一。当有人提出“太阳大气的折射作用”时,另外则有人认为“完全可以忽略”。可是果真如此吗?下面我们参照地球地平线光的偏折角来计算一下掠日光线的偏角。
前不久,我曾导出一个公式。我认为地平线光的大气折射偏角为
Δα=(n。—1)SQRT(πr。μg / 2 RT )
将 n。= 1.000293 r。= 6380000 m μ= 0.0289 kg / mol g = 9.8 m /ss R = 8.314 J
/ mol K T=273 K 代入得
Δα=0.01036 rad = 35.6′
这与实际情况是相符的。也证明了公式的正确性。
式中 (n。—1)与地面大气的密度ρ。成正比. 设 n。—1 = kρ。
则 k = (n。—1)/ρ。=(1.000293—1)/1.29 = 0.000227 ( m^3 / kg )
而对于太阳大气来说,ρ。'的数量级为 0.0001 kg / m^3
r。'= 700 000 000 m μ'= 0.0025 kg / mol g'=274 m / ss
T'= 6000 K 则掠日光线的总偏角为
Δα'=2 kρ。'SQRT(πr。'μ'g'/ 2 RT')
= 0.000 00558 rad = 1.15″
即 Δα'的数量级为1″。这与1.89″的测量结果比起来能忽略吗?所以我坚定地认为:掠日光线的偏角绝不是由“空间弯曲”造成的;恰恰相反,造成这一结果的真正原因正是“太阳大气的折射”!
再补充几句(兼回复 jqsphy)
注作者:马国梁(xxx.xxx.xxx.xxx) 06.30 18:00
主帖: 太阳大气折射对掠日光线的弯曲不可忽略(兼回复
jqsphy的观点) 作者: [马国梁]
1、太阳大气的成分应为:氢质量占75%,氦占25%.摩尔质量为0.00123,比原值稍小点,但这不影响问题的性质.2、掠日光线紧擦光球的边缘,故温度取6000K是可以的。且由于日面大气的剧烈运动,所以在微小的高度范围内,大气密度和温度的变化很小,其影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