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里斯的主要產物
農業是貝里斯的經濟動脈,農產品約佔貝里斯國家總外匯收入的百分之七十,雇用全國勞動力的百分之三十,全國約百分之三十八之八十萬九千零五十公頃的土地,深具農業開發價值,現今僅有十二萬一千四百公頃用於農業耕作上,其開發比例還不到四分之一。
貝國政府為鼓勵民眾開發土地與運用土地生產,相對對於閒置未利用於農業開發之耕地,課以相當中的賦稅。農業的開發是貝國政府開發計畫的主要目標之一,政府之天然資源部在卡優(Cayo)地區的中央農場涉有農業研究中心,專門從事農作物的試種,、家禽養殖和牧草改良等實驗性的研究工作。政府提供人民機械和獸醫方面的服務,並以機械耕作,來提高土地的開發。
政府經營的市場局,以保證價格收購農產品,給予加工、儲藏,然後再銷售國內或國外,市場局同時也為農民的盈餘,提供了依條管道。台灣的農業基礎相當穩紮,但每年的風災總是帶給台灣人民農產品的極大損失,而台灣政府的農業政策,因政治與國際因素的影響,一直搖擺不定。貝里斯沒有颱風或地震等天然災害,土地肥沃,雨水充沛,氣溫保持恆溫,若能以台灣的農經基礎,前進貝里斯開墾農漁牧,一定可獲得相當的利益,同時提高貝里斯的農產產量。
貝里斯主要的農產品有甘蔗、香蕉、柑橘、葡萄、可可、椰子、稻米、玉米、豆類、木薯、參茨、山芋、馬鈴薯、蔬菜、木瓜、檸檬、芒果、葡萄柚等等,幾乎台灣能種的,貝里斯都能種。
貝里斯柑橘種植業是貝國的第二項主要創造外匯的行業,柑橘主要集中在史坦史瑞克(Stann Creek)地區,柑橘的甜度十足,來自柑橘種植農協會的大批柑橘子和葡萄柚,由兩家製造廠加工成濃縮汁、罐頭或果醬,供應外銷。
貝里斯的漁民從未在珊瑚礁以外的深水區進行過商業性的捕魚,因為船隻、捕魚設備、捕魚技術不足,尚無發充分經營此業,但漁業的開發潛力無窮,由於東濱加勒比海,海洋資源豐富,加上淡水魚產和養殖魚產,不但可自給自足,而且尚可外銷。主要的魚產有龍蝦、 魚、 貝類、 小蝦和海龜等。龍蝦是貝里斯的名產,產量豐富,每年銷往美國一地的龍蝦,高達756,000磅左右,其價值約在貝幣一千伍佰萬元以上。法律保障刺狀龍蝦,以免被過份捕撈,每年3月至7月是禁止捕捉期。在此期間的觀光客,無法享用炒蝦肉、清蒸龍蝦、拌沙拉、醉龍蝦等美食。
貝國海岸線長,地理環境條件佳,適合經營養殖事業,尤以美國市場對蝦類的需求量持續增加,加上CBI法案的市場優勢,使貝里斯的養蝦事業較其他國家有更好的競爭優勢。故此,養蝦業在貝里斯是貝看好的新興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