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可以遇到說國語的朋友,來自大陸及新加坡,雖是來自不同的國家,說出的口音也不相同,但感覺就親切許多。同這些朋友聊天,也是挺有趣的,因為可以發現一些習慣用語的不同,以新加坡為例,他們稱呼公公、婆婆為家公、家婆,乍聽之下會以為是家管一類的僕人;以大陸人為例,他們稱馬鈴薯為土豆,而我們則是稱花生為土豆,大陸人稱電腦為計算機,和我們的計算機的定義不相同。
來到美國後,更喜歡自己的台灣式國語,許多大陸人稱讚台灣式國語聽起來很溫柔,我覺得大陸的國語比較尖銳,好聽一點講話像是鳥在唱歌,難聽一點就會覺得刺耳聒噪,台灣式國語的語調比較down,聽起來會比較輕聲細雨,但常又會較無抑揚頓挫,使得許多台灣人說起英語語調平平無生氣,我想這可能和台灣式國語是以注音發音有關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