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3/2002
【靜態組報道】警方去年首次發現有兩男一女年輕人,在娛樂場所因濫用氯安酮(俗稱K仔)當場猝死。濫用氯安酮及搖頭丸死亡的人數較前年飆升一倍,引起港府高度關注。
政府化驗所去年就不自然死亡個案進行化驗,驗出三百五十二名死者體內含有毒品,當中含有K仔的有二十三宗,含有搖頭丸的佔十二宗。最年輕死者僅十六歲,其餘個案分別含有冰毒及海洛英,當局首次發現死者體內同時含有兩種精神科藥物。
警方毒品調查科總警司葉流全指出,很多青少年濫用K仔不自知,時下青少年流行合資購買大量K仔後,然後分藏濫用,他們基於「夾份唔好蝕底」的心態,會愈食愈多,到最後陷入死亡邊緣亦不知。葉流全指出,現時濫用K仔的人數大幅上升,K仔已取代搖頭丸成為青少年的「新寵」。
網上販毒有根可尋
葉流全補充,由於K仔在某些國家不受管制,供應商可大量生產,並偷運抵港,而且K仔價錢便宜,用鼻「一索即上腦」,效果較搖頭丸需在一至兩小時後才產生作用為快。
此外,葉流全透露,本港去年首次發現數宗涉及網上販毒(E-drug)的個案,用家透過互聯網以信用卡付款購買搖頭丸,網上毒販在聊天室介紹識途老馬到指定網址訂購。警方可從信用卡、互聯網供應商、寄件人及收信人住址等方面偵查,但因涉及多個國家的法律問題,要打擊網上毒販會遇到一定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