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雷射影像記錄儀
Medical Laser Imager


       醫學雷射影像記錄儀(laser imager)是將各種診斷儀器所取得的影像訊息,經過整理轉

印在軟片上,它必須包括以下四大部份。


影像信號來源

       用於影像診斷之醫療設備,其提供之輸出信號分為類比信號或數位信號兩種方式。

 

影像信號輸入處理

步驟(1):多重影像格式器(multiformater)接收影像訊息以8-bit方式暫存於記億體中。一般

               類比訊號(analog)先透過A/D轉換器予以數位化,再予暫存。直接數位的訊號輸

               入,不需轉換。直接以8-bit方式儲存。


步驟(2):影像信號處理界面器將儲存的8-bit資料,使用數位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SP)放大/縮小處理轉換成24-bit資料。再加上各種不同印製條件(look-up table)及

              層次(gradation/tone)處理,轉換成l0-bit資料格式輪出到雷射影像記錄儀。
 

雷射影像記錄

        由影像信號處理界面器傳送到雷射影像記錄儀的資料先存入暫存記億。再予以轉換

成12-16bit格式,以配合雷射影像記錄儀的線性濃度(density)輸出。雷射影像記錄儀再將處

理完畢的數位訊號轉成類比訊號,經由雷射掃瞄使軟片感光成像。
 

軟片輸出

感光軟片經化學藥水沖洗處理顯像。

       目前醫學影像診斷儀器輸出的訊息,仍然以類比訊號方式呈現在螢光幕上為多,類比

訊號必須經過數位化處理技術,再透過雷射影像記錄儀的印出軟片提供診斷。

 

參考文獻:醫療儀器總覽8─醫療儀器(國科會精密儀器發展中心出版)

                醫學雷射影像記錄儀p47─李鴻堯

Harold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