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氬/氪雷射裝置
Ophthalmic Argon/Krypton Laser Apparatus
雷射是laser的音譯,其原意為光的放大是經由受激發射的輻射作用(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由此也說明了雷射光的發生原理。
不同的物質受激後有不同的能階分佈,能階躍遷的情形也不同,所以只有選擇某些材料,
採用適當的激發即具有將入射光放大的能力,此類材料便可做為雷射的活性物質(active
material)
。為了產生預期的雷射作用,就必須利用適當的物質與有效的光共振腔,才能加強光的放大效應
。光共振腔的作用是限制光的行進路徑.使光子反覆來回的經過活性物質,光便不斷的放大,直
到臨界狀態,即產生雷射。
雷射與光學裝置的示意圖
眼科氬/氪雷射系統包含雷射裝置與光學輸出裝置。基本的雷射裝置包含:光學共振腔、雷射
的活性物質、激發系統與冷卻裝置。氬/氪雷射在分類上屬於氣體雷射,活性物質即氬/氪離子原子
,把氬或氪氣體封於雷射管內,雷射管的兩端以全反射與部份反射鏡組成光學共振腔,並以稜鏡
選擇波長(分色)。而光學輪出裝置可以選用細隙燈顯微鏡、眼底鏡或直接以光纖導管輸出。
為了配合眼科的臨床需求,目前市售的眼科氬(/氪)雷射裝置以氬雷射為基本配備,輸出波長為
488nm、541nm(藍綠與純綠光)。也可以增加氪雷射成為氬/氪雷射裝置,增加647nm的輸出波長,或
增加染料雷射成為氬/染料雷射裝置,增加575-630-680nm(依染料種類而不同)的輸出波長,甚至集合
三者為氬/氪/染料雷射裝置。

參考文獻:醫療儀器總覽8─醫療儀器(國科會精密儀器發展中心出版)
眼科氬/氪雷射裝置p101~102─王門傑


Harold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