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选骏〖中国神话〗

  

谢选骏

(二) 创世神话诸形式

   宇宙诞生的奇观,落入神话的模式,大多化出一条"生 殖的路线"。在这条路线上,演生着植物式的、动物式的、拟 人化了的生殖样式。

   各民族历史道路和精神生活的差异,以 及神话发展中的流传演变,使它们各个富于民族特点和区 域特征,从而形成不同的型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l.肢解型

   流传在红河地区的布朗族神话说到,神巨人顾米亚和 他的十二个孩子这样来造天造地,他们肢解了一只硕大的 "犀牛"----用犀牛皮做天,犀牛肉做地;把犀牛骨变成石 头、犀牛血化为江河;用犀牛的四肢撑住天;天上的星星便 是犀牛的眼睛……宇宙在血流如注中诞生。"肢解型"创世 的的模式有如植物块根、块茎的分割式(如土豆先切成小块) 栽种。

   植物式的创世方式,十分适于表现死亡与再生的神话观念。

   普米族的《捉马鹿》叙述天地起源说,天神给了巨人简 剑祖一条红狗、一条白狗、一条金狗、一条银狗、一条铜狗、 一条铁狗。这六条狗帮助简剑祖找到神奇的马鹿,创世的巨 人一箭把马鹿射死,于是奇迹发生了,马鹿的头变成了天, 眼睛变为太阳和月亮,牙齿变星星,血水变海洋,马鹿的皮 变成了大地,毛变成了草木,心、肝、肺变成了高山和丘陵, 大肠变成江河,小肠变成道路……这篇神话强烈暗示我 们:肢解型神话很可能源于游猎时代的原始生活,是那个时 代的观念遗存;而它那经久不衰的传播力,可能扎根于人类 灵魂深处残存的嗜杀性。

   在有的肢解型神话中,故事性有不进一步发展。

   彝族史 诗《梅葛》讲到,天神看到人间太寂寞,就取下虎的左右臂 膀化为日月,取下虎的眼睛变作星星。从此,宇宙间才有了 光明。但天神还不满足,又用虎的肠胃化出江海,用虎的皮 毛化出草木,从此,地上才有了生物。昆虫、禽鸟瓜分虎肉 时,鹰没分到,它怒气冲天,便把日月遮住,使大地一片漆 黑。这里的鹰,多象《庄子》中逍遥翱翔的鲲鹏!鲲鹏后来 怎样了?人们不得而知。但鹰的下场却不妙:天神叫苍蝇在 鹰的翅膀上生蛆,鹰慢慢地掉下地来;蚂蚁把鹰抬走了,光 明又投照到大地上。这曲折的故事,可能含有神话的变异与 发展的意味,也可能还体现了天体神话与动物神话的融汇。

   有的神话更富于想象。

   怒族有则神话说宇宙万物是巨 人砍死巨兽后变出来的,巨兽的血水变土地,骨头变石头, 血脉变出金银铜铁等各种金属,鬃毛变成树木森林,剩下两 只眼睛,一只没有腐烂,变成太阳,一只业已腐烂,只好变 成了月亮。所以阳光强、月光弱。从生命力的强度去解释天 体的亮度,并非浮泛的联想、巧妙的比喻,而是原始人万物 有灵观的体现。

   藏族神话中的"斯巴"是位天神。关于他肢解牛体、创 造世界的事迹,在《斯巴问答歌》里得到了生动的讲述:

   问:斯巴宰杀小牛时,砍下牛头放哪里?

   我不知道问歌手。

   斯巴宰杀小牛时,割下牛尾放哪里?

   我不知道问歌手。

   斯巴宰杀小牛时,剩下牛皮放哪里?

   我不知道问歌手。

   答:斯巴宰杀小牛时,砍下牛头放山上,所以山峰 高耸耸;

   斯巴宰杀小牛时,割下牛尾放路上,所以道路 弯曲曲;

   斯巴宰杀小牛时,剥下牛皮铺大地,所以大地 平坦坦。

   问:斯巴宰杀小牛时,丢了一块鲜牛肉,偷肉毛贼 是哪个?

   我不知道问歌手。

   斯巴宰杀小牛时,丢了一块白牛油,偷油毛贼是哪个?

   我不知道问歌手。

   斯巴宰杀小牛时,丢了一些红牛血,偷血毛贼是哪个?

   我不知道问歌手。 答:斯巴宰杀小牛时,丢了一块鲜牛肉,窃贼就是 大公鸡,不会偷窃顶头上。斯巴宰杀小牛时,丢了一块 白牛油,窃贼就是花喜鹊,不会偷窃贴肚上。斯巴宰杀 小牛时,丢了一些红牛血,窃贼就是红嘴鸦,不会偷窃 粘嘴上。

   因为斯巴神具有创世造物的能力,他的种种神迹,就与 对各个事体的解释发生了密切的联系。

   2. 自我化身型

   自我化身类似肢解,带有根块植物繁殖的象征性,充满 毁灭与创造、死亡与再生的交错。其动力是自发的,而非外 来的。

   两汉时代的神话,认为原始神盘古死后,自动化生宇 宙:他的呼吸变为风云,声音化作雷霆。左眼变成太阳,右 眼变为月亮。巨大的"四肢五体"演化"四极五岳",血液 变成江河湖泊,筋脉变成大地的纹理,肌肉成了广袤的"田 土",毛发成了满天星斗,牙齿、骨头变为金属、岩石,精 髓变成了珍珠和宝玉,汗流变为雨雪……

   (见清.马(马肃)《绎史》所引三国时代佚书《五运历年纪》。)

   这里的盘古化身故事,与其他民族杀死巨大动物的化身故事 的不同之处在其动因:自动而非他动。

   与自我化身型相近似而略有区别的有一种"花成宇宙" 的说法,傣族神话中荷花变成大地的动人神迹比比皆是。

   有一部经书说,混散撤下荷花种子,荷花一朵一朵地绽开,混 散将开遍荷花的地方分成四大洲,世界献出四大洲组成。傣 族长诗《变扎嘎帕》(意译为《古老的荷花》)则说,天神混 散战胜洪水后,化出一朵很大的荷花,四瓣荷花变成四大 洲,荷花叶子变成两千个小岛,使汪洋上有了人烟。说法虽然 不一,但意思相似:荷花不是造物的主宰,却是创世的原料。

   3.卵生型

   苗族古歌《开天辟地》中唱道:云雾象"孵蛋"一样孵 出科啼和乐啼两只巨鸟,它们又孵出了天和地,以及地上的 各种事物。

   纳西族神话《都支格孔》讲,古时候从一个"绿 蛋"里孵化出一个"九头十八臂、身躯放光"的天神,名叫 都支格孔,住在十八层天上,后来造福人类。这些叙事中的 卵生含义十分明显。

   相比之下,傣族卵生神话更富戏剧性。 相传天神看见地上没有人烟,就放下一只水牛和一只鹞子。 水牛和鹞子在天上已经活了十几万年。但到地下三年以后, 水牛生了三个蛋就死了。鹞子拿过三个蛋来孵化,其中有个 蛋孵出个葫芦,从葫芦里走出一对对人,他们生了一些孩 子,但这些孩子无手、无足、无脖子,全身圆圆的,只有一 张嘴巴。他们抱着孩子去见混散,混散用神水洗了一洗,孩 子的手脚、脖子就都长了出来。

   另一种说法是天神混散花了 一万年时间做出了宝石蛋,这些蛋孵化出八个神人,全身闪 着亮光。混散派八个神人来到地上,他们吃了地上的果子, 身体就不闪亮了,皮肤颜色也变得和我们一样,后来他们生 育子女,人类就这样从神诞生了。

   同为卵生型式,后种说法 中人的地位却比前种高;同时,"宝石蛋"取代了"水牛 蛋"、"八神"取代了"葫芦"----显出神话的原始成份趋于 淡化的轨迹。

   记录于三国时代的盘古神话内容复杂,其中一部分可 算是中国最古老、最知名的卵生神话:

   天地混沌如鸡子(蛋),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 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 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 一丈,如此万八千岁。

   (见<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一引三国时代佚书《三五历纪》。)

   值得思考的是,同在古籍中的盘古神话,竟然含有卵生 与化身两种型式。这表明盘古神话可能有不同的文化来源 和时代背景。

   从文献上分析,发现两种不同形式(卵生与化身)的盘 古创世,分别收辑在唐代和清代,可否据此推定"卵生说" 较早而"化身说"晚出?不能。事实上,化身型式在我国各 民族神话(包括汉族盘古神话)中普遍存在,而卵生神话则 受到印度神话的影响。在印度古籍《奥义书》第3卷91章 中有一段堪称世界最古老的卵生神话记录:

   (宇宙)在最初的时候是空洞无物的。后来,开始 有物出现,它逐渐形成,成为一个鸡卵。经过了一年, 它一分为二,一半是银的,一半是金的;银的变成大地, 金的变成天宇;……然后从其中产生出太阳神----阿 狄特耶。

   这则神话比我国境内的卵生神话,更简单、原始,出现 更早。我国卵生神话,则是在印度文化大举东进之后的三国 时代才开始出现。

   4 交合型

   独龙族神话说,远古时日月"交配"生出了万物(以动 物式的交合方式构想万物生成的模式),但生下的万物很不 完美,都是些无边无角的"圆砣砣",彼此间没有什么分别; 后来,雪山之神卡窝卡蒲用冰雪化下清水洗濯万物,才使各 种事物的特点显露出来:"水中"涌出一男一女,成为人类 的始祖。

   阿昌族神话《遮帕麻与遮米麻》叙述的情节更复杂 一些:遮帕麻、遮米麻是男女两神,分别造出天上万象,织 出地上万物。他们结为夫妻,生下九个民族。阿昌族这则神 话含有技术(纺织)的内容,可能不及独龙族创世神话那么 原始、古朴。但"生殖"的要素,依然居于主导地位。

   珞巴族神话《九个太阳》则充满了鲜明的交合象征:最 初,天地不分,混沌一团。后来,"天从中间鼓了起来",逐 渐离开了地。天和地就这样结为夫妇,不久,大地生下了九 个太阳。有七个太阳兄弟住在天和地相连的金日冬日地方。 那里有一根顶天立地的大石柱,大地上的水都汇集到大石 柱周围。七个太阳一天到晚把石柱烤得火烫火烫,汇集到那 里的水立刻就被烤干了,所以,大地上的水,才不致于倒流 回去,泛滥成灾。另两个太阳兄弟住在天父的怀抱里,成为 天父的两只眼睛(日、月),日夜深情地注视着大地母亲。

   "天从中间鼓了起来"不仅是对天地分离和天穹形象的 描述,也可能含有雄性发动的暗示。这联系下文更为显见, "天和地结了婚"(否则何以"分开"以后才去结婚?),并生 下了九个太阳。七兄弟所住的金日冬日,有根联结天地的 "顶天立地的大石柱",这石柱经常"火烫烫"的。从这些象 征性的只言片语中,这根大石柱使人联想起古代印度的"棱 伽"像(即偶像化的男性生殖器)。

   交合形式,凝结着原始人类对宇宙生成的朴素看法,其 中并不带有淫猥的意识。在他们看来,生殖行为既是超自然 的、又是普遍(包括无机界)有效的创造途径,它含蕴着神 秘、巨大、绵延不绝的力。这力值得崇拜,因为它来自宇宙 之源。

   5.劳动型

   纳西族史诗《人类迁徙记》讲到:宇宙之初,开天匠师, 是九个能干的男神;辟地匠师,是七个聪颖的女神。他们开 天没有成功,辟地也告失败:天和地依然动荡不息。失败的 挫折,启动了智慧之门,他们在东方竖起"白海螺天柱",在 南方竖起"碧玉天柱",在西方竖起"黑珍珠天柱",在北方 竖起"黄金天柱",在中央竖起"白铁天柱"……再用蓝宝 石补天,黄宝石镇地:天地分开的大功终于告成。之后不久, 神又和佛商量,能者们与智者们商量,立意建一座"灵山"。

   他们集合一切力量,在大力神九高那布管领之下,灵山终于 建成;天和地再也不动荡了。灵山还没有名宇,天神为它取 名叫居那若倮。显然,劳动与设计(脑力劳动)是这次创世 活动的基本杠杆。

   在历来比较闭塞的大小凉山彝族地区流传的《勒乌特 依》("历史的书")这样描写创世的场景:依了一个小神的 计谋,阿尔师傅用打碎的龙口铜锅做原料:

   膑盖做砧磴,口腔做风箱;

   拳头当铁锤,手指做火钳;

   制成四把铜铁叉,交与四仙人。

   神人们用这些工具分开天地。又从地上取来铜铁球由 阿尔师傅锻造成九把铜铁扫帚、九把铜铁斧。九位女神用铜 铁扫帚扫出蓝茵茵的天、红艳艳的地;扫出四根天柱支天、 四根天梁拉天、四块天石压天。九位男神用铜铁斧铲平地 面:

   见高山就劈,见深谷就打。

   打一锤成山,做牧羊的地方;

   打一锤成坝,做放牛的地方;

   打一锤成田,做栽秧的地方;

   打一锤成坡,做种养的地方;

   打一锤成垭口,做打仗的地方;

   打一锤成沟壑,做流水的地方;

   打一锤成山垭,做住家的地方。

   最后,斯兹底尼神又命众神凿山引水,栽上青草。从此, 人世间就更加美丽了。这个"阿尔师傅"显然不是凡俗之辈, 而是一位希腊工匠之神赫淮斯托斯式的人与铸造之神,他 的活动是劳动创世的典型事功。

   劳动与技术,作为物质文明的基础,起源极早。但在诞 生神话里,劳动创世的内容并不是最古老的。一些零星的劳 动模式,也多受"神佛"、"仙人"等高级宗教观念的渗透, 表明了劳动内容进入神话的时代相当晚近。这一现象使人 回味到,原始人的劳动原本是迫于对环境、生存的适应行 为,并非是意识明确的主动"改造自然";而同时,神秘化 的劳动也就成为神话行为的一式。

   6. 自然演化型

   现代科学认为世界是自然形成的。但在神话中,宇宙的 自然形成说反而很少流行。流传在西双版纳的布朗族神话, 提供了有关这方面的罕见的例子:它说,天地原本混沌,到 处是"一团黑沉沉、飘来飘去的云雾"。后来,"经过一次大 的火山爆发",天和地开始分离。经历这次纯属自然性质 (而非"神迹")的运动,宇宙分为三层,帕亚英住在天空, 帕亚捧住在海面,帕亚那住在海底。这三位神祗的出世, 似乎是自然演化的结果。

   德宏地区傣族的一则神话则在自然形成之后,又添加 了神创的事迹。相传远古的时候,"烧了七天七夜的大火", 后来又"发了七天七夜的洪水",水淹大地,这时,天神混 撒"呼"的一声撤下一面其大无比的蜘蛛网,网浮在水面上, 长出水皮、青苔、杂草,日久天长,又沾上许多泥土,慢慢 地形成了地面。除去天神"呼"的一声撒下蜘蛛网这一神迹 外,先前与此后的过程,尽是先民对自然演化的直觉。自然 演化的过程并不纯一,它与神的存在共生,正因如此,它仍 为神话之一式,而非科学的解释。

   7.混合型

   混合型式参杂多种创世模式的要素。

   云南彝族的史诗 《梅葛》("梅葛山歌调")的创世部分,记载了典型的混合 型创世神话。天神格兹苦用九个金果变出九个儿子,差遣了 五个去造天。又用七个银果变出七个姑娘,差遣四个去造 地。造天的儿子没有衣服穿,就收取云彩作了衣裳。造地的 姑娘没有裙子,就收取青苔作成裙子。造天的儿子以露水为 口粮,造地的姑娘以泥巴为口粮。他们仿照伞和轿,用蜘蛛 网底造出天地。但地又造得过大,天盖不过来。天神格兹苦 放三对野猪去掘地,放三对大象去拱地,拱出了高山、深沟, 天地这才合了起来。

   天神又用打雷试天,用地震试地,天地 被震出不少裂缝、窟窿。天神用云彩补天,用地瓜叶补地, 但新开的天地总是摇摇晃晃。天神又杀了三千斤公鱼、七百 斤母鱼来支撑地角;鱼不眨眼睛,地才稳定下来。杀了老虎, 取出虎骨来支撑天穹,天才不摇摆了……这则神话想象力 之丰富令人叹服。其中,"金果、银果"含有卵生功能。造 天、造地近乎劳动式。杀鱼、杀虎属于肢解型。这种多重混 合式的形成可能较晚,具有"集大成"性质。但其精髓,仍然 不脱原始生殖的色彩。

   有的混合型式的成分则稍微单纯。

   流传在云南的一种 手写本彝书《查姆》("万物起源歌")在《天地起源歌》中 讲述那没有天地、日月、星辰,没有云雾风雨,没有树木山 河,也没有"龙"和"人"的时代。有一夜,黑埃罗波赛神 生了一个"蛋"。蛋中有天地、日月、星辰,云雾、风雨、粮 食、人种。这蛋分为三层,蛋皮为天,蛋白是日月、星辰、 蛋黄是地。地有四只手"撑天",天有四只手"拄地"。依照 黑埃罗波赛神的吩咐,人间由他和勒姆、突姆、涅姆、吸姆 五个神王"分管"。黑埃罗波赛神死后,摇身一变,化作万 物:眼变日月,齿变星星,乳房变作大山、小山,呼吸变为 风雨、云雾……这里展现了卵生与自我化身的双重混合。与

   《梅葛》相比,其原始性似乎更强,神话里面还没有出现金 属、衣服、伞、轿等人造物。

  

  

〖中国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