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选骏〖中国神话〗

  

谢选骏

神话的舞台
(一)分层与天梯

   当读者想象与品味着精卫镇海、 夸父逐日、刑天挥舞干戚、共工怒触不 周之山等奇幻壮观的神话时,曾否意 识到,这些神剧,无不凭借一个个神话 的舞台而上演。

   神话的戏剧性场景,与 人们日常经验着的自然界大不相同, 它的空间独特,并非自然界的实存;它 的时间扭曲,并非自然界景物按步就 班的循序投影。

   一方面,神话具有点石 成金、再创自然的伟力,它对自然社会 诸象的描绘,是超现实的。另方面,在 这里,它还创造了一个个只有在神话 中才有的特殊"舞台",其景观,是人 们在实存的世界上永远也感知不到 的。

   神话的舞台跨度很大,上至天穹、 下至黄泉,其超现实的魔力堪称惊心动魄,令人叹为观止。 上古神话多方描写了超现实的神话世界。这些原始灵 性的想象,是原始灵魂投射、洞彻宇宙奥秘的光。它的视象, 与人的经验更与科学的观念相去甚远,但却腾跃着科学所 无而经验亦不可企及的神秘力,数千年来牵动着中华民族的 心,并一再地于苦难的生活中给予国人以一种超越的、升华 的、向上的力。神话的剧场具有朴拙的风格,它凝炼着古音, 回响着逝去的风情。

   各族神话一大共通点,即宇宙分层的观念。而开辟混 沌、分开天地等说法的背景,也是分层观念。宇宙神话是对 分层现实的逆反式追溯。最初宇宙被分为两界(天上、地 上),然后又分为三界,即上层(天庭)、中层(人世)、下 层(冥府)。在原始观念中,宇宙本是不分层面的浑融体,然 后经历天地分开的分层运动。

   中国先秦神话开辟混沌的创 世行为,多已模糊不清,但存留的片断表明,中国古代也 有过天地分层的生成观念。(如《庄子.应帝王》篇所载 "中央之帝"浑沌,被南海之帝"倏"和北海之帝"忽"开凿而 死的神话即创世神话的轮廓。但语焉不 详,且缺乏上下文的故事结构。)

   在《山海经.大荒西经》里,天 庭的枢纽"日月山"上有个"人面无臂"的怪神名叫"嘘", 他的两只脚反转盘桓在头上。这很可能就是原始神混沌的 形象。"两足反属于头上",则是天地相交浑融状态的神话造 型。《大荒西经》又记载,当北方天帝颛顼神的孙子重神和 黎神降生之后,伟大的时刻来临了----"上帝命重神向上举 天,令黎神向下抑地,活活撕裂宇宙一统,强使天地分 开。

   上古神话普遍发生过的历史化过程,在这则神话中也 同样存在。《书经.吕刑》篇这样化神话为古史传说:皇帝 哀怜人民的不幸,为了恢复正常的秩序,派下重、黎"绝地 天通",即令天地分开、断绝了天地之间的联系。这种经过 历史化的观念,与神话的原始观念正好相反,神话认为天地 本来一体,而后分开。但历史观念却认为,天地的常态,本 来分开,"民神杂糅"、天地相合只是一时的变态,是由于社 会统治力量的衰落引发的。(参见《国语.楚语下》)

   但与《大荒西经》相映证,就 发现这两段"史事"的内核实为天地分层的原始观念。 宇宙既分层次,层次间则有间隔,有间隔则种种交通途 径应运而生。沟连上层与中层宇宙的神话功能,就这样落到 了"天梯"之上。天梯因而在神话的舞台上居于引人注目的 地位。

   天梯是沟通天地的一种神话阶梯。上古神话里神奇的 "建木"、近代西南地区神话中的"马桑树",都有天梯的功 能,神人可以援此交往。围绕它们,许多神话氤氲而生。在 各族神话中,由于各种事变,通常由于人的堕落和为维护神 的秩序,天梯在神命或灾异下终被拆除。从此,人再不能随 意会见到神了。天地之间断绝不通,人类的幸福被"神"夺 走了。《圣经》神话中亚当、夏娃被赶出乐园的故事,就是 在天地断绝后人类受苦受难的影子。原始文化的发展,使神 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上帝越高,人越卑微。

   人要幸福就只能诉诸自己的努力。但神话时代的人类, 还不知道可以离开"神"而生活,于是,他们便渴望消除天 地之间的隔阂,即消除社会的分层趋向。这在神话中表现为 人造天梯的活动。《圣经》神话的"巴别塔"和中国上古神 话里"众帝之台"的营造,分别是从实体和心理上营造"第 二天梯"的著名事迹。"众帝之台"的祭祀作用,就是一种 沟通宇宙层次的枢纽功能。但是,人造天梯的宏伟目标实现 不了,因为社会分层的文化跃进是"不可逆转"的。于是, 渴望美好生活的半开化民族创造出半神半人的"上帝之子" 和英雄人物,期待他们能够帮助自己实现那难再追忆的梦 想。这就是英雄神话的来历之一。

   在中国神话中,除了巨树,许多神化的崇山峻岭也是著 名的天梯,昆仑山即是其一。据《淮南子》记载,登上昆仑 山上层的"凉风之山",就能长生不死;再上去一倍之遥,就 是著名的神话世界"悬圃",那里具有使人变得灵异的功能; 过了悬圃再上一倍,就抵达能使人类成神的天庭。除却昆仑 天梯之外,如灵山、肇山、登葆山等,都是"众巫所自上 下"的宇宙交通要道。值得注意的是,天梯并非任何人都能 攀援利用的,它是巫师们的特权,是有法力者的专用品。

   巨树型天梯,古代有"建木",近代则为"马桑树"。巨 树和高山一样,也布满了特权者的足迹。巨树甚至比高山具 有更大的神秘性,如建木,它高达七八千丈,没有枝条、只 有曲折的乔干。它不再是人类的佼佼者"群巫"上下之通道, 而升格为"众帝所自上下"的神所专用的天梯。建木,在名 叫"都广"的天地中心,它是黄帝建造的,太昊神曾从此经 过。《山海经.海内南经》说建木的形状像一头牛,这真令 人难以想象,也许,这只是取牛能负重之意,象征建木能负 载众帝往来其上。关于它的神话,上古时代或有不少流传, 可惜古代的记录现今已不完整,初民的观念已不可复现了。

   天梯具有沟连天人的特殊作用,但并不是一切神话里 的通天大树都有完整的天梯功能,"扶桑"就是如此。它位 于"汤谷"即日出之地,故这里的水都是沸腾的,所以才叫 "汤谷"。种树扶桑高达数千丈,"上至于天",粗达两千余围, 因为此树是两棵一起同根偶生,相互依扶,故名"扶桑"。它 的根部盘蜿下屈,直通地中的"三泉"。(鲁迅《古小说钩沉》 辑《玄中记》。以及托名东方朔的《十洲记》,均存有关记 载。)这还是业已缩小 了的形象,在《山海经》中,扶桑作为太阳藉以上升的阶梯, 主干竟达三百里之高!它也许可算大矣,但不具有沟连天 人、可上可下的功能。它的天梯功能是有限的,隐义的。

  

  

〖中国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