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选骏〖向东方〗

  

谢选骏

走出黄河心理

第一集

黄河,一个象征

【《走出黄河心理》是《河殇》作者谢选骏先生1988年1月单独为《河殇》 摄制组所写作的《河殇解说词第一稿》。主要内容后来纳入《河殇》定稿, 尤其其中的有关黄河、龙、蔚蓝色的著名论述。】

   中国文明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这本来来一个常识,可是随着 日益增多的地下考古新发现,这一常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

   最近,在辽河流域有了重大的突破----据认为公元前六千年的红 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非常成熟的龙的造型。面对这比之夏代还要 古老的证据,人们猜测纷纷,认为辽河流域也是中国文明的发祥地之 一,甚至是一个更重要的发祥地。此外,在青海、云南、贵州等地 区,考古学家们也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的遗迹。仿佛与这些 新发现的事实相呼应,有关“楚文化”研究的兴趣,也形成了一阵热 潮。因为楚文化,仿佛是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的一种混和或中介, 对它日益增长着的关注,暗示"中国文明起源于中原"这一观念已 受到了强烈的动摇。

   最新的消息是:

   据新华社上海1988年1月2日上海新发现三座"良渚"古墓有陪葬奴隶, 有关专家推论,夏王朝以前我国南方地区已经出现奴隶制。距今4500 年前的"良堵"文化,先于被定论的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社会夏王朝400年。 这三座古墓是上海考古队在西郊青浦县福泉山发掘的。

   这些事实无疑是有意义的。但其意义是否业已充分到足以否决中原 文化的主导性程度,则值得怀疑。起码,它忽略了两个要点:

   一、根据"陪葬奴隶"的存在去推论奴隶制的存在,是颇为冒失 的。因为这忘记了:陪葬者的存在,是一种宗教制度的产物,而奴隶 制却是一种经济制度的结果。把宗教现象和经济现象混为一谈,是不 科学的“比如说”。以人殉葬的风俗,在我国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 仍然解放以前,但我们不能据此推论说中国明清时代社会,仍然奴隶制 度之下。更何况,对一些原始民族的实地考察表明,有许多陪葬者生前 非但不是奴隶,而且还是显贵人物。

   二、我国地大物博,区域性文化(地方文化)非常丰富,且源远 流长。其中有的甚至具有相对独立的起源。且能追溯到一万几千 年之前。这种文化发生学上的多元性,及其必然包括的文化发展 的不平衡(如原先落后的地区,后来又迅速发达,等等),相对于我 国的幅员之大、住民之多而言,是十分自然的。对文化的总体命运 来说,最重要的也许不是起源的早晚,而是哪一种文化方式占领了 主导地位,从而迫使其他方式同化于自己。

   也就是说,在我们的考 察表上,如果--种文化模式起源甚早,但却被后来居上的其他文化 所统治并被同化掉了,那么后来居上的文化就比起源更早的文化 具有更大的重要性。正是基于这一要点,我们可以说,周代文化此 殷代文化对中国总体文化的影响更为巨大。也正是凭借这种观 点,中原文化,比其他可能具有更早起源的地万文化,更具重要性。 因为中原文化最终成为中国的统治文化;其他地方文化只是以不 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里,相继同化于中原文化,以此再构成了

   中国文明的总体。在这里,统治的与被统治的、主导的与受主导的 文化,虽然终于同化在一起,但对总体文明的构成、贡献却有所不 同----前者大于后者。

   根据一则同样新颖的报告,人们还可以"重新发现"中原文化 主导论的价值:“有关考古学家和有关的古文字学家研究证明:在 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遗址出土的甲骨所显示的契刻符号,早于安 阳殷墟的甲骨卜辞4000多年,领先于素称世界最早文字的古埃及 纸草文书。它为探索中国文字起源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从这 种现象看来,安阳殷墟的甲骨卜辞应与此一脉相承,以安阳殷墟甲 骨卜辞为标志,中原地区在我国古代率先进大了有文字的历史 时期。”(见《光明日报》1987年12月17日)

   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而言,文字的出现也许要比青铜器等物质资料 的生产,是更大的推动力,甚至要比宗教观念的形成更富于社会纽 带的意义。因为,它标志着文明积累从此可以加速度前进的新时代 开始。有了文字,信息及其传递,就可以成倍成倍地递增。从而, 产生突破原始构架的文化能量。

   中原文化主导性的重新确认,肯定了黄河(和它所冲积的"原"及"黄 土高原")对中国文化生成的决定作用。

   人们常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这话当然有一定的经验 事实为基础。在早期的中国文明刚刚透出晨光的日子里,广袤的 黄土冲积地带,就成了中国民族休养生息、文治武功的巨大腹地。 有人把黄土冲积带比做“中国文化的子宫”,也正是基于此种经验 的事实。但另一方面,上述的比喻却也有"翻版"之嫌:"伏尔加河 是俄罗斯的母亲"----这就是翻版的原型?但是,与其说黄河象仁慈 的母亲,毋宁说它象是横暴的、酒鬼般的父亲。

   我们知道,黄河与中华民族、伏尔加河与俄罗斯民族之间的关系并 不等同。

   一、中国文化是独立起源的,而俄罗斯文化则是来自外国(匈奴文化、 拜占庭文化、北欧文化等等)的启蒙。

   二、黄河是早期中国文明的统治民族们活动的主要舞台,而伏尔加河则 不过是俄罗斯扩张势力抵达东方之后开拓的一片新疆土。

   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伏尔加河很少扭曲俄罗斯文化的命运,更少产生 破坏性的影响;但黄河却对中国文化有着直接的干预,且多是造成破坏性 的支配。黄河像一条暴怒的龙,常常恣意妄为,破坏人类的生活。这生活 原先是在它的孕育之下成长的。

   黄河的这种矛盾性格,在催眠和暗示中,塑造了中国命运的基本旋律: 创造---- 破坏----再生。"中国文化的连续性",是由间歇期的"无律 随机的冲动",衔接而成的!

   黄河,因此成为中国的象征。

  

  

〖向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