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选骏 自信 人的自信是他的生命力的外溢,当生命力衰竭了,物我的力量对比逆转过来,他也就丧 失了自信。民族也是这样--丧失自信,并非苦难之因,而是危机之果。自信不自信,因而 在根本上是由不得你自主的。 但自信心却不是生理现象,而更多是心理与文化现象;所以情况就变得复杂起来。 对一个具有反省力因而明事理的人来说,自信只能是一种表层的心态。他只是在面对他 人或世界的时候保持自信,而无法在面对命运、上帝或宇宙的时候保持自信。 如果谁在面对命运之际依然故我地保持自信;那么我们就要说,第一,这是个超人;第 二,这是个笨蛋。面对同伴或敌手时保持自信,是容易的。因为只要你“知已知彼”就行了 。就可以已之长去攻人之短甚至济天下之短。这就确立了自身的价值。这提供了一种根本的 自信。 退一步说,假使他毫无世俗价值的话,那么作一个生命----一个从无机状态中生长出 来的难得之物,他天生有一种骄傲。这骄傲来源于胜利的无意识喜悦:他降生于世,经历了 一场亿分之一的竞争、淘汰而获得出局降生的幸运,以实现自己的命运。 唯独当存在者面对命运时,一切相比较而得来的优越感全都涤荡无余了。他意识到自身的脆弱与近乎无有的渺 小,他意识到自己正和风车作一场毫无希望的战斗。 ----当生命面对死亡,若以生命为本位 来观世的话,就克服不了无能为力的感觉。这时,你必得以无机状态为出发点甚至为本位来 观世,方能发见生命的荒诞中亦有其合理性:你从无中来,还将回到无中去;无中生有,有 复归于无。“极应丝毫不爽。” 人需有自信心,否则无法有效率地活下去。作为嫉妒心的更深刻的一个根源,自信心使 人们保持自身的张力,攻击别人的长处,揭露别人的短处,由此保持生活中的优势。只有恰 到好处的优越感,方能使他顺利从事创造性的活动;在行动领域和精神领域两个方面。 同时,在面对宇宙时的无能为力状态即缺乏根本的自信,使你感到的一种惶感。你面对 的是一种比生存更强大的原始状态。这种心情通过转化可增进人在世俗世界中的自信心-- 因为他看到人在根本上是无能为力的,所以世俗世界里受到崇拜的巨大偶像,实际上也是象 人一样的脆弱,经不起时间之神的推敲。被人奉为圭臬的东西,在根本上即在宇宙力量面前 ,是不堪一击的。他认识了这一点,意识到自己与这一点的特殊关系,就可以在世俗世界中 ,比他人表现出更加通达的态度。这使他能够保持一种较有限度也较稳定的生活信念。因为 他的根本劣势本身也是一种虚假的表象呀! 人在世俗世界中的不平等又何尝不是一种假象?人在大宇宙中的根本平等(在上帝面前, 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的安慰,才更实在。这一安慰,能增进他面对世俗苦难时刻的生 活勇气。这不是诡辩与自欺,而是高级文化得以滋生的一片心理沃壤。当人在此岸找不到通 道之际,他就发现了天梯--彼岸还有足供活动的广袤时空。 彼岸的不可捉摸,使此岸的一 切苦难都成为暂时的浮光掠影。(彼岸的无限性也许无法证明,但此岸的有限性却可以证明 。那么,有限的此岸之外又是什么呢?)所以,根本的不自信,比不真实的自信,能够激发更 大的生命力。 这就是现代智慧省悟时分的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