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會致命的頭痛 ( 顱內動脈瘤破裂à蜘蛛膜下腔出血  

 

台北縣亞東紀念醫院/span> 神經外科主任 楊琳煦

 

每一個人幾乎都有頭痛過的經驗, 而大部分的頭痛也都不至於會有嚴重的後果, 但有一種頭痛卻是會致命疾病的先兆.

        王小姐年近四十, 有一天突然一陣劇烈頭痛, 幾乎痛不欲生, 持續幾小時服用止痛藥後逐漸緩解. 其後幾天總覺得脖子很僵硬. 由於生活忙碌便逐漸淡忘.

        一個月後又是一陣劇烈頭痛, 這次更甚於前次, 止痛藥完全無法緩解, 大叫一聲後便陷入昏迷. 緊急送醫後發現昏迷指數為七分同時伴有頸部僵硬, 電腦斷層掃描結果為嚴重蜘蛛膜下腔出血, 血管攝影發現有顱內動脈瘤破裂, 急診手術修補動脈破裂處, 在加護病房兩週後挽回生命.

     這是一個還算幸運的病例通常只佔實際例子的 1/4, 不幸死亡或重殘的佔 3/4. 所謂顱內動脈瘤並不是一般的腫瘤, 所以也無所謂的良性或惡性. 它是腦血管在分支處由於經年累月的衝力, 路衝處的管壁不勝負荷, 會像吹氣球一樣的膨出, 管壁變薄, 終於有一天變薄的管壁產生小裂縫引起小出血, 引發病患的初次症狀, 但通常遭到忽略, 由於有裂縫的管壁只會愈裂愈大洞, 最後導致足以致命的大出血.

        動脈瘤形成的原因一般認為和動脈硬化有關, 其危險因子尚有高血壓, 家族史等, 破裂的時間常在寒流來襲氣溫驟降或情緒起伏過劇時, 血壓上下劇烈震盪而使變薄變弱的管壁不堪負荷, 裂縫於焉形成, 血液便趁隙湧出造成蜘蛛膜下腔出血, 如果裂縫不大, 滲出的血量較少時, 病人只有短暫的症狀如上所述. 如果裂縫太大血流不止, 病人就會當場死亡.

        動脈瘤破裂通常好發於四十歲以後, 女略多於男, 但也有似本例所提的年輕案例. 重要的是要有適度的警覺性, 頭痛一般是不可怕, 但如果來的非常突然, 且是前所未有的劇烈, 加上伴有頸部僵硬, 八九不離十, 宜儘早尋求專家的診治. 這段黃金期容易遭到忽略, 這時候的電腦斷層掃描便可發現輕度的蜘蛛膜下腔出血, 但如果超過 3 天後, 由於血塊已吸收, 便看不出來, 但腰椎穿刺可抽到淡黃的腦脊液. 確立診斷仍要靠血管攝影, 由於血管攝影是侵入性的檢查, 且帶有些微的危險性, 故無法普及, 未來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或斷層血管造影則是可能作為早期篩檢的檢查.

        顯微手術是目前救命的治療, 由於科技的進步, 使得手術的成功率提高很多可達九成以上. 亞東紀念醫院一年來經血管攝影證實的十五個病例中只有兩例是首次發病, 其他十三例都為再次發病後病情嚴重才就醫, 甚至有一名命大者已破裂過四次才得到正確的診斷及治療, 掙扎於生死邊緣數週後終於保住一命, 只是留下的後遺症需漫漫長日的復建來克服. 是故頭痛雖如家常便飯但也應該保持警覺不可輕忽.

 


    門診時間 每週二 = 上午

email: yanglins_98@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