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報報** B肝專題

認識自己是否屬於乳癌的危險群…
 <答與問>   B型肝炎帶原者,傳染性如何?        何謂 GOT、GPT ?

問﹕由於我的男朋友為B肝帶原者,我想請問"B型肝炎帶原者"對家人或朋友會有傳染性嗎?會遺傳嗎?是終生都有傳染力嗎?有沒有辦法痊癒?聽說可以驗血判定是否恢復正常,請問如果驗血正常是否表示不再為帶原者呢?我是否該檢查或打疫苗?(嘉義張小姐)

答﹕B型肝炎的傳染途徑主要是感染的血液、體液經由皮膚或黏膜進入人體,其傳染途徑有二種﹕一、母子垂直感染﹕亦即帶原的母親在生產前後將B型肝炎傳染給新生兒,B型肝炎帶原者母親如為 e 抗原陽性,則新生兒百分之九十八會成為帶原者,日後容易變成慢性肝炎、肝硬化或肝癌。

二、為水平感染,包括輸血、打針、血液透析、針灸、穿耳孔、刺青、共用牙刷、刮鬍刀等,都是常見的傳染方式。

台灣目前的B型肝炎疫苗接種,產生免疫力,一勞永逸。血液檢查無B型肝炎表面抗原,也無表面抗體者,最好接種疫苗。在A、B、C、D、E五種病毒性肝炎之中,A型與E型是經由口傳染,也就是{病從口入},最好的公筷母匙;而B、C、D型則是血液及體液傳染,經由共用碗筷而傳染的機會非常小,因此碗筷可以不必分開。此外,有些報告認為性行為會傳染B型肝炎,但機會並不高。  假如一方是帶原者,另一方無抗體也無抗原,則最好接受B型肝炎疫苗注射,如果對方有表面抗體,表示已有抵抗力,則沒有關係;如果雙方都是B型肝炎帶原者,那就毋須擔心了。至於接吻,除非吻得嘴破血流,否則傳染B型肝炎的機會很小。所謂的〔驗血〕,是指GOTGPT發炎指數,因肝發炎時,兩項指數數值也會升高,通常籍此來判斷是否有肝炎。但GOTGPT指數的高低,與肝病的嚴重及預後並沒有一定的關係,也就是說,數值嚴高不代表疾病愈嚴重,反之,此兩項數值愈正常,也不表示沒有肝病。肝病的嚴重度除了看GOTGPT外,還有很多臨床資料及實驗數據綜合才行。(台中榮總胃腸肝膽科主治張繼醫師解答)

 

 【肝捺好,人生是彩色;肝捺不好,人生是黑白的。所以很多人都把肝機能檢查視為健康檢查的重點項目,GOT 、GPT 更是檢查中最常被提及的兩項指數。

GOT(又稱為AST)的中文名稱,有人譯為麩氨酸─草醋酸轉氨基酶。

GPT(又稱為ALT)則譯為麩氨酸─焦葡萄酸轉氨基酶。

GOTGPT 都是肝臟細胞內的酵素,當肝細胞遭到破壞時,這兩種酵素會流進血液中,造成指數偏高。而肝臟發炎時,肝細胞會遭到破壞,因此也有人稱這兩個指數是肝臟發炎指數。

依檢驗單位的儀器不同,GOT、GPT 的標準值也不同,一般都從個位數到三、四十間,都算正常。GOT 、GPT值偏高的主要原因包括慢性B型肝炎、C型肝炎或脂肪肝。

脂肪肝引起的GOT 、GPT 升高,都在一百以內,如果病人經由抽血或超音波檢查沒有三酸甘油脂或膽固醇偏高的現象,也沒有肥胖的情形,GOT、GPT 升高大概是B型肝炎或C型肝炎引起的。如果沒有B、C 型肝炎,則可能是吃藥或自體免疫引起。

如果GOT、GPT 高達500~或1000~以上,則可能是急性肝炎,或是慢性肝炎急性發作。心臟肌肉也會釋放出GOT,因此要判斷肝功能,一定要GOT、GPT 一起看,不能光看一個。有時過度的劇烈運動,也會使GOT、GPT 略微升高。

但是GOT、GPT 指數正常,有時也會產生誤導,很多人覺得GOT、GPT 正常肝就沒有問題,其實不然。有不少人兩個指數正常,進一歩檢查卻發現肝有問題,可能是病患為B型肝炎帶原者,沒有檢查出來,長期演變成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GOT、GPT 正常,不代表人生就是彩色的,必須配合其他檢查,尤其是B型及C型肝炎的相關檢查,才是真正愛肝的行動。(提供資料/書田診所肝膽胃腸科主任王志堂)

 

<答與問>肝實質病變    可能肝臟曾經發炎留疤     

  <答與問>血液中有B肝抗原 代表體內有病毒存在
問﹕ 我今年六十歲,為了健康,年年都做體檢,也有做過超音波檢查,檢查結果一切正常,可是我最近在某醫學中心做體檢,超音波檢查報告竟然出現疑似肝實質病變!我沒有B型肝炎,而且有B型肝炎表面抗體,也沒有C 型肝炎,平時不抽菸、不喝酒,怎麼可能肝臟會出現實質病變?我有吃一些維他命丸,還有一些關節炎的藥,為了保險起見,我全部都把它們停了,我好害怕,這是怎麼一回事?

答﹕所謂肝實質病變是指肝臟超音波看起來稍微粗糙,沒有那麼細膩,可能是由於肝臟曾經發炎過,留下輕微疤痕,以致超音波看起來較為粗糙,這就好比以前曾經長過青春痘,用手去抓破皮,結果在臉上留下凹凸不平坑洞是樣的道理。這也好比正常的衣服布質較細緻,但是您的衣服質料較粗糙。

           以前體檢正常,最近出現肝實質病變,有可能是超音波機器不同,影像細膩度不同,或者操作者個人看法不同在判斷上有差別。一般而言, 通常肝臟發生極為輕度的實質變化時才會有判讀不同,如果沒有B肝或C肝,而且肝指數一直正常,肝細胞不再發炎,纖維組織不在生成,肝實質病變就不會惡化,對您的健康也就沒有大礙,不用太擔心。

          至於藥物方面,如果是醫師開處方,一般是不大要緊,但維他命丸吃太多了,也會中毒,要小心。

           <摘自 中華民國90/07/17 星期二   中國時報>

問﹕ 我在學校中的體襝報告中說我有B型肝炎抗原陽性、抗原陰性,報告又說我是帶原者。有了抗原,不是表示有抵抗力嗎?怎麼可能是帶原者呢?【帶原】是什麼意思?跟愛滋帶原意思一樣嗎?會不會傳染給別人?請問DNA又是什麼東東?與帶原有什麼關係?

答﹕【抗原】是指侵入人體的外來細菌、病毒或異物,這種東西跑入人體後,人體會產生對抗的物質─一種稱為免疫球蛋白的東西,這種東西就是稱為【抗體】。抗原就好像小偷,抗體就像警察,抗原進入人體,人體儲組織抗體對付抗原。

    【抗原】這個名詞是翻自英文antigen,因為字首anti是對抗的意思,因此中文就翻成抗原,與中文字抗的原意不大相同,因此一般人容易混淆。至於【B型肝炎帶原】就是指一個人血液中有B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意思,也就是說血液內有B型肝炎病毒的存在,好比【愛滋病帶原】是指血液內有愛滋病毒存在之意。如果帶原者的皮膚或黏膜有傷口,B型肝炎病毒就可能經由傷口傳染給他人。

      至於DNA,中文翻譯為〔去氧核醣核酸〕,用在 B型肝炎病毒,是指病毒核酸之含量,B型肝炎是球形結構,在球體的表面有一層蛋白質,這層蛋白質醫學上稱【表面抗原】,病毒侵入人體後產生的抗體稱之為〔表面抗體〕。此外,球體的中心還有病毒的DNA存在。

       表面體原呈現陽性,即為帶原者,表面抗體呈現陽性表示有抵抗力,不怕被B型肝炎病毒感染,因為抗體會將侵入的病毒中、消滅掉,有抗體就無抗原,有抗原就無抗體,但也有少數病人兩者同時併存。臨床上檢驗有無感染B型肝炎,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驗血,檢查B型肝炎表面抗原及表面抗體。至於B型肝炎的DNA因為不易檢驗,價格較貴,因此一般體檢不會檢驗,除非是用藥物治療B型肝炎,或臨床上需要知道B型肝炎病毒DNA量的多寡時,才會檢驗。

        <摘自/ 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