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yoyomybaby生活館…

流產後的中醫調理


                流產後調養對婦女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調養得宜,則往後的身體狀況就會比較好;如果不注重調養,則身體健康也就容易因此常出狀況,如腰酸、經痛、經前腹瀉、白帶多…等經前症後群出現,或是造成習慣性流產,甚至以後嚴重到不易受孕!

流產後生活小叮嚀﹕

1.在生活禁忌方面,應該嚴守坐月子的法則,不要做劇烈的運動、不抬重物、不可蹲著工作、更不可熬夜、不生氣、不可哭泣、禁房事、不碰冷水、避陣風吹襲。

2.對早期流產者應注意休息七天至十天,小產者十五天至廿一天。

3.人工流產者手術後當天可能有輕微下腹不適、疼痛或少量陰道流血,如腹痛嚴重或陰道流血量多,或長時間出血不止,應及時複診。

4.手術後二週內,應適當臥床休息,增加營養食物,不拿重物、不要太勞累。

5.注意會陰清潔,陰道流血未淨時,禁止盆浴及性生活。

6.流產後最好經過適當的調理,約三個月至半年,一切正常,就可再嘗試受孕。

7.最後不要忘了,如果您不想再生,請做好避孕,以免再次懷孕。

  除了可以請教專業中醫師依體質,適當、積極調理身體外,在家配合吃一些藥膳也是需要的。

《杜仲雞》﹕

材料﹕烏骨雞一隻、炒杜仲30 克、桑寄生30克。

作法﹕先將杜仲及桑寄生用紗布袋包好,放進烏骨雞的肚子內,加水燉至雞熟爛後,取出杜仲包,再加入少許鹽即可食用。

功效﹕烏骨雞為目前日本人的最愛,味甘、性平、偏溫,益五臟、補虛、強筋骨、活血脈、調月經、止白帶,為補虛佳品,能補一切虛弱之體;杜仲﹕味甘、微辛、性溫,能補肝腎、壯筋骨、強子宮;桑寄生﹕味微苦、性平,能補肝腎、強筋骨,止帶暖宮。綜合本方作用,有補益肝腎、強壯筋骨、溫暖任督二脈之功效。

適應症及禁忌症﹕

本方適用於氣血不足、腎氣虧虛,且易口乾舌燥、頭暈等婦女作流產後調理,免得日後易有腰酸背痛、月經不調、赤白帶等症狀出現。

《菟絲子粥》﹕

材料﹕莬絲子6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作法﹕將莬絲子搗碎,加水煎,取汁去渣,加入粳米煮成粥,粥成時加冰糖(或鹽)即可食用。

功效﹕莬絲子,味甘、性平,具有補不足、益氣力,久服明目、輕身延年之作用。不溫不燥,補而不膩,滋補肝腎,為一味平補陰陽的藥物,不論陰虛陽虛都可服用。古今都把它作為補虛暖宮之上品。粳米,味甘、性平,補脾胃、養五臟、益氣血。綜合本方有補虛損、益脾胃、強健子宮的作用。

適應症﹕本方適用於所有流產後的婦女,可當點心食用。

《桂圓蓮子山藥粥》﹕

材料﹕蓮子、桂圓肉各50克、山藥粉100克。

作法﹕蓮子、桂圓肉小火煲湯,加山藥粉100克煮粥。

服用﹕每日服用一至二次。

適應症﹕適於脾胃消化不良、常腹脹、大便軟、小腹墜痛、腰腿痠軟、苔白舌淡、易習慣性流產史者。

《一般飲食起居宜忌》﹕

1.孕婦流產後由於胃張力及蠕動較弱,故在飲食方面應忌食油膩、生冷、辛辣、堅硬及粗糙的食物。

2.流產後的婦女,不宜吃辛辣、味濃等刺激性強的食物(如薑、蔥、蒜、辣椒、酒等);不宜多吃油炸、火炒熱氣重的食物;儘量不吃或少吃油膩的食物。

3.宜吃清淡之品如蒸魚、雞湯、排骨湯、蒸蛋、肉餅湯。

     另外,精神因素也是流產的要原因之一,因此,應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保持情緒穩定舒暢。(本文作者為台北市立中興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

                                              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