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白帶 改善體質 避免長期保持坐姿 少吃生冷食物 俗語說〔十女九帶〕,根據統計,到婦產科求醫的婦女,至少有四分之一以上是為了白帶而來,到底什麼樣的白帶才是不正常,需要就醫呢? 其實,在正常生理狀態,是要有一點白帶,這些分泌物可以適度防止陰道乾燥,可是,如果白帶的量增加、有異味、局部搔癢感,甚至白帶呈現濃稠狀時,就需要找醫師就醫了 。 婦產科醫師為患者檢查是否為黴菌或病毒、陰道滴蟲感染所致,或是因為子宮頸糜爛,使淋球菌伺機侵入,如果確定是黴菌所引起的陰道感染,可以使用陰道塞劑治療,如果是陰道滴蟲與淋球菌感染,則最好與配偶同時治療。 如經西醫治療後依然白帶很多,或者身體不適合吃西藥者,不妨選擇中醫治療,從改善體質上著手,臨床上常見的白帶體質類型有﹕ (一)肝火型白帶─白帶量多、顏色黃、有臭味、舌苔黃膩、月經量增多或延長,這種偏熱的白帶可以用龍膽草、山藥、芡實、白果、黃柏、車前子等中藥加減方來治療。 (二)脾虛型白帶─白帶量多、色白如蛋清、無味道,蒹有全身容易怕冷、頻尿,中藥的使用則需用補脾類,例如白朮、山藥、人參、柴胡、芍藥、甘草等中藥來改善體質。 (三)濕熱型白帶─白帶顏色黃稠,甚至夾有血絲,味道惡臭,大便秘結,小腹疼痛,可以當歸、白芍、丹皮、黃柏、香附、黑豆等中藥來改善白帶。 (四)腎虛型白帶─白帶長期量多、色白清冷如水,兼有腰膝痠軟、頭暈耳鳴,需用補腎中藥,如﹕山藥、山茱萸、熟地、杜仲、沙苑蒺藜、芡實、蓮鬚等中藥來改善。 白帶除了找醫師治療以外,自己也應該多注意下列事情﹕ *洗澡時盡量使用淋浴,避免盆浴。 *盡量保持陰部乾燥,避免長期渉水、穿緊身衣褲或尼龍質料的內褲,以保持乾乾燥。 *避免長時期保持坐位姿勢,適當運動,以促使骨盆腔血液循環順利。 *性生活後應保持清潔,洗淨後,以乾的軟毛巾局部擦乾。 *飲食上應少吃生冷食物,例如﹕田螺、蛤類、蟹、海帶、黃瓜、冬瓜、絲瓜、蓮藕、橘子、柚子、水梨、西瓜以及酸梅等。(作者/台中臻品中醫診所院長)
《回主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