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動脈畸形病變


婦人與丈夫口角 嘔吐昏迷幾成植物人

  衛生署新竹醫院日前傳出一起年輕婦人因與丈夫口角,竟嘔吐昏迷幾成植物人的案例,醫師診斷後發現她罹患了罕見的先生性動靜脈畸形病變,經緊急手術後,患者病情已逐漸穩定恢復健康,但仍需進行長期復健。

  衛生署新竹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徐賢逹指出,這名二十六歲女患者,廿七日送到該院急診室時,瞳孔已經放大,對光無反應,昏迷指數只剩下三分。

  經院方為患者緊急進行頭部電腦斷層,發現右側顱內血腫合併腦實質嚴重壓迫,由於事發突然,家都沒有辦法接受患者病危的事實,要求醫師搶救到底

   院方為病患進行開顱術和血塊取出術後,病情才趨於穩定。後來經過血管攝影檢查發現,原先出血的地方有一處約三公分長的動靜脈畸型,為了避免再破裂出血,遂施行動靜脈畸型切除手術。手術後意識才逐漸恢復,惟左側肢體仍然乏力,需長期復健治療。

   徐賢逹指出,動靜脈畸型是一種先生性血管發育畸型的疾

病,發生這種病變的病患,動脈和靜脈直接相連,其間缺乏

微血管存在,由於動脈和靜脈直接交通,動脈的壓力促成靜

脈的擴張,會形成有如蚯蚓狀之血管分佈,非常容易發生自

發性破裂出血。

   徐賢逹表示,動靜脈畸型的發生率約每百萬人有十人,台

灣平均每年約出現兩百多名患者。不幸的是,這種疾病的出

血狀況,多發生在青年期,症狀輕者常殘存一些神經障礙,

嚴重者就變成白髮人送黑髮人的不幸結局。

  至於要如何發生動靜脈畸型的徵兆?   徐賢逹說,電腦

斷層是目前可行的主要方式,經由注射顯影劑,醫師可發

現,動靜脈畸型患者顱內是否有不規則或成塊的血管影像。

但要清楚地看出病兆的位置、大小和形狀,還是要進一歩依

賴血管攝影來完成。

   徐賢逹指出,由於科技的進歩,核磁共振造影可以比電

腦斷層更精確地診斷疾病,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免血管攝影

可能造成的後遺症。在經濟能力許可的情況下,可以考慮

自費接受檢查,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