瀰漫型胃癌 病患年輕化         

避免醃製食物  多吃綠色蔬菜                         ↑  TOP


     醫師臨床發現,未滿卅歲的年輕女性罹患〔瀰漫型胃腺癌〕有增加的趨勢,甚至還有年僅十三歲的國中女生得病,等到出現體重有明顯減少、解黑便時,才驚覺不對,就醫診治已是末期,因此醫師提醒民眾不可輕忽腸胃不適的問題。

     若家中有胃癌家族史者,除了要定期健檢外,應避免吃醃鎮製食物,多吃深綠色,富含維生素A、C 的蔬果。上年紀的人應養成定期健檢的習慣,三軍總醫院消化內視鏡科主任徐榮源指出,胃癌患者中有95%是胃腺癌,2%至3%是淋巴癌,另有2%至3%為惡性平滑肌肉瘤,胃腺癌可分為瀰漫型及腸化生型;若是小於30歲年輕女性罹患胃腸癌,多半與遺傳有關,且多屬預後較差的瀰漫型胃腺癌。

     在臨床上,遇到最年輕的胃腺癌患者才十三、四歲,因解黑便就醫,從發病到死亡,只有四、五個月的時間;腸化生型胃癌則與環境因素有關,患者年齡以五、六十歲男性為多,並具有嗜鹹及醃製食物,少吃維生素A、C等抗氧化食物的特性,及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有關。

     醫師指出,早期發現胃癌,最好的治療方法是手術裂切除病灶。胃部明四層,分別是黏膜層、黏膜下層、肌肉層、漿膜層,若是侵犯到肌肉層和黏膜層就是早期胃癌,若是侵犯到肌肉層及漿膜層則是晚期癌症,預後較差,以往日本人嗜吃醃製食物,所以胃癌患者相當多,因此四十歲以上民眾,都會每年接受胃鏡檢查,因此高達六成的患者屬於早期發現;反觀國人往往等到出現長期胃痛、胃脹等不適才就醫,因此發現時,屬早期癌症的比率僅25%至30%。

     癌病變發現早晚明顯影響預後,若早期胃癌接受開刀治療,五年以上存活率可達90%以上,晚期的五年存活率不到30%至40%。如果胃癌的位置在胃竇部可以部分切除,但是胃體及胃底部則要全部切除。若是全切除者,剛開始應少量多餐,並且需要三至五個月的適應期。

      一般會建議患者剛開完刀,不要吃太多食物,且採低渣飲食原則,至於術後,是否要做化療或放療,則必須根據癌細胞侵犯肌肉層的深度、期別,及考慮患者年齡、體能狀況等再做決定。

     現在胃癌化療效果不錯,曾有病患的罹癌狀況嚴重到出現腹水,可是在化療後,至少還多活一年。(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