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村民電子報

Global  Villagers News CGVNews0017 2003.3.27

漫談肝炎
。健康知識介紹。
乙型肝炎(Hepatitis B)
估計全球大約有三億的乙型肝炎帶原者,其中七成五分佈在亞洲,中國約有一億人為乙型肝炎帶原者 。台灣地區約有三百多萬名乙型肝炎帶原者,大約每五人之中就有一個乙型肝及炎帶原者。成年的乙型肝炎患者,大多由血液、體液傳染,其中約有八成三經由性行為感染。再者,乙型肝炎帶原者是肝硬化和肝癌的高危險群,帶原者罹患肝癌的機率,是非帶原者的二十至三十倍。目前,乙型肝炎尚難完全治癒;所幸近年已有疫苗可提供人類作預防之用,使乙型肝炎的感染受到些限制。
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已是一個世界的健康問題。傳統中醫藥草已廣泛用來治療這種慢性肝病。並有一些臨床試驗評估了其療效。丹麥哥本哈根大學醫院的研究人員(Liu  et al 2001)從科學文獻中搜索到有十項藥草對乙型肝炎之影響的九個臨床試驗。高等菌類Polyporus umbellatus的多醣對乙型肝炎病毒的DNA及表體抗原e有顯著的作用。 有種植物學名為Phyllanthus  amarus,它對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體抗原e有顯著的作用,但該植物或苦參黃鹼酮(kurorinone)對消除乙型肝炎病毒DNA及表体抗原e並無效果。他們綜合評估的結論是中醫藥草對慢性乙型肝炎可能有效 ,然而若要推薦單一藥草作治療乙型肝炎,則仍嫌證據太弱。
中國合肥第105醫院的研究人員(Chen et al  2000 J Viral Hepat 7:225-9)從事了比較由苦參(Sophora flavescens)中抽取而得的苦參黃鹼酮(kuroinone)與干擾素(interferon-alpha2a)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試驗。其中四十五位病人每日給予400毫克(mg)的參黃鹼酮三個月;另外四十九位病人則給予三百萬單位(MU)的干擾素(第一月每天供給,其後二月隔日供應 )。之後,還連續做十二個月的追蹤。他們的結果是:苦參黃鹼酮與干擾素的療效無顯著差異。苦參黃鹼酮可以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複製及減除病人的疾病。
丙型肝炎(Hepatitis C)
丙型肝炎是另一種經血液傳染的疾病。全球約有一億七千萬帶原者。最近出版的一期“美國腸胃學刊”(Am J Gastroenterol 2003  Mar.98:538-44)登載了一篇由丹麥哥本哈根大學醫院的研究人員(Liu et  al)所發表的有關藥用植物對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臨床試驗之分析評估。他們分析了十三個臨床試驗中十四項藥用植物對丙型肝炎療效的評估,認為其中有四個臨床試驗,其方法 健全。他們評估的結論是:大多數藥草對丙型肝炎病毒RNA或肝臟酵素無影響。僅薊草素(silybin)呈現對血清AST及gamma-glutamyltranspeptidase酵素明顯地降低的一例。羥基苦參鹼(Oxymatrine)呈現有清除丙型肝炎病毒RNA的效果及使血清的ALT正常化(與干擾素單獨使用相比較而言)。他們的最後的總結論是:目前仍無肯定的証據支持藥草可治丙型肝炎感染,須作進一步的臨床試驗。
日本東京的研究人員(Arasse Y et al 1997  Cancer  79:14494-1500)報告了甘草精(glycyrrhizin)對慢性丙型肝炎病人的療效長期影響。他們追蹤丙型肝炎病人為期十五年,他們的報導指出長期使用甘草精劑SNMC治療丙型肝炎,可有效防止肝癌。(君麟2003.3.27)
1.有關參考資料一:肝之認識
2.有關參考資料二:肝炎淺說

無緣對面不相識。有緣千里來相會
友緣千萬手指聯。情緣萬世電子牽。

菇類栽培漫談
。微生物利用實例。
在一九六零及一九七零年時代,台灣仍以農業生產為主,水稻為主要作物,甘蔗、香蕉及鳳梨為輔。台灣農業試驗所看中了歐美的白色洋菇,引進菌種指導農民在低溫的冬季在貧瘠的土地上搭蓋竹架及草棚。他們將含有洋菇菌絲體的堆肥的容器放置竹架上,多層立體式的大量栽培洋菇。採收的洋菇,經加工製罐後,外銷歐美替台灣賺取了不少外匯。後來,台灣的農民又利用以鋸木灰為主的太空包去栽培經濟價值較高的木耳,蠔菇、白木耳及香菇等。今日,則更以企業化的模式,發展靈芝的人工栽培。
早期,在美國賓州西南部的一家洋菇公司,則利用廢棄的地下礦坑隧道從事洋菇的栽培。他們利用在地表三百英尺下縱橫交叉的一百五十英里隧道,其規模有如一座地下迷宮。不論是賓卅炎熱的夏季及冰天雪地的冬天,其地表溫度差異多大,但地下迷宮中終年都保持有如春季的常溫,非常適合洋菇的生長。因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有新鮮洋菇生產上市,行銷供應全美各地超級市場。這樣的生產環境也協助維持月光牌洋菇的品質。後來,賓州的洋菇公司將產品多元化,也增加了蠔菇、金針菇及香菇的生產。如今,每日工人們從那些礦坑中掘出的是一車車堆滿了可供人食用的菇礦。(君麟2003.3.27)

漫談靈芝
。健康知識介紹。
傳說古代秦始皇為求長生不老之仙丹,便下令造了大船,命徐福率五百童男童女去東海的蓬萊仙島採藥,所想採的仙藥便是靈芝。靈芝在中國人腦中,充滿了許多神祕的色彩。
靈芝本為生長在森林中枯木或老樹上的一類真菌,如今在中國大陸、台灣、加拿大或美國都可以經人工栽培了。由於它們具有藥用價值及開發的潛力,而倍受矚目。在此須提醒的是,靈芝是泛指一小類的真菌,有如通稱的蘑菇它包括了可食用的菇和有劇毒可致命的菇,故談靈芝時,最好要詳細辯認它是那種靈芝。通常植物學家是以它的學名或拉丁名作為分辯的準則。(君麟2003.3.27)
在互聯網中找到一個有關靈芝的網站--“靈芝健康資就訊網”。該網站,資料收集豐富且論點客觀,推薦給網友閱覽以作參考;但若要治療疾病,則請咨詢你的醫師,為盼。(君麟2003.3.27)
請用滑鼠點擊下列藍色字去互連網頁:
1.“靈芝健康資訊網”:靈芝成份的科學分析
2.“靈芝健康資訊網”:靈芝的療效分析
3.“靈芝健康資訊網”:網友交流園地 ;雜記;B型肝炎的救星
4.“認識靈芝”(圖片)。
 

網頁導覽
1.可供食用的菇類圖鑑:真菌界;分類;擔子菌綱;草菇,洋菇(蘑菇)及木耳
2.香草圖鑑。
3.蝴蝶圖片。

。評論、建議、訂報 。敬請 e-Mail: cgvnews@yahoo.com 電郵聯絡編輯。
地球村民電子報 網址   http://www.oocities.org/cgvnews/
。謝謝光臨惠顧。版權開放。歡迎轉載及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