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居民申請減租敗訴。每月千多至三千多元的租金也算貴?其實,在香港這環境,有一所公屋,已經比中六合彩還要幸運。
回想80-90年代,如果沒有公屋,租金會是多少元多少呎?供樓的,供利息的是多少元?管理費、差餉、地稅是多少元?就是管理費都足以抵銷公屋的租金。
在現今的經濟下,中產人士與公屋戶比較,亦不見好得多少,樓宇負資產、供車、供樓、供子女讀名校、交稅、應酬、減薪...
社會上的福利不合資格享用;相反地,經濟不景帶來的通縮,對基層的公屋戶來說,反而是百利而無一害,享用百分百的社會資源、福利,不用交重稅、租金便宜、上酒樓便宜、百貨價格下跌、菜市場更便宜。
老實說,合資格住在公屋的人士,其薪酬可想而知的低,簡直是不合理的,跟本過不到這個年代的基本生活洗費,因此,就算減薪,也影響不大,因減無可減,難道真的不需要生活麼?
房委會於98年起凍結租金已有七年,令到住在公屋的網主也不好意思,當中還要退回差餉,免兩個月的租金。早前房委會更計劃將全港的公屋提升為甲級保安,加建密碼電閘,安裝蔽路電視,聘請護衛員巡邏...
而大部份的屋村都已完成甲級保安工程,與私人屋苑不相上下,福利完全是住戶享用,然而房署卻沒有徵收過住戶的一分一毫。去年三月,本村每戶翻新廚房、廁所,地台、牆身重鋪皆磚,天花頂注入防漏膠,馬桶新的;而最近剛完成的大廈外牆翻新,走廊粉飾得美輪美奐,改善照明設備,更換了包膠的水喉銅喉,工人還替你清潔玻璃窗、鐵閘和走廊氣窗。裝修費每戶成本四萬多元,但租戶一個仙也不用掏出,還要大叫「減租」,做人實在不要太過份。而上述的改善工程,只是針對個體戶,公眾設施維修、改善,還未計算在內。而政府一向的環境規劃,設施配套,都以公共屋村為首,無論學校、酒樓、商場、菜市場、圖書館、巴士站、火車站、所有道路、鐵路的路線...
都優先考慮方便公屋市民為前提。公屋居民,夫復何求?
如果經濟有困難而又沒有領取綜援的人士,是可以申請租金援助計劃,申請寬減一半租金。如情況持續沒有改善,建議房署可以調遷他們到一些租金較便宜的房子。其實,香港地哪裡會有真正的窮人,失業的領取綜援,傷殘的領取傷殘津貼,薪酬低的替子女申請學費、書簿、車船津貼,這項福利是包括幼稚園、中小學及大學。
有些人,雙程証的妻子居留到期,但偷偷留在港做黑市居民,丈夫藉口照顧子女或失業,領取綜援,另一方面又在外邊做替工散工賺取外快;更有些人,將領取的綜援用來賭博,買補品,這些案例比比皆是。
夠竟有沒有人真的窮到沒飯開?
有呀∼就是網主喇,都是心太軟累事,與丈夫不約而同地在同一日,他借了二千,我借了五千給朋友,一年交兩次的保險費到期,奶奶的大壽洗費...
我提議:
「老公,不如我地咋帝離婚領取綜 援
o羅!」
「No,容不易戲假情真架!」
「咁都比你識穿!哈哈!」
By
annie~ Monday, 6 December, 2004
(以上內容,純粹個人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