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2000/02/25)
札幌行 打從24日下午三點多開始,從京都開始坐JR前往北海道的札幌,手上一共四張車票,相當駭人的數字.京都----東京,東京----盛岡,盛岡----青森,青森----札幌,每一班車的間隔至多十分鐘而已,行車時間從24日的下午3:21分到今天早上的6:18分,總時數長達十四個小時又五十七分,這可是前所未有的經驗ㄚ,青森到札幌的這一班車,是從二十四號的十一點零八分開始,一上了車,感覺這一班車的環境比較不一樣,車廂內部是咖啡色的,而且座椅可以向後擺到相當低的位置,很便利旅客睡覺,莫非這班車就是準備給旅客搭夜車用的嘛?車上有不少人,清一色的年輕人,大部分都是像我們一樣帶中型的登山背包,可能都是準備到北海道去玩的自助旅行者吧,女孩子也不少,我又開始蠢蠢欲動了^_^.在這同一節車廂裡,起碼有五種國籍,首先是來自中華民國的我們,在我前面的兩個女孩子,操的是廣東口音,應該是香港來的吧,右前方有兩個女孩子,嘴巴裡面是PERA~PERA的,既不是日語,也不是我能分辨出的任何語言,可能是東南亞來的旅客吧!自然還會有日本人囉,還有一位金頭髮,藍眼睛的年輕女孩子,實在是小型的聯合國呀! 這一次睡夜車的經驗就感覺愉快多了,因為車廂裡並不算擁擠,所以我可以霸佔到兩個位置,翹著腳睡覺,不過也是睡睡醒醒,一個小時起身巡視車廂安寧一遍,並不是很痛快,但比起前夜的經驗,算是有大大的進步了啦. |
早上六點半,列車抵達札幌,正在睡夢中的我,一睜開雙眼,看到的是在晨曦中的雪國大地.第一次目睹雪景,就和同車的其他旅客一般,發出了欣喜的讚嘆之聲.看到了聳立在市街上的大型溫度看板,零下八度!是在台灣生長的我,沒有機會,也想像不到的溫度.看到了連接車廂與車廂的接合之處都是白色的冰,讓我想起,看過費曼調查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意外的原因.連接燃料筏的O形橡皮環因為結冰失去彈 |
性,導致燃料外洩引燃的慘劇.步出了有暖氣的車廂,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感覺上,並沒有電子看板上所顯示溫度,那麼地寒冷.於是早上六點半,和同學買了兩把雨傘,就快快樂樂的上學去了,去參觀位於札幌的"北海道大學"今天是她們第二次的入學試驗日,還有人在門口發送傳單呢.一走進去,就看到一台大型的鏟雪車在來來回回的清理著往來的道路.第一次踏在雪地上的感覺, |
是難以形容的,雖然踏入雪深及膝的地方,但感覺非常的輕鬆,沒有負擔,比較起踏入泥巴地,縱然腳也會深陷下去,但是想要脫身就不是那麼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
倒的地方,結果因為手的溫度,讓部分的雪融化,把褲管給沾濕了,過了兩分鐘,發現剛剛濕掉的褲管,已經變的硬梆梆,竟然結冰了!?在雪地裡的行動真的是不可不慎呀. 註:在下雪的天氣裡,日本的女學生竟然照常穿裙子上學,實在是太令人欽佩了. |
回到了車站,讓自己已經被凍的發紅刺痛的耳朵休息一下,我們又再度出發,前往北海道的舊道廳(就是類似市政府,省政府的辦公廳舍)參觀,這邊紀錄了北海道開發的歷史和發展,館內陳列了許多描述當年刻苦開發的油畫作品,以及當年政府的相關資料.當然也有當年地方長官辦公的地方和其所使用的文具.令人驚奇的, |
是他們保存資料的功力,我有看到一本冊子,內容是記載北海道開殖時的人口"景況",也就是分門別類的職業別,例如工人幾名,農人幾名,娼妓幾名,都有精確的數字紀錄,如果來到了北海道,想要了解過往北海道的歷史和人文環境,這個地方是一定要排入行程的呦. |
下一站是札幌的"舊札幌農學校演武場時計台",主體是圍繞在一座建於明治十一年(一八七八年)十月十六日的古老時鐘,在這裡有資料記載了時鐘的歷史,鐘樓修築的經過以及其機械結構,有意思的是,在其每一次的整修當中,都會把所抽換下來的材料予以保留,這樣的材料,也是自成一個小型展覽區喔.在二樓的展示室中,還有一面電視牆,連續撥放介紹該時鐘的機械結構和例行維修保養的影片,這可是平日難得一見的珍貴畫面.這一座時計台,是北海道行政中心的札幌市的歷史以及文化的象徵,和舊道廳一樣,要想多多了解北海道的文化與歷史,也請把這個地點列入考慮ㄛ. |
走著走著,到了"凌小路商店街",發現許多的禦寒衣物都相當的便宜,可以用"撿到"來形容,一件在折扣中的成人穿的毛衣,相當台幣只要三百多元喔,其中要特別介紹的是有許多家聯鎖店的"一百元商店",店內的商品,通通一百元,是一百元日幣,不是台幣.折合台幣僅三十元左右,但是其中的商品,可不是台灣五十元或是九十九元的夜市地攤級貨品可以比擬的.從一般的生活日用品,餐具,裝飾品,文具,食品,一應俱全.
我和同學們,各買了一個一人份的沙鍋(日本人漢字寫為"土鍋")一組=沙鍋+加熱用的底座+加熱底座用的木製底盤=300日圓,台幣一百元左右,就可以享受一人份的沙鍋大餐啦,在台灣想要找到這麼便宜的東西,簡直是不可能的夢想.還有不少的裝飾品,雖然只有區區的一百日圓(比大多數自動販賣機飲料的120日圓飲料還要便宜),但是看其色澤與精緻的程度,比起觀光景點,動則數百上千的紀念品,絲毫不遜色,不過便宜的東西,不是沒有他的理由,這裡大多數的產品,都不是日本製造的,中國大陸造,韓國造,甚至巴基斯坦,都是這些商品的來源,如果你沒有絕對要買日本貨的堅持,那就放心的來這邊採購吧! |
下午四點,我們抵達了關口將太(漫畫"將太的壽司"主角)的故鄉-小樽.要提醒各位的是,日本的冬天,交通時常受到大雪的影響,所以切記不要把行程訂死,否則會有許多難以預料的變故出現. 我到小樽的第一個印象,小樽=玻璃+壽司.街道上處處可見製造玻璃的店家和壽司店.例如製造玻璃的"北一硝子"就有數家分店在很接近的小區域中,還有可以體驗自己吹製玻璃的地方,我們在參觀的時候,他們也有請我們去試試看,只需要日幣一千八百元,不過因為除了吹製的時間外,還需要額外的一天來冷卻成品,所以沒有機會下場去感受看看吹玻璃的滋味,下次把停留的行程訂的久一點,再來彌補這一次的缺憾囉.到了小樽,絕對要參觀的就是北一硝子的各家展覽館了(每一分店的特色不同),走進了北一硝子,像是生活在童話世界中一般的美麗,各型各式的玻璃器皿,音樂盒,和各種增加生活情趣的擺設,令人恨不得馬上賺錢將他們通通買回家,沒有來過北一硝子,就等於是沒有來過小樽了.
到了晚餐的時刻,因為和同學意見不合(搞什麼?到日本吃中華料理?),所以一個人到"政壽司"的本店(還有三家分店)吃壽司.在這裡才能感受到完全的異國氣氛,因為語言完全不能溝通,面對的又是完全不了解的食物(看漫畫的知識,由於語言不通,派不上用場),僅憑著"將太的壽司"所激發的熱情,就勇敢的走了進來.語言不通,看不懂菜單,結果光是點菜,就和師傅比手畫腳好幾分鐘才決定菜色.不過當食物送到我眼前的時候,又不知如何下手了,還勞煩師傅一面示範動作,一面配合日語的單字,教我各種壽司的吃法(還好有看過電視冠軍,多少知道一點日語的單字).可惜的是,因為我這是第一次在正式的壽司店裡面吃日本壽司,所以吃不太出來各種魚類的味道差異,只能用簡單的"很好吃"三個字來形容. 吃完飯以後,大家到有溫泉的大眾浴池泡泡澡(360日圓),恢復了一整天的疲勞,這邊的澡堂,從外到內,都非常非常的乾淨,與數年前,在永和看到一家從大門就是髒髒的澡堂,所給我的印象完全不同,而且洗一次只要數百日圓,能夠紓解一天的疲勞,可說是非常的划算.不過在這裡的澡堂,可不是跳到中央的大水池裡面去搓搓洗洗喔,中間的熱水池是用來泡的,還要在其周圍的水龍頭附近先把身體給洗乾淨才能進去,常看日本漫畫的話,多少都有一點了解吧? |
在這裡,我們還遇到了四位也是來自台灣的觀光客,他們都是同一家公司的同事,其中還有一位是我們文化大學的學姊呢!他們甚至破費請我們吃飯(對我們來說是續攤啦),真的是太不好意思了.在這邊特別表達我們的感謝之意.
|
晚上,我們準備搭夜車到網走,所以要從小樽趕回札幌,但是JR受到大雪的延誤,所以晚了幾十分鐘才開,差點趕不上往網走的火車,不過說真的,我還真希望趕不上這班夜車,算算看,這已經是我們第三次要趕搭夜車了,對我的精神狀態實在是有相當大的影響,偏偏只有我同學買到了指定席的座位,不用跟別人擠,而我只有兩種選擇,一是碰運氣看自由席有沒有空位,二是和同學分道揚鑣算了,無奈,還是走上了自由席的車廂,把自己打入到人擠人的地獄. 第三天結束 |